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4年)
阳 春 市 人 民 政 府
二〇一〇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 1
一、规划目的 ...................................................................................... 1 二、规划依据 ...................................................................................... 1 三、指导思想 ...................................................................................... 3 四、规划原则 ...................................................................................... 4 五、规划范围 ...................................................................................... 5 六、规划期限 ...................................................................................... 5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 6 一、阳春市概况 .................................................................................. 6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 7 三、土地利用特点 .............................................................................. 8 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 9 五、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0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 12 一、区域发展定位 ............................................................................ 12 二、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 12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 13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 16 一、调整原则 .................................................................................... 16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16
三、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 18 第五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 22 一、严格保护耕地 ............................................................................ 22 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 24 三、统筹安排其它农用地 ................................................................ 25 第六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 27 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 27 二、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 28 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区 ................................................................ 30 一、分区原则 .................................................................................... 30 二、分区类型 .................................................................................... 30 三、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 30 四、土地用途分区 ............................................................................ 32 第八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38 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 38 二、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 38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39 四、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 40 第九章 土地整治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 43 一、土地整治工程 ............................................................................ 43 二、资金安排 .................................................................................... 44 第十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 49
一、乡镇指标分解方案 .................................................................... 49 二、乡镇土地调控要求 .................................................................... 49 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 50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53 一、规划实施法律措施 .................................................................... 53 二、规划实施行政措施 .................................................................... 53 三、规划实施经济措施 .................................................................... 54 四、规划实施技术措施 .................................................................... 54 五、规划实施社会措施 .................................................................... 55 附表
表1 阳春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56 表2 阳春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57 表3 阳春市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58 表4 阳春市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59 表5 阳春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60 表6 阳春市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62 表7 阳春市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63 表8 阳春市各乡(镇)预留基本农田面积统计表…………….64 表9 阳春市规划期间允许占用所预留的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清单…………………………………………………………………..65 表10 阳春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面积表……………………… .66 表11 阳春市各乡(镇)建设用地整理复垦面积与资金安排….67
表12 阳春市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复垦重点项目安排表………..68 附图
1、阳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2、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阳春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 4、阳春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5、阳春市土地整治规划图 6、阳春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
第一章 总 则
一、规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各类、各区域土地利用,为阳春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一)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后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6、《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8、《国土资源部关于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制图规范等三项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公告》(国土资发〔2009〕26号);
9、《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
10、《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
