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体现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时代已然来临。在此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与面对的问题。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国家制定的相关教育政策都以此为基础。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带领5所高校90余名研究人员组成联合攻关项目组,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共同负责研究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并于2016年9月13日发布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
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已然包括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语文感知和运用能力。在语文学科中,能力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尤以写作能力为重。
纵观当前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写作已然成了中小学生的普遍难题。在语文高考中,作文占了半壁江山,它的重要性无须多言。据2016年高考阅卷反馈,本次考生36万,满分作文仅有10篇,一类卷不过653篇。笔者剖析当前学生作文低分的原因发现,高中生的写作如同小学生,选材低幼,叙述平淡,究其原因,是缺乏源头活水。其实,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足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写作相结合
在核心素?B背景下,教师应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写作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王开岭有一篇名为《人生树下》的文章,开头写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文章首先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接着便介绍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树,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随后,王开岭又娓娓讲道:“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王开岭将树比喻成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在那里俯瞰儿孙绕膝。
这样的文字,不禁让人眼睛一亮,丰富的文章内涵,让读者兴趣盎然。笔者感悟到,如果学生在写作中也能够引用古诗词,适当地加入人文习俗,可以有效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文中还写到江南的一个习俗,即“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
江南人读到这段文字时定然会心一笑,说的就是自己家的习俗。王开岭将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微妙感情进行了美好的联想,用细腻的笔触写出女儿盼树长大,又怕树长大的矛盾心理。树像儿伴一样与女儿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到夫家,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的感情。
学生同样身处江南,在写作时却不能将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材料充分运用,实属可惜。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注意积累,注重运用,点铁成金。 三、将传统文化与写作相结合的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记录它们,留下传统文化在普通百姓心中的烙印,感动传统滋养我们独特的地域文化情感,这将是一件美好的事。那么,如何做才可以采传统文化之长,补己作文之短呢? 1.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和地方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