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4 7 23 24 测段号 点号 测站 数 观测高差 (m) 改正数 (m) 改正高差 (m) 高程 (m) 1 BM1 4 +1.240 -4 +1.236 10.648 1 11.884 2 4 -1.420 -4 -1.424 2 10.460 3 6 +1.786 -6 +1.780 3 12.240 4 10 -1.582 -10 -1.592 BM2 10.648 24 +0.024 -24 0 辅助计算 h f +24mm mm mm n f h 8 . 58 12 = 容 用钢尺对某段距离进行6 次等精度丈量,观测值列于下表,试计算该线段丈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 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相对误差。 将下图水平角观测值填入水平角观测手簿,并进行计算。已知:ɑ1=O°01’36”,bl=165°33’18”,ɑ2:180°01?0?742?0?8 b2=345°33?0?736?0?8 一致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下表,试进行角度闭合差计算并校核精度( 60 f n ” 允 = )。 内角 1 (?0?8 ′ 〃) 2 (?0?8 ′ 〃) 3 (?0?8 ′ 〃) 4 (?0?8 ′ 〃) 观测值 (右角) 112 15 23 67 14 12 54 15 20 126 15 25 解:计算角度闭合差 0 360 00' 20'' i 1 ( 2)*180 ( 4) n i i f n n 60'' 120'' f n 允 = f f 允 ,精度符合要求。 丈量 次数 丈量结果 (m) V (mm) VV 计 算 1 428.243 -9 81 观测值中误差 m ±6.5 算术平均误差 x m ± 2.7 算术平均值相对中误差 k 1/158600 2 428.227 +7 49 3 428.234 +3 9 4 428.235 -1 1 5 428.240 -6 36 6 428.228 +6 36 算术平均值 X=428.234 [V] =0 [VV] =212 测 站 竖盘位 置 目 标 水平度盘读 数° ′ 〃 半测回角 °′ 〃 一测回角 °′ 〃 O 盘左 A 0 01 36 165 31 42 165 31 48 B 165 33 18 盘右 A 180 01 42 165 32 54 B 345 33 36 设地面上A,B 两点,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为18. 763m,后视读数为1. 523m,前视读数为1. 875rn, 计算A,B 两点的高差?A 点与B 点哪点高?B 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 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 测回,观测值如下表1 所示,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用水准仪对 A、B 两点的高差进行 10 次观测,其结果如下: 1.429m、1. 433m、1. 430m、1. 428m、 1. 432m、1. 427m、1. 431 m、1. 430m、1. 429m、1. 434m, 计算所测高差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 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解:算术平均值 观测值中误差 m=±2.2 mm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mx=士0.7mm 如图所示,在 O点安置经纬仪对 A、B 两方向采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数据 均注于图中,请将观测数据填人表中,并完成各项计算。 盘左: 0°03' 36\盘右: 180°03' 24\盘左: 158°47' 18\盘右: 338°47' 30\将下图水平角观测值填入水平角观测手簿,并进行计算。已知:ɑ1=O°01’36”,bl=165°33’18”, ɑ2:180°01?0?742?0?8 b2=345°33?0?736?0?8 测 站 竖盘位 置 目 标 水平度盘读 数° ′ 〃 半测回角 °′ 〃 一测回角 °′ 〃 O 盘左 A 0 01 36 165 31 42 165 31 48 B 165 33 18 盘右 A 180 01 42 165 32 54 B 345 33 36 如图所示的附合水准路线,已知A 点的高程HA=99.432m,B 点的高程HB=101.306m,各测段的测站数及观测高差如 图示1、2、3 为高程的待定点,试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高程。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变换度盘位置是为
了能够减少( )。 A、照准误差的影响。 B、照准部偏心差的影响 C、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D、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准仪必须安置在两点的连线上,且使前后视距相等。 B、水准仪不一定安置在两点的连线上,但应使前后视距相等 C、水准仪可安置在任何位置,前后视距不一定相等 D、水准仪必须安置在两点的连线上,但前后视距不一定相等 3、1∶1000 比例尺测图,具有实际意义的量距取位为( )。 A、0.05m B、0.1m C、0.15m D、0.2m 4、已知Δ X AB 为正值,Δ Y AB 为负值,直线AB 的象限角为45°,则直线AB 的方位 角为( )。 A、45° B、35° C、225 ° D、315 ° 5. 用经纬仪测竖直角时,每次读数前必须转动(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单项选择) A、望远镜微动螺旋 B、水平微动螺旋 C、脚螺旋 D、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绝对高程 2、偶然误差 3、指标差三、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16 分) 1.水准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44 分) 1、一个四边形中,观测了三个内角,其中误差分别为±3〃,± 4〃,± 5〃。求第四个角的中误差为多 少。 2、完成下列表格中的计算: 点 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后高差 高
程 A 8 +1.575m 55.376m 1 12 +2.036m 2 14 -1.742m 3 16 +1.446m B 58.623m ∑ 2 试卷代号:8828 建筑测量 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C 2. B 3. B 4.D 5.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2、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不等,符号不同,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3 指标差:当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盘读数指标线偏离正确位置的差值。 三、简答题(第小题8 分,共16 分) 1.答: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标尺,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 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答:踏勘选点和建立标志,水平角观测,量边,连测。 四、计算题(共44 分) 1、一个四边形中,观测了三个内角,其中误差分别为±3〃,± 4〃,± 5〃。 求第四个角的中误差为多少。