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智慧树答案 语文课要重视情感教育》
摘要:革命导师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作为文学内容的语文教材,主要通过启示、熏陶,用形象的美对学生进行情感、情趣以至品德、理想和行为的陶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加强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义务
革命导师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育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同时,既要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要培养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感品德,这也是语文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自己和学生的情感活动。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语文教材是教师表现形象,分析情感因素的依据 教师不仅要弄清楚教材中诸如字、词、句、段落等知识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要细心地去体验和品味教材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情景,用心灵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使之成为一种潜在的巨大力量,贯彻在教育中,用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在教郑振铎的《燕子》一文时,通过教材钻研,心灵里对作品描写春天景物和燕子美丽的形象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加以丰富,保持到课堂上,借助“形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转化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到一种美妙的诗情画意中,沉浸在江南盎然的春景里。然后引导学生从这种感受出发,逐步领会到江南春的特色,小燕子矫健轻快的身影,从大自然的美体会到家乡的美,再转化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这样就把学生从被动地理解字、词、句、段转变为内心的要求和冲动,从而激发出主动的求知欲望。 二、情感是语文学习形成兴趣和动机的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用情感交流与感受的方法去组织教学,创造出浓厚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教师富有情感的形象教学中受到感染,用来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 《燕子》一文,作者通过“蒙蒙细雨”,“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给大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天图,创造了一个唤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感激流。特别是在这幅美丽的江南春天图中,作者浓墨重彩地塑造了燕子掠过天空、稻田、湖面的美丽形象,这活生生的画面,让大家的思维扩大了联想的空间,激发出美的追求,播下了爱的种子。 三、忠于教材,渗透情感 作为文学内容的语文教材,主要通过启示、熏陶,用形象的美对学生进行情感、情趣以至品德、理想和行为的陶冶。在这种陶冶中,让学生领悟到:美的享受远比物质的享受更为可贵。如有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就应善于运用语言媒介,细致传神地把语文课的内容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直接获得感受。有的学生喜欢直观的画面,教师就要根据课文插图,让学生从抽象的事物联系到具体的生活现实,从燕子的飞、叫、停等行为联想到它们与稻田、与湖面、与电线、与蓝天的密切关系,使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联系,
.
不但能面对现实,畅想未来,还能通过思考,去探索真理,乐于为美好的生活,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 “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只是文学作品具备情感因素,其他课文,也都渗透了情感教育的因素,比如拼音、字、词,我们同样可以从那些弯曲变化的符号、偏旁部首结构中,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具有人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情感因素。如果我们在语文教材中忽视了这一因素,那就失去了语文教材的宝贵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加强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这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义务。 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放弃了情感教育,就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重要。 (作者联通:553200贵州省赫章县雉街乡中心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