11、《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10〕30号);
12、《关于有效保障用地支持重点项目和绿道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规划发〔2010〕206号);
1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14、《广东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技术指引》(试行)(粤国土资规保发〔2008〕251号);
15、《关于印发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67号);
16、《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
17、《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335号);
18、《关于印发<限制建设区用地项目目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法〔2009〕395号);
19、《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农田调整补划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0〕121号);
20、《关于印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修订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22号);
21、《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
(二)省和市相关规划、计划
1、《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4年)》; 2、《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4年)》(送审稿);
3、《广东省阳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4年)》(送审稿); 4、《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4年)》; 5、《阳江市环境保护纲要(2006-2024年)》; 6、其它相关规划、计划。 (三)其他相关规划、计划
1、《阳春市区总体规划(2003-2024年)》; 2、《阳春市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4年)》; 3、其它相关规划、计划。
三、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阳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出发点,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以用地控制指标为约束,以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手段,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切实转变粗放的用地方式,既要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和服务,又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原则
(一)依法编制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广东省和阳江市有关土地管理文件要求,结合阳春市实际进行编制。
(二)统筹兼顾
全面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和土地供需状况,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安排土地利用。
(三)上下结合
在确定土地利用政策、规划目标与主要指标、土地利用布局与用途分区过程中,注重上下级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四)充分协调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与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和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城市总体规划、园地山坡地开发补充耕地专项规划、“三旧”改造规划等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
(五)公众参与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政府、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方案、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
五、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阳春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春城街道和合水镇、陂面镇、春湾镇、河塱镇、松柏镇、石望镇、圭岗镇、马水镇、潭水镇、三甲镇、八甲镇、双滘镇、永宁镇、岗美镇(含岗侨工业园)、河口镇等15个镇,规划土地总面积4037.80平方公里。
六、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2009年; 规划期限:2010-2024年; 规划近期:2010-2015年; 规划远期:2016-2024年。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一、阳春市概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
阳春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阳江市北端,处于东经111°16′40〞~112°09′19〞,北纬21°50′23〞~22°41′42〞,东连恩平市,东南与电白县相邻,西接信宜、高州市,西北与罗定市相连,北与云浮市、新兴县接壤。全市土地总面积4037.80平方公里,区域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漠阳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市。全市属于南亚热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日照时间长,光热条件好,无霜降期,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水热同季,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文化古迹众多,风光绮丽,奇峰幽洞,绿水秀山,素有“广东小桂林”之称。
(二)经济社会条件
2009年末,全市人口110.7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46.36亿元,同比增长12.0%,人均生产总值13490元。三大产业稳步发展,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14.6%和13.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比例由上年同期的28.5%、40.6%、30.9%调整为26.6%、40.9%、32.5%。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全市土地总面积403779.85公顷,其中:农用地364287.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22%;建设用地23793.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89 %;其他土地1569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9%。
(一)农用地
全市耕地56002.50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5.37%;园地35604.3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9.77%;林地258760.60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1.03%;其他农用地13919.94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83%。
(二)建设用地
全市城乡建设用地21140.82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8.85%;交通水利用地2416.5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0.16%;其他建设用地235.8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99%。
(三)其他土地
全市水域面积为9159.08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58.34%;自然保留地面积6540.17公顷,占其他土地总面积的41.66%。
三、土地利用特点
(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大趋势 全市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2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最大。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1996年的4.60%上升到2009年的5.89%,仅次于农用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逐年扩大,建设用地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灌溉水田在耕地中的比例较大
灌溉水田在全市耕地中的比例最大,达74.46%。加上具备灌溉条件的水浇地,具备灌溉条件的利用类型占耕地的74.49%,旱地仅占耕地的25.51%。充足的水资源和灌溉条件,保障了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
(三)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全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岩矿、铜矿、铁矿等。主要分布在河塱镇、石望镇、马水镇、春湾镇等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矿山建设用地逐年增加。
四、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一)城乡用地结构不合理
