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2013·福建文综·41)(16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
——摘自《清议报》(1901年)
材料二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6分) 【考点】启蒙思想
【答案】(1)启蒙思想:指引当时中国政治变革。 2.(2009·福建文综·41)(15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每年缴纳直接税达三天工资以上者,被编入居住地国民自卫军的男子,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而处于奴仆地位的、被提起公诉的、破产和不能清偿债务的以及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则属于消极公民,无选举权。
材料二 凡出生于法国并在法国有住所的男子而年满二十一者……均有行使法国公民权利的资格。立法权由普选产生的国民议会掌握。行政权由24人组成的执行会议行使。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在国家政治体制的设置上,材料一、二体现了什么共同原则?该原则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部著作?(4分)
(2)指出两则材料在国家政体与公民权利规定上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相关规定。(11分)
【答案】(1)原则:三权分离。著作:《论法的精神》。
(2)差异:材料一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实行共和制;材料一将公民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以纳税额和社会地位限制公民选举权利在扩大,有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推动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没有给妇女公民权,有其局限性。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1.(2012·福建文综·41)(15分)选做题
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考生在A、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
现上述差异的原因。(7分)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8 分)
【答案】(1)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
(2)改变:改变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1.(2013·福建文综·41)(16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10分)
【考点】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答案】
(2)梁启超认为,治病要对症下药,一种新思想的引进要切合国情;共和制不适合当时国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出路。但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2.(2011·福建文综·41)(15分)选做题
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考生在A、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常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
这一主张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7分)
【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过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
想。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3.(2010·福建文综·41)(15分)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 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
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6分)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 【答案】(1)梁启超认为提高回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珥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
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2)不对立。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
时代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