自我小测
一、选择题
1.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2.对下面漫画最准确的解读是( )。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得到真正落实
B.辛亥革命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3.史学界认为,近代中国的共和制度是在各种势力的相互妥协中诞生的。这些妥协包括( )。
①民族资产阶级与北洋军阀的妥协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妥协 ③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妥协 ④晚清统治者与北洋军阀的妥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④它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1913年,徐元章曾痛书挽联:“融贯东西学理,调和南北党争,问如此奇才,古今有几?道德发为文章,英雄造成时势,痛横来惨祸,天地不仁。”对挽联中哀悼的这位英雄“造成的时势”表述正确的是( )。
A.风起云涌民主革命 C.蓬勃发展工农运动
B.滚滚洪流宪政共和 D.分崩离析满清统治
6.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这段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
①受到十月革命影响 ②完成了从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
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④对俄国革命成功原因有正确认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7.1913年5月5日《大公报》载:“检阅旬月以来各报纸,奋其如刀之笔,以叛、逆、贼、犯、诛、杀、讨、戮等凶恶名词,为家常谈助……但常笔飞墨舞,大出风头之际,忽来外人之取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材料说明当时报纸具有讽喻时政的功能 ②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势 ③“宋案”不可能见于当年报纸中 ④材料中的“外人”是指西方列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与下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动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宣统末年,国民革命革到了苏州,清廷在江苏的最高行政长官程德全也起来革命了。他命衙役准备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到得大堂屋檐下,手起竿举,挑落了几块檐瓦。巡抚衙门前,立即挂起了“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招牌。程德全宣布,革命成功!清廷江苏巡抚大人,立马成了民国的总督。
材料二 1924年初,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1911年的)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
请完成:
B.护国运动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
(1)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时的一个什么现象?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情势”。
(3)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认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在旧三民主义中有何体现?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 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
请完成: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必须准确理解“防止资本主义”的含义。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在该制度下,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不均。为防止中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