2009年全市城镇人口39.54万人,占总人口的35.70%;城镇用地3924.28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18.56%。农村人口71.21万人,占总人口的64.30%;农村居民点用地16476.36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77.94%。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偏高,城乡人口比例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协调。
(二)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偏大
2009年全市农村居民点面积为16476.36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5.60%,农村人口71.21万人,人均用地231.38平方米,高于国家标准(人均150平方米),且各乡镇间不均衡。
(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受地形条件和资源分布的限制,阳春市工业用地呈点状分布,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和共享,产业集聚效应较差,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2009年,全市地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8.27万元/公顷,地均二三产业值为41.98万元/公顷,均低于阳江市和广东省平均水平。
五、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从国内环境发展趋势看。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2、从地方环境发展趋势看。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提出“实施提升珠三角带动东西北战略,构建区域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4年)》实施对粤西经济发展的带动,阳春市区位优势逐步显现,产业发展呈多元化趋势,这将极大地促进城乡土地和区域土地协调利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二)面临的挑战
1、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落实上级规划任务,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同时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需要调整一些耕地。但是,市内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有限,生态环境约束大,制约了耕地补充的能力,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2、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阳春市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
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工矿用地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周转支撑。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3、协调土地利用任务相当艰巨。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国土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目标的多元化,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益繁重。
第三章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一、区域发展定位
阳春市处于珠江三角洲与粤西沿海、粤西山区的结合部,紧靠沿海经济开放带,未来的发展定位:阳江市北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广东省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区。
二、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阳春市未来土地利用要妥善处理好“保障”和“保护”的关系,既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耕地。
(一)严格保护耕地战略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地区粮食安全。实行耕地保护重点由单一的数量保护向对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保护转变。
(二)节约集约用地战略
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投入标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门槛,鼓励挖掘存量土地潜力,从源头上缓解土地利用的矛盾和压力。
(三)保障重点用地战略
优先安排中心城区用地,重点保障国家、省、市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为未来发展预留建设
空间。
(四)可持续利用战略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涵养区的土地用途管制,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农田林网的建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三、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本轮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阳春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规划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结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和阳春市土地资源条件,综合确定规划期间阳春市土地利用具体目标如下:
(一)耕地保护指标
严格保护耕地,控制耕地流失,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责任。2024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3066.00公顷,其中201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82904.00公顷。
(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基本农田管理,确保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规划期内,全市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75142.00公顷以上。
(三)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同时,严格执行行业建设用地标准,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过快增长。
规划期末,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5731.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1297.00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634.00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不超过105.36平方米。
规划近期,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4101.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0701.00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116.00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不超过111.05平方米。
(四)实行耕地占补平衡
规划期间,全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1863.30公顷,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1863.30公顷。规划近期,全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不超过503.13公顷,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不低于503.13公顷。
(五)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突出对百涌、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的土地利用管制,大力恢复采矿用地区生态功能,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田林网,美化农田环境,提高城镇村绿化用地比重,全面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一、调整原则
(一)以严格保护耕地为根本目标,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其他土地,优先安排农用地。
(二)在保障阳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重点是合理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镇化进程。
(三)在保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其他土地结构。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
规划到2015年全市农用地面积364372.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24%;到2024年全市农用地面积363007.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9.90%。其中
耕地:到2015年耕地面积57681.70公顷;到2024年耕地面积61104.48公顷;
园地:到2015年园地面积35129.67公顷;到2024年园地面积33716.36公顷;
林地:到2015年林地面积257829.01公顷;到2024年林地面积254394.32公顷;
其他农用地:到2015年其他农用地面积13731.91公顷;到2024年其他农用地面积13792.41公顷。
(二)建设用地
