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田东县2018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
知》的政策解读
为了全面掌握动物疫病分布状况和流行态势,及时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状况、发生风险,科学预警预报动物疫情,为全县、全市、全区防控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百色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百色市2018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百渔牧发〔2018〕3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一、本方案的总体部署
(一)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学监测、免疫效果评估、流行病学调查,重点围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等优先防治病种,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外来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降低境外疫情传入风险。b5E2RGbCAP (二)切实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剔除计划和小反刍兽疫消灭评估工作,强化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抓好监测剔除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序推进小反刍兽疫消灭评估工作。p1EanqFDPw (三)配合自治区、百色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四)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和疫情举报核查,规范动物疫情和监测阳性结果报告,严格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面掌握重点动物疫病病原分布和流行态势。DXDiTa9E3d (五)强化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应用,指导种畜禽场疫病净化,指导养殖场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RTCrpUDGiT 二、本方案的基本原则 (一)分工合作,突出重点。
1.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自身的职责,制定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5PCzVD7HxA 1 / 10
2.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重点:完成市下达病原学、血清学监测任务、县级血清学监测任务、指导所辖乡镇血清学监测;全方位开展血清学监测和免疫效果评估工作。jLBHrnAILg (二)日常监测与集中监测相结合。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本辖区动物疫病流行特点、防控现状和畜牧业养殖现状,全面开展日常监测。春、秋两季,组织开展集中监测,各乡镇也可根据情况开展辖区内的集中监测,没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乡镇可送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xHAQX74J0X (三)疫情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面完成监测计划任务的同时,要创造条件,探索动物疫情信息收集的途径和办法,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动物疫情信息,及时开展疫情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提高疫情监测、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LDAYtRyKfE (四)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
监测过程中发现动物疫情隐患,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隐患原因,分析流行的可能性。在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紧急监测。Zzz6ZB2Ltk (五)重视利用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导生产实践。
1.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汇总、分析动物疫情信息、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供防控预警及建议。
2.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动物检疫监督信息交流,及时发现并消除动物疫病发生风险与隐患,监测阳性结果的动物及检疫疑似发病动物,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置。dvzfvkwMI1 3.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向送检单位反馈动物疫病监测结果,指导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和防控工作,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规模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示范场”。rqyn14ZNXI 三、本方案的职责分工
(一)县水产畜牧兽医局主管全县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负责制定、调整全县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组织实施监测工作;适时发布动物疫病监测结果;根据县动
2 / 10
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动物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报告,及时发出动物疫情预警;组织有关单位、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开展主要动物疫病抽检和春、秋两季动物免疫效果集中评估;及时与卫生等有关部门互通人畜共患病、重大动物疫情及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情况。EmxvxOtOco (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自治区、百色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和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部署安排,具体负责实施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及时汇总、分析、上报全县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提交监测、评估报告,提出动物疫情预警建议;督促、指导乡镇开展监测工作;组织开展全县监测工作考核评价、技术培训、实验室考核、实验室比对、检测结果复核;协助区、市兽医实验室和相关专业实验室开展采样、检测、信息报送和单病种形势会商工作。
SixE2yXPq5 (三)根据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辖区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协调、落实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经费,组织实施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实施本辖区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定期汇总、分析、上报、使用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6ewMyirQFL (五)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养殖企业、动物诊疗机构等单位或个人关于动物异常情况的报告后,应将可疑动物纳入监测范围。kavU42VRUs 四、本方案的工作要求
(一)统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计划,及时组织制定本辖区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
(二)加强技术培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组织开展全县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各乡镇要创造条件,组织辖区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技术人员掌握监测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室管理和运作水平,适应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需要。y6v3ALoS89 (三)规范实验室管理,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采取跟班学习、及时复核等办法,组织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开展样品检测。同时要组织举办实验室技术人员监测技术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监测操作技能。M2ub6vSTnP (四)严格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根据动物疫病监测要求做好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采集、送检单位要对采集、送检样品的真实性负责。送检样品应附上采样单,同时要提交填写完整
3 / 10
《样品信息表》电子版,《样品信息表》请到公共邮箱2443235826@qq.com下载,密码3810983y。
0YujCfmUCw (五)严格按规定处理监测结果。要科学对待监测阳性结果,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病送检的原学监测结果为疑似阳性的,要及时将疑似阳性样品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为阳性的,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在“全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系统”中填报。对确诊阳性的畜禽及同群畜禽,确诊阳性的畜禽所在地要严格按规定处置,并将处置结果及时报市、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其他病种,按农业部有关规定和相关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等要求,及时按规定上报、送检确认和处置。eUts8ZQVRd (六)加强分析评估,及时预警。要及时、全面、系统地分析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科学评估动物疫情发生的风险,及时预警预报,及时消除隐患。sQsAEJkW5T (七)规范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档案管理。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要建立健全采样、监测、信息报送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填写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档案,确保记录、档案真实、准确、可追溯。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向上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样品时必须同时上报采样记录单和问卷调查表。GMsIasNXkA (八)及时、规范报送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定期跟踪监督。
1.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本计划的要求,及时规范报送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报告。
2.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5日前对各乡镇上月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进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上报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同时向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通报。要跟踪辖区各乡镇监测进度和自治区财政专项监测使用情况。TIrRGchYzg 五、本方案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报告
(一)实行月报动物疫病监测结果的报告。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将动物疫病监测结果和动物疫情信息通过“全国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系统”报送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6日起均可在系统填报当月信息,每月月底前完成地(市)级审核、确认。监测阳性结果报告按照各有关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报告。7EqZcWLZNX (二)未实行月报动物疫病监测结果的报告。系统不能实现报送的其他动物疫病的监测结果,
4 / 10
通过“动物疫病监测信息月报系统”的信息采集入口进行文件上传。监测阳性结果报告按照各有关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报告。lzq7IGf02E (三)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6月25日、12月25日前,将本辖区上半年、全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报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zvpgeqJ1hk (四)紧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当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时,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组织开展紧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NrpoJac3v1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经费,规范使用。县水产畜牧兽医局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将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1nowfTG4KI (二)完善设施,提升能力。切实加强对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管理,完善实验室设施,充实技术队伍,提高应对重大动物疫病病及其他动物传染病检测诊断能力,为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fjnFLDa5Zo (三)严格考核,科学评估。将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诊断能力、防控绩效考核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提高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的管理模式,科学分析评估动物疫情风险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tfnNhnE6e5
附件:田东县2018年动物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任务表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