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致力于: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3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性质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4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与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相互联系,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实施建议要点
四大实施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点: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2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激发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创造性
(1)教师应确定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2)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积极开发、合理运用各种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方式。
(4)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习质量。 二、教学中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综合
1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2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实践
1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2通过专题学习的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融为一体的。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建议
【识字·写字】 识字部分:
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2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3汉语拼音尽可能有趣味性,多采用活动或游戏的形式,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4多认少写 写字部分:
1第1-3学段,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写字
2练字的过程也是性情、态度、审美趣味的养成过程。
3要求学生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阅读教学】
1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2阅读是学生、教师、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阅读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4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5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6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诗文要学会诵读,以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7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注意:
(1)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不能以模块式的讲授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3)教师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不能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的分析和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5)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系统的传授与操练,更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定义。 朗读
1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2有感情的朗读就是指:在朗读中,让学生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和作品表达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学会以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达自己对作者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态度的理解。 3朗读要提倡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写作教学】
1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2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3写作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4写作要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5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6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7重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8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把作文的书写当做练字的过程。
【口语交际】
1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2口语交际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2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与研究的过程。
3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评价建议要点
评价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四大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评价的多重功能; 二、恰当运用评价的多种方式;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四、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一、充分发挥评价的多重功能;
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
注意发挥诊断、反馈、激励的作用;改变过于重视甄别、选拔的状况。 二、恰当运用评价的多种方式;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成长记录袋 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的结果: 定性评价:(重视) 定量评价:纸笔测试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 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参与评价活动 四、突出语文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五大领域+三个维度
注意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注意识字与写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 避免只从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价
具体建议 【识字写字】 汉语拼音:
重在考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说普通话、纠正地方音。 识字:
1重在考察学生对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运用汉字的能力。
2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3第一二学段重点关注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学段重点关注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
1主要考察学生对“会写”字的掌握情况。
2重视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要求书写流利。
3第一学段关注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基本字;第二三学段关注毛笔字的书写。 4义务教育各个阶段都有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识字写字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 【阅读】
1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要关注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3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要求 朗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2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3评价有感情的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诵读:
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培养语感。 默读:
应从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综合考察。
精读:
1重点评价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2 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章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达情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 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略读:
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浏览:
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
重点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古代诗词:
重点考察诵记积累 课外阅读:
了解阅读面和阅读量,考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写作】
1 第一学段评价学生写话的兴趣; 第二学段鼓励大胆习作;
第三学段促进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2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考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有考察获取材料的方法。 3重视对作文的修改的评价。 【口语交际】
1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 2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意态度和表达能力
3考察的项目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 4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的表达; 第二、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综合性评价】
1着重考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 2 第一二学段较多地关注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第三学段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