规划到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24100.2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7%;到2024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25730.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7%。其中
城镇工矿用地:到2015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6115.77公顷;到2024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6634.00公顷;
农村居民点用地:到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4584.74公顷;到2024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4662.54公顷;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到2015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3399.71公顷;到2024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4434.23公顷。
(三)其他土地
规划到2015年全市其他土地面积15307.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9%;到2024年全市其他土地面积15041.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2%。其中
水域:到2015年水域面积9145.21公顷;到2024年水域面积9129.15公顷;
自然保留地:到2015年自然保留地面积6162.13公顷;到2024
年自然保留地面积5912.36公顷。
三、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一)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阳春市地处粤西山区,山地多、平地少,林地比重大,耕地分布零碎。受地形地貌、资源分布及交通条件的制约,土地利用呈现中、南、北三大区域的总体格局。
北部地区,包括春湾镇、河塱镇、松柏镇、石望镇以及陂面镇等镇,主要建设成为以春湾镇为依托的山水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基地,主要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建设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同时发展无污染的旅游业配套工业。
中部地区,包括春城街道、合水镇、马水镇、潭水镇、岗美镇、圭岗镇以及永宁镇等镇,以春城街道为中心,是阳春市的经济核心地域,主要发展机电、冶金、建材等重工业和以家具、纺织为主的轻工业,建设成为阳江市北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
南部地区,包括八甲镇、三甲镇、河口镇以及双滘镇等镇,主要建设成为阳江市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二)生态安全用地布局
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市域内构建起“一带两
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带”,即漠阳江流域水土保持带。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同时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位置。区内要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强城镇和工业污染治理,着力发展生态林、防护林、风景林,为全市建设发展提供生态屏障。
“两区”,分别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主要指百涌、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区内通过“封、护、育、造”四个环节,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并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水源保护区主要指大河水库水源保护区、北河水库水源保护区、仙家垌水库水源保护区等,区内严格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进行管制。
(三)优先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以农用地分等定级为依据,优先把优质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要求,对基本农田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多预留5%以上的基本农田,用途规划期间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项目占用。
本轮调出的基本农田主要是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建设项目用地区、已实施生态退耕的、坡度在25°以上不宜耕作的基本农田,集中在春城街道、松柏镇、春湾镇、合水镇、陂面镇、永宁镇、马水镇、岗美镇、河口镇、三甲镇以及八甲镇等镇(街道)。
本轮调入的基本农田的土地现状全部是耕地,土地平整、灌排条件好、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完善,集中在春城街道、河塱镇、松柏镇、
岗美镇以及双滘镇等镇(街道)。
(四)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1、交通设施布局
规划期间,实现全市交通“出口高速直通,市内快捷畅通,航运江海贯通,水陆配套联通”的总体目标。逐步形成以春城街道为中心,以阳阳铁路、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为主通道,以漠阳江为主航道,以连接周边县区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乡镇通高等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水陆衔接,内通外联、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保障春城街道娱乐城和体育场馆、阳春市第三中学、潭水镇花卉市场、春湾镇蔬菜市场、八甲镇猪苗市场等用地需求,推进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建设。
3、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能为主的方针,优化调整能源网络布局,抓紧完善能源基础设施,不断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稳步推进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体制改革,构建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强110千伏主架网的延伸和建设,加快八甲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建设,保障全市能源基础设施用地需求。
4、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投入和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推进春城街道、春湾镇、马水镇、潭水镇等中心城区以及中心镇污水
处理系统的建设。
加快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方式向资源综合利用方式的转变,建设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固体废弃物处理、医疗卫生危险废弃物处置等垃圾及废弃物安全处理工程,主要是岗美镇垃圾填埋场项目工程的建设。
(五)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
根据阳春市城市发展趋势和空间拓展方向,形成“两轴-三群-五点”的大空间格局。
两轴:以省道113线和站港公路沿线的春湾镇、合水镇、春城街道、潭水镇、岗美镇等5个中心镇为重点,构建城市的经济发展轴,带动整个城镇体系的发展。
三群:春中城镇群,以春城街道为中心,包括春城街道、合水镇、马水镇、圭岗镇、永宁镇;春北城镇群,以春湾镇为中心,包括春湾镇、河塱镇、松柏镇;春南城镇群:以潭水镇为中心,包括潭水镇、岗美镇、三甲镇、八甲镇、双滘镇、河口镇。
五点,指一主中心-春城街道、两个次中心-春湾镇、潭水镇和两个节点镇-合水镇、岗美镇。
第五章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一、严格保护耕地
(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严格保护耕地,从控制耕地流失和加大补充耕地力度两方面强化耕地保护,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规划下达指标。
规划期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6754.43公顷,建设占用、灾毁、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63.30公顷,至2024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达90079.34公顷。其中,规划近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097.81公顷,建设占用、灾毁、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503.13公顷,全市耕地保有量达86782.88公顷。
(二)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1、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强化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贯彻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扭转优质耕地过快减少的趋势。确需占用耕地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剥离并留存耕作层,用于新开垦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近期控制在503.13公顷以内。
2、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
在保证阳春市正常粮食供应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农业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责任。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等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