设四边形ABCD 中观测了A、B、C 角,则 D=360°-A-B-C m 2 D = mA2+mB2+ mC2=32+42+52=50 m 2 D =±7.1〃 2、完成下列表格中的计算。 一、单选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 1( )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竖直角 B.水平角C.水平距离 D.高程 2.水准测量中,用于对标尺截取读数的是十字丝( )。 A.竖丝 B.中横丝C.上丝 D.下丝 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 的读数大,前视点8 的读数小,则有( )。 A.A 点比8 点低 B.A 点比8 点高 C.A 点与8 点可能同高 D.A、B 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4.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A.90 0 B.18 0 C.27 0 D.36 0 5.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 A.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C.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6.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望远镜中丝瞄准便利高,仪器高已知),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 点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后高差 高程 A 8 +1.575m -0.011m +1.564m 55.376m 1 56.940m 12 +2.036m -0.016m +2.020m 2 58.960m 14 -1.742m -0.019m -1.761m 3 57.199m 16 +1.446m -0.022m +1.424m B 58.623m 50 +3.315m -0.068m +3.247m ∑ 3 是( )。 A.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C.上、中、下丝读数 D.上、中、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7.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 A.水平距离 B.斜线距离C.折线距离 D.铅垂距离 8.对某_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l23.04lm,123.045m、123.040m、 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m。 A.±0.0018.±0.002 C.±0.003 D.±0.004 9.在地形图上,量得A、B 两点的坐标为:x A =100.0lm,Y A =200.04m;X B =150.0lm, y B =l 50.04m,则 AB 距离为( )。 A.50.OO B.70.70 C.100.00 D.141.42 10.地形图上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 A.首陷线 B.间曲线C.记曲线 D.山脊线 11.1:200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 A.0.05m B.0.1mC.0.2m D.0.5m 12.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 )。 A.直角坐标法?6?7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I).距离交会法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4 分) 1.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90 o 。( ) 2.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至直线的锐角。( ) 。 3.所谓视差是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时,看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影像相互位移的现象。( ) 4.测站检核的方法有仪高法和高差法。( ) 5.在对水平度盘凑数前,应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 6.用盘左及盘右两个位置测角,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 7.精密量距时对丈量结果应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 ) 8.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 9.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高程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 10.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 Ii.图上0.im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即为比例尺精度。( ) 一 12.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 ) 三、计算题(40 分) 1.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 BM 高程为 10.648m,闭合水准路线计含 4 个测段,各段测站数和高差观 测值如下所列。按下表完成其内业计算。(18 分) 段号观测高差/m 测站数 (1) +1.240 5 (2) 一1.420 4 (3) +1.786 6 (4) 一1.582 10 4 2.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 测回,观测值如下表所示,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10 分) 3.钢尺丈量AB 的水平距离,往测为357.23m,返测为357.33m;丈量CD 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48.73m, 返测为248.63m,最后得D AB 、
D CD 及它们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12 分) 试卷代号:23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施工专业建筑测量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 1.D 2.B 3.A 4.A 5.D 6.D7.A 8.C 9.B l0.C ll.C l2.B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4 分) 1.× 2.√ 3.√4.X 5.X 6.-J7.√8.√ 9.× l0.× ll.√ l2.× 三、计算题(40 分) 1.(18 分)解 5 3.(12 分)解: AB 段:D AB =(357.23+357.33)/2=357.28m(3 分) K=(357.33—357.23)/357.28=10/357.28=0.028(2 分) CD 段:D cD =(248.73+248.63)/2=248.68m(3 分) K=(248.73—248..63)/248.68=10/248.68=0.040(2 分) AB 段丈量的结果较精确。(2 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 点向 B 点进行测量,测得 A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 B 点水准尺的读 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 m。