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加筹资前的息税前利润=4 000-2 000=2 000(万元) 追加筹资前的经营杠杆系数=4 000/2 000=2
追加筹资前的财务杠杆系数=2 000/[2 000-7 500×5%-30×100×8%/(1-25%)]=1.53 追加筹资前的联合杠杆系数=4 000/[2 000-7 500×5%-30×100×8%/(1-25%)]=3.07 (2)假设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为EBIT,则:
[(EBIT-7 500×5%-4 000×6%)×(1-25%)-30×100×8%]/500=[(EBIT-7 500×5%)×(1-25%)-30×100×8%]/(500+4 000/16) 解得:EBIT=1 415(万元)
由于:销售收入×(1-60%)-2 000-500=1 415 则:销售收入=9 787.5(万元)
扩大规模后,公司预计销售收入=10 000+3 000=13 0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收入,所以选择方案一进行筹资。
(3)追加筹资后的边际贡献=13 000×(1-60%)=5 200(万元) 追加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5 200-2 000-500=2 700(万元) 追加筹资后的经营杠杆系数=5 200/2 700=1.93
追加筹资后的财务杠杆系数=2 700/[2 700-7 500×5%-4 000×6%-30×100×8%/(1-25%)]=1.53
追加筹资后的联合杠杆系数=5 200/[2 700-7 500×5%-4 000×6%-30×100×8%/(1-25%)]=2.95
2.(1)2017年融资总需求=(12 000-1 000-2 000)×10%=900(万元)
2017年外部融资需求=900-16 000×(1+10%)×(1 650/16 000)×(1-60%)=174(万元) (2)
单位:万元 资产负债表项目 2017年末 货币资金 600×(1+10%)+26=686 应收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 资产总额 应付账款 其他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股东权益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利润表项目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1 600×(1+10%)=1 760 1 500×(1+10%)=1 650 8 300×(1+10%)=9 130 13 226 1 000×(1+10%)=1 100 2 000×(1+10%)=2 200 3 200 6 000+16 000×(1+10%)×(1 650/16 000)×(1-60%)=6 726 13 226 2017年度 16 000×(1+10%)=17 600 10 000×(1+10%)=11 000 560×(1+0%)=616 1 000×(1+10%)=1 100 2 000×(1+10%)=2 200 200×8%+240=256 2 428 607 1 821 5.(1)①初始投资额=1 600(万元)
②每年折旧=(1 600-1 600×5%)/5=304(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304×25%=76(万元)
③每年维护费用税后净额=16×(1-25%)=12(万元) ④年后账面价值=1 600-304×4=384(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400-(400-384)×25%=396(万元) ⑤税后有担保的借款利率=8%×(1-25%)=6%
现金流出总现值=1 600+(-76+12)×(P/A,6%,4)-396×(P/F,6%,4)=1 600+(-76+12)×3.4651-396×0.7921=1 064.56(万元)
平均年成本=1 064.56/(P/A,6%,4)=1 064.56/3.4651=307.22(万元) (2)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可使用年限=4/5=80%,大于75%,所以属于融资租赁。 每年折旧=(1 480-1 480×5%)/5=281.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281.2×25%=70.3(万元)
4年后账面价值=1 480-281.2×4=355.2(万元) 4年后设备变现税后净额=355.2×25%=88.8(万元)
现金流出总现值=370×(P/A,6%,4)×(1+6%)-70.3×(P/A,6%,4)-88.8×(P/F,6%,4)=370×3.4651×(1+6%)-70.3×3.4651-88.8×0.7921=1 045.08(万元) 平均年成本=1 045.O8/(P/A,6%,4)=1 045.08/3.4651=301.60(万元)
(3)方案一的平均年成本大于方案二的平均年成本,所以甲公司应选择方案二。 4.(1)假设计息期债务资本成本为rd,
1 000×8%/2×(P/A,rd,8)+1 000×(P/F,rd,8)=935.33
当rd=5%时,1 000×8%/2×(P/A,5%,8)+1 000×(P/F,5%,8)=1 000×8%/2×6.4632+1 000×0.6768=40×6.4632+1 000×0.6768=935.33 所以,rd=5%时,长期债券税前资本成本=(1+5%)2-1=10.25%
(2)普通股资本成本=IRF+β×(rm-rRF)=6%+1.4×(11%-6%)=13%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0.25%×(1-25%)×1×935.33/(1×935.33+600×10)+13%×600×10/(1×935.33+600×10)=12.28%
(4)计算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有三种权重依据可供选择,即账面价值权重、实际市场价值权重和目标资本结构权重。
①账面价值权重:是指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会计价值来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资产负债表提供了负债和权益的金额,计算时很方便。但是,账面结构反映的是历史的结构,不一定符合未来的状态;账面价值会歪曲资本成本,因为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有极大的差异。
②实际市场价值权重:是根据当前负债和权益的市场价值比例衡量每种资本的比例。由于市场价值不断变动,负债和权益的比例也随之变动,计算出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数额也是经常变化的。
③目标资本结构权重:是根据按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衡量每种资本要素的比例。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代表未来将如何筹资的最佳估计。如果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发展,目标资本结构权重更为合适。这种权重可以选用平均市场价格,回避证券市场价格变动频繁的不便;可以适用于公司评价未来的资本结构,而账面价值权重和实际市场价值权重仅反映过去和现在的资本结构。