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
3、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和复垦力度
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通过设置防护林、实施坡改梯等措施,减少自然灾害损毁的耕地数量。已经损毁的耕地,及时进行复垦,恢复损毁耕地的生产力。
(三)提高耕地质量 1、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依据耕地等级实施差别化管护,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坡改梯等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严格控制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占用耕地。
2、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加强对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评价,从数量和产能两方面严格考核耕地“占补平衡”,在“先补后占”的原则下,对补充耕地质量未达到被占耕地质量的,按照质量等级折算增加补充耕地的面积。积极实施耕作层剥离工程,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用于新开垦耕地的质量建设。
3、加大污染及灾毁耕地防治力度
强化耕地污染和灾毁情况监控,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减少人为污染及自然灾害损毁耕地,对污染、灾毁耕地及时治理和复垦,编制
重大土地污染区专项治理规划,大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四)加大耕地补充力度
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先补后占的”原则,在占用耕地前先补充与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建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基金,加强对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管理,确保补充耕地质量与数量。规划期内,全市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6754.43公顷。其中,规划近期,全市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2097.81公顷。
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一) 稳定基本农田数量
基本农田保护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为总体目标,以不低于市级规划下达指标为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本轮规划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规划确定,本轮规划期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78944.71公顷,略大于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指标75142.00公顷,多划定了3802.71公顷的耕地为基本农田,多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占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5.06%,用于规划期内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占用,主要包括湛汕高速阳春段项目建设、省道369圣贵线公路阳春段项目建设等。
(二)严格控制占用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占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省级以上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因选址特殊确实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要严把用地预审关,充分论证选址方案、基本农田调整及补划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及时补划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三)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坚持在保护中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原则,加大基本农田建设与管护力度。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财政对基本农田保护区扶持力度,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和经济调控手段,提高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的门槛,逐步实施基本农田有偿补划制度。
三、统筹安排其它农用地
(一)适度发展园地,提高园地利用效益
重点发展优质果园、茶园,调整园地种植结构,提高园地利用效益。加强对中低产园地的改造,大力提高园地产出效益。到2015年和2024年,全市园地面积分别为35129.67公顷和33716.36公顷。
(二)严格保护林地,优化林地结构
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禁止毁林开垦和非法占用林地,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公益林。实施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项目,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大于25°坡耕地以及裸地植树造林,扩大有林地面积。加强低效林地改造,优化林种结构,充分发挥林地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到2015年和2024年,全市林地面积分别为257829.01公顷和254394.32公顷。
第六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一、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增长和新增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
规划到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4101.0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09.77公顷以内。
规划到2024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5731.0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466.85公顷以内。
加强建设用地利用的时序控制,建立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的引导控制模式,重点做好城镇工矿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的近期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分阶段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分类用地指标,加强各行业、各部门规划协调,明确各镇(街道)近远期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
(二)充分挖掘存量用地潜力
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整合利用城镇工矿闲散地,定期清查城镇工矿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土地,分析和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方案,并致力于实施。鼓励城镇现有建设用地深度利用,鼓励企业利用工矿废弃地。加强对城镇工矿内低效用地和零星分散土地的清
理、收购、归并和前期开发。按照“优化结构、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在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土地供应机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升级。
二、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一)合理增加城镇工矿用地
合理调控城镇工矿用地增长规模和时序,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过快扩张,优化工矿用地布局,推进工业用地的集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合理调整城镇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到2015年到,城镇人口达到55.08万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6116.00公顷,其中新增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471.15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11.05平方米/人。
规划到2024年,城镇人口达到62.97万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不超过6634.00公顷,其中新增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2365.12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超过105.36平方米/人。
(二)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
规划期内,合理控制农村居民点规模,引导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统一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到2015年,农村人口达到62.12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4584.74公顷,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122.88公顷,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1890.55公顷。