(单项选择) A、1.678 B、3.074 C、0.698 D、2.376 2.测量的基本工作有( )。(多项选择) A、高程测量 B、角度测量 C、距离测量 D、控制测量 3. 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 中误差为( )m。 A、±0.001 B、±0.002 C、±0.003 D、±0.004 4.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 )。(多项选择) A、视距间距 B、竖盘读数 C、中丝读数 D、仪器高 5. 用经纬仪测竖直角时,每次读数前必须转动(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单项选择) A、望远镜微动螺旋 B、水平微动螺旋 C、脚螺旋 D、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偶然误差 2.视准轴 3. 方位角 三、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水准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四、计算题(共40 分) 1.完成下表计算。(20 分)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 ′ 〃 竖直角 ° ′ 〃 指 标 差 〃 平均竖直角 ° ′ 〃 O A 左 60 30 24 右 299 29 54 注:此经纬仪盘左时,视线水平,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竖盘读数为90°,上仰望远镜则读数减少。 2. 在测站A进行视距测量,仪器高 i=1.52m,照准 B 点时,中丝读数l=1.96m,视距间隔为 n=0.935m,竖 直角α =-3°12′,求AB 的水平距离D 及高差 h。(20 分) 6 试卷代号:8828/6422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建筑工程测量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 年1 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B 2. ABC 3. C 4.ABC 5.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偶然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出现了符号和大小均不相 同,表面上没有规律性,而实际上是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的误差。 2.视准轴是指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3.方位角是指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夹角。 三、简答题(第小题10 分,共20 分) 1.答: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标尺,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 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答:踏勘选点和建立标志,水平角观测,量边,连测。 四、计算题(共40 分) 1.(20 分) 测 站 目 标 竖 盘 位 置 竖盘读数 ° ′ 〃 竖直角 ° ′ 〃 指 标 差 〃 平均竖直 角 ° ′ 〃 O A 左 60 30 24 29 29 36 + 9 29 29 45 右 299 29 54 29 29 54 2、解:D=kncos 2 α =100×0.935×cos 2 (-3°12′)=93.21m (10 分) (10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 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z 轴,向东为正 B.Y 轴,向东为正 C.z 轴,向北为正D.y 轴,向北为正 2.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位数。 A.5 B.3 C.2 D.4 3.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 A 点向 8 点进行测量,测得 AB 两点之间的高差为 0.698m,且 B 点水准 尺的读数为2.376m,则A 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m。 A.1.678 B.3.074 C.0.698 D.2.376 4.已知经纬仪竖盘的刻划注记形式为顺时针,盘左望远镜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经盘 左、盘右测得某目标的竖盘读数分别为:L 一76。34700”,R=283。24700”,则一测回竖直角为 ( ) A.13 0 26?6?8 00” B.一 l3 O 26?6?800\.13 O 25?6?800” D.一 l3 O 25?6?800” 5.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 )误差。 A.视准轴 B.横轴 C.指
标差 D.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6.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问的( )。 m l i kn h 65 . 5 96 . 1 52 . 1 ) 12 3 ( 2 sin 935 . 0 100 2 1 2 sin 2 1 ' 0 7 A.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C.距离和高程 D.水平距离与高程 7.用一把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25m的钢尺量得某段距离为221.756m,则 该距离的尺长改正为( )。 A.0.0185 B.--0.0185C.0.5544 D.--0.5544 8.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l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 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m。 A.士0.001 B.士.002 。C.士.003 D.土0.004 9.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m A.26、31 B.27、32 C.29 D.30 10.水准点高程为24.397 米,测设高程为25.000 米的室内地坪。设水准点上读数为 1.445 米,则室内地坪处的读数为( )米。 A.1.042 B.0.842 C.0.642 D.1.048 11.要将0.1m宽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所选的测图比例尺不宜小于( )。 A.1:5008.1:1000C.1:2000 D.1:5000 12.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4 分) 1.方位角就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逆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 ) 2.粗略整平就是转动脚螺旋使管准器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竖直。( ) 3.i 角误差即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 4.水准仪的仪器高是指望远镜的中心到地面的铅垂距离。( ) 5.经纬仪整平的目的就是使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 ) 6.