5.(1)第一步骤成本计算见下表。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 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50 000 313 800 363 800 8 250 69 000 77 250 5 000 41 350 46 350 63 250 424 150 487 400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 363 800/(88 000 77 250/(88 000 +10 000+9 000)+10 000×60% =3.4 +9 000)=0.75 88 000×3.4= 299 200 (10 000+9 000) ×3.4=64 600 88 000×0.75= 66 000 (10 000×60%+9 000)×0.75 =11 250 46 350/(88 000 +10 000×60% +9 000=0.45 88 000×0.45= 39 600 (10 000×60% +9 000)×0.45 =6 750 4.6 404 800 82 600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合计 分配率 产成品成本中本步骤份额 月末在产品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2017年9月 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 — — — 3 350 79 900 83 250 83 250/(88 000 +9 000×50%) =0.9 88 000×0.9= 79 200 9 000×50%× 0.9=4 050 3 600 88 900 92 500 92 500/(88 000 +9 000×50%) =1 88 000×1= 88 000 9 000×50%×1 =4 500 6 950 168 800 175 750 1.9 — — 167 200 8 550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合计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单
2017年9月 单位:元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299 200 66 000 39 600 404 800 — 79 200 88 000 167 200 299 200 145 200 127 600 572 000 (2)由于:A、B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为6:5,所以: A产品产量=88 000×6/(6+5)=48 000(千克) B产品产量=88 000×5/(6+5)=40 000(千克) A产品可变现净值=48 000×8.58=411 840(元)
B产品可变现净值=40 000×(7.2-0.336)=274 560(元)
A产品应分配的成本=572 000×411 840/(411 840+274 560)=343 200(元) A产品单位成本=343 200/48 000=7.15(元/千克)
B产品应分配的成本=572 000×274 560/(411 840+274 560)=228 800(元) B产品单位成本=228 800/40 000=5.72(元/千克)
四、综合题
(1)A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24-14)/1=10(万元/小时) B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18-10)/2=4(万元/小时) C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16-1O)/1=6(万元/小时)
因为A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C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B型机器人单位小时边际贡献,所以应该先生产A型机器人,再生产C型机器人,最后生产B型机器人。
因为A型机器人销量为1 500台,所以A型机器人生产1 500台,总工时为1 500小时,C型机器人销量为2 500台,所以C型机器人生产2 500台,总工时为2 500小时。 剩余工时=5 000-1 500-2 500=1 000(小时)
所以应该生产B型机器人的数量=1 000/2=500(台)
即:生产A型机器人1 500台,C型机器人2 500台,8型机器人500台。
营业利润=1 500×(24-14)+2 500×(16-1O)+500×(18-10)-10 200=23 800(万元) (2)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1 500×(24-14)+2 500×(16-10)+500×(18-10)]/(1 500×24+2 500×16+500×18)=40%
加权平均盈亏平衡销售额=10 200/40%=25 500(万元)
A型机器人的盈亏平衡销售额=25 500×1 500×24/(1 500×24+2 500×16+500×18)=10 800(万元)
A型机器人的盈亏平衡销售量=10 800/24=450(台) A型机器人的盈亏临界点作业率=450/1 500=30% (3)假设可接受的最低销售单价是W,则: (W-14)×5 000-11 200=23 800 解得:W=21(万元) (4)①单价增长10%: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10%)-14]×5 000-11 200=34 30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34 300-23 800)/23 800=44.12% 营业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44.12%/10%=4.41 单位变动成本增长10%: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4×(1+10%)]×5 000-11 200=16 80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16 800-23 800)/23 800=-29.41% 营业利润对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29.41%/10%=-2.94 销量增长10%: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4)×5 000×(1+10%)-11 200=27 30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27 300-23 800)/23 800=14.71% 营业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14.71%/10%=1.47 固定成本增长10%:
变化后的营业利润=(21-14)×5 000-11 200×(1+10%)=22 680(万元) 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22 680-23 800)/23 800=-4.71% 营业利润对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4.71%/10%=-0.47
②敏感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③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的因素属于敏感因素,所以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属于敏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