规划到2024年,农村人口达到58.13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4662.54公顷,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407.16公顷,整理农村居民点用地2318.76公顷。
(三)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用地
结合能源、交通、水利等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实现资源共享。规划到2015年,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工程设施等建设用地3097.85公顷;到2024年,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工程设施等建设用地3583.87公顷。
(四)适当增加旅游设施用地
为巩固阳春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在规划期内,进一步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民俗为主的绿色生态旅游。规划到2024年,阳春市风景旅游设施用地850.36公顷。
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区
一、分区原则
(一)土地利用方向基本相同的原则。 (二)土地利用管制规则一致的原则。 (三)区域土地用途相对稳定的原则。 (四)尽量保持自然地域单元不变的原则。
二、分区类型
按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包括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按土地用途的差异性分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等8个区。
三、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一)允许建设区
该区土地总面积21297.0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27%。本区主要布局在春城街道、春湾镇、合水镇、马水镇、潭水镇以及岗美镇等镇(街道),主要的管制规则是:
──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该区土地总面积1155.6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29%。本区主要布局在春城街道、春湾镇、合水镇、马水镇、潭水镇以及岗美镇等镇(街道),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规模提前完成,经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禁止建设区
该区土地总面积19181.1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5%。本区主要布局在河塱镇、松柏镇、春湾镇、圭岗镇、永宁镇、八甲镇以及河口镇等镇,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
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四)限制建设区
该区土地总面积362146.0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9.69%。本区的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四、土地用途分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为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区域。该区土地总面积为84799.64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78944.71公顷,各个镇(街道)均有分布,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耕地,应参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
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禁止占用区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多划定的基本农田,可用于规划期内补划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用。占用规划预留的基本农田,不视为调整规划。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不得擅自调整,不得随意改变区位。
(二)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田区,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外、为农业生产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土地总面积28657.13公顷,各个镇(街道)均有分布,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复垦或调整为耕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是为城镇(含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和农村居
民点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土地总面积20512.89公顷,主要布局在春城街道、春湾镇、合水镇、陂面镇、马水镇、岗美镇、潭水镇、三甲镇以及八甲镇等镇(街道),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与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村庄和集镇规划相衔接;
──区内城镇村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四)独立工矿区
独立工矿区,是指为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建设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土地总面积784.11公顷,主要布局在春湾镇、马水镇以及潭水镇等镇,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用地;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及相关规划; ──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五)风景旅游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是指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休憩、娱乐、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土地总面积815.62公顷,主要布局在春城街道、河塱镇、合水镇、岗美镇、三甲镇、双滘镇以及八甲镇等镇(街道),包括凌霄岩风景区、马鞍山风景区以及阳春温泉等,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及相关文化活动; ──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的旅游设施建设;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是指基于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需要进行土地利用特殊控制的区域,主要包括河湖及蓄滞洪区、滨海防患区、重要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等。该区土地总面积299.29公顷,主要布局在河塱镇、松柏镇等镇,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
──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
用途;
──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七)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是为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土地用途区。主要包括依法认定的各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其他具有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区域。该区土地总面积18881.88公顷,主要布局在春湾镇、圭岗镇、八甲镇以及河口镇等镇,包括百涌自然保护区、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信篷森林公园等,主要管制规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保护区规划;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 (八)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为林业发展需要划定的土地用途区。该区土地总面积228322.03公顷,主要布局在春城街道、春湾镇、圭岗镇、圭岗镇、永宁镇、三甲镇、双滘镇以及八甲镇等镇(街道),主要管制规
则是: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
──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第八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坚持环保生态优先,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的保育,增强土地生态功能,完善生态廊道建设,把阳春市建设成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山水兼优、风景优美的绿色环保城镇。
二、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一)生态农业土地利用模式
充分利用土地自然禀赋条件,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名优农产品种植基地。改变重用轻养的土地利用方式,采用合理的培肥改良土壤措施,做好农田污染防治工作,以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强林业建设,提高功能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巩固、扶持生态农业示范乡(镇)建设,借鉴岗美镇“猪—沼—渔”的能源生态模式,形成能流、物流和农业生产内部的良性循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二)生态工业园土地利用模式