测量水平角时应以十字丝中横丝与目标的顶部标志相切。( ) 7.用盘左及盘右两个位置测角,可以消除度盘刻划不均匀的误差。( ) 8.钢尺精密量距时采用经纬仪定线。( ) 9.测量误差来源于仪器误差、观测者本身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 10.坐标增量闭合差应反号按与边长成比例分配于各边的坐标增量中。( ) 11.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 12.在不宜到达的场地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位。( ) 三、计算题(40 分) 1.一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观测成果及测站数如下图所示,请在表格内按测站数调整闭合差并求出各点 的高程。(18 分) H BM1 =29.833m 8 2.现需从A 点测设长度为 l29.685m的水平距离AB,初设B 点后,测得温度 t=23℃,AB 两点的高差h= -l.168m,已知尺长方程为 L t =30—0.0023+1.2×10 -5 (t 一20℃)×30m,问需沿地面测设多少长度?(8 分) 3.已知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如图所示,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并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14 分) 北 试卷代号:23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建筑施工专业 建筑测量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 1.C 2.D 3.B 4.C 5.D 6.B7.A 8.C 9.D l0.B ll.B l2.B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24 分) 1.× 2.× 3.√ 4.√ 5。× 6.×7.× 8.√ 9.√ l0.√ 11.× 12.√ 三、计算题(40 分) 1.(18 分)解: (供参考) 9 2.(8 分)解: 尺长改正△ld=一0.0023/30×129.685=--0.0099 m(2 分) 温度改正△lt=1.2×10 -5 (23—20)X 129.685=0.0047 m(2 分) 倾斜改正△lh=一1.168 2 /129.685=--0.01052 m(2 分) 需沿地面测设长度DAB'=129.685-(-O.0099)一O.0047 一(一O.01052) =129.705m(2 分) 3.(14 分)解: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 2、方位角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顺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以过直线起点的平面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为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范围0~360。象限角取值范围为0~90,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角值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3、高程是指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一定基准面的距离。测量中定义以大地水准面作基准面的高程为绝对高程,以其它任意水准面作基准面的高程为相对高程。地面任意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无论采用绝对高程还是相对高程,两点间的高差总是不变的。如果hAB为正时,表明B点高于A点。
4、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推算未知点高程一种方法。 5、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指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水准仪的精确整平是指旋转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6、水准测量的水准路线分为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7、使用微倾式水准仪的操作步骤是: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标尺读数。
o o o o
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 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如何确定?测量上的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可用二维球面或平面坐标确定。测量上的直角坐标系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投影是一种横轴椭圆柱投影,即设想用一个椭圆柱套住地球椭球体,使椭圆柱的
中轴横向通过椭球体的中心,将椭球面上的点位和图形投影到椭圆柱的面上,然后将椭圆柱沿通过南、北极的母线展开成平面,即得到高斯投影平面,在此平面上,椭球体和椭圆柱相切的一条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为两条相互正交的直线,即构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水平面上设一坐标原点,以过原点的南北方向为纵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东西方向为横轴(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建立的坐标系为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 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地面点的第三维坐标是什么?
答:所谓水准面是假想处于静止状态的海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和岛屿,将地球包围起来的封闭曲面。 所谓大地水准面是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地面点的第三维坐标是高程。 3、在距离测量及高程测量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分别是多少?
答:当地形图测绘或施工测量的面积较小时,可将测区范围内的椭球面或水准面用水平面来代替,这将使测量的计算和绘图大为简便,但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距离测量时,以半径为10km的区域作为用水平面代替
水准面的限 度;高程测量中,以距离100m为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4、何谓水准点?何谓转点?尺垫起何作用?什么点上才用尺垫?水准点要用尺垫吗? 答: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称为水准点,常以BM表示。
所谓转点是临时设置,用于传递高程的点。转点的作用就是传递高程。尺垫一般由铸铁制成,呈三角型,尺垫,其中央有一突出圆顶,测量时用于支承标尺。转点上应放置尺垫。水准点不放置尺垫。 5、水准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的组成?各有何作用?何为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何为水准管分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