在土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以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切入点,坚持走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道路,抓好环评工作,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旅游业土地利用模式
对于自然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必须严格执行保护优先、持续利用的区域国土开发利用政策,禁止可能威胁生态系统稳定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类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活动,落实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针对生态敏感区和自然风景区特点,应合理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大生态旅游业发展,在符合自然风景区承载能力、功能定位和其他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在自然风景区的外围及区内发展果园、经济林、中草药栽培、反季节蔬菜、生态农业,与生态观光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一)生态工程建设
建设自然保护区工程、城镇之间绿色通道工程、城镇组团间绿化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
1、公益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和保护好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建设好大河水库和漠阳江上游的水源涵养林1000公顷;建设好省级百涌自然保护区、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和永宁信蓬市级天然次生林保护区;建设好花滩、仙家垌、大河、信蓬、马古坳5个森林公园。
2、城镇绿带建设。在城镇的山体、公园、滨河、社区进行绿化,形成城镇绿化系统。
3、绿道建设。在全市公路、铁路、城镇主要干道等两侧进行绿化,形成绿色的交通通道。
4、公园绿地建设。除春城街道建设面积10公顷左右的公园2个以上,其他各镇建设面积10公顷左右的公园1个以上;中心镇各增建一个郊野公园。
5、小区绿地景观建设。各生活小区和主要街道的边缘绿地建设,结合景观改造,搞好绿化、美化,优化居住环境。
(二)创建生态示范村(镇、场)
根据村镇规划,加强农村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创建生态示范村(镇、场),并逐步推广发展。
(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各类环保基础设施,首先在潭水镇、春湾镇、马水镇等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其次在其他有条件的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
四、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
(一)建立规划的多目标导向
建立规划的多目标导向,由经济发展的单目标模式转变为包括FRED(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多目标模式。以循环经济理念为
规划主导,实现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环和配置,逐步建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加强重点生态区保护
在阳春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抓好自然保护区、库区、矿区、主城区等“四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分级划定生态敏感区,通过分区管制控制,严格保护各类生态区,有效控制生态区的各种建设活动,保障生态环境。
(三)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规划
加强水土流失防治规划、工矿企业土地利用防治规划等专项规划,积极制定和突出各种生态问题的防治和解决措施。严格规划实施,把各种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正确的方针措施落到实处,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方面加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使规划成为绿色规划和可持续规划;另一方面建立项目立项的环境审查制度,对不具备“三废”处理技术的新建项目,严格限制其立项。
(五)建设生态监测预警系统
运用“3S”——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
感)技术措施,建立土地生态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准确的掌握生态危害和生态破坏,并尽快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
(六)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广泛宣传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普及生态保护知识的活动,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尤其加强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以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配合国家重点污染治理工程,结合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促进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第九章 土地整治工程与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一、土地整治工程
(一)园地山坡地改造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依据土地适宜性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对园地山坡地进行改造,以及其他土地的开发。园地山坡地改造各镇(街道)均有分布。规划期间,全市共改造开发土地5056.97公顷,补充耕地5056.97公顷,其中,规划近期改造开发土地810.79公顷,补充耕地810.79公顷。
(二) 建设用地整理复垦
阳春市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主要集中在马水镇、河塱镇和陂面镇。
规划期间,整理复垦土地2529.10公顷,补充耕地1697.46公顷。其中,规划近期整理复垦土地1902.02公顷,补充耕地1287.02公顷。预计复垦资金达22761.90万元,包括原马水沙底坑硫铁矿、河塱镇废弃石场、矿山、春湾镇废弃石场、矿山、马水镇废弃石场、矿山、陂面镇废弃石场、矿山以及其他各镇农村居民点等用地。具体计划见表11、12。
(三)“三旧”改造
阳春市“三旧”改造主要集中在春城街道、马水镇以及岗美镇等
镇(街道)。规划期间,全市“旧城镇”改造面积130.06公顷、“旧厂房”改造面积341.95公顷、“旧村庄”改造面积176.54公顷,改造后全部为建设用地。其中,规划近期,全市“旧城镇”改造面积89.51公顷、“旧厂房”改造面积211.27公顷、“旧村庄”改造面积137.08公顷,改造后全部为建设用地。
二、资金安排
(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资金资金筹集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是建立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基金,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二是争取国家、省、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资金。三是由民营资本投入整理复垦开发。
1、建设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按18万元/公顷计,全市规划期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863.30公顷,按60%地方留成,上交省、市各20%,60%征收到位计算,地方可收取耕地开垦费12074.18万元。
2、包括土地出让金的30%投入部分、土地复垦费、土地闲置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3、其他渠道包括规划期内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地方财政土地收益中的部分专项资金;鼓励组织多形式、多渠道的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鼓励农村集体、民营资本、个人实行融资开发,以达到增加耕地的目的。
(二)“三旧”改造资金扶持政策
阳春市“三旧”改造资金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财政税费、土地出让金等优惠。
1、“三旧”成片拆迁改造的项目,待土地出让后,可由镇、街道办事处向市财政申请返还“三旧”成片拆迁改造建设用地征缴属市收入部分的土地税费。
2、对“三旧”改造涉及的城市(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从土地出让改入中安排相应的项目资金予以支持。
3、在“旧城镇”改造中,需要搬迁的国有企业用地由阳春市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后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的,在扣除收回土地补偿费用后,其土地出让纯收益可按60%的比例,依照有关规定专项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在“旧村庄”改造中,阳江市、阳春市人民政府通过征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经营性开发的,其土地出让纯收益可按60%的比例,依照有关规定专项用于支持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4、对现有工业用地改造后不改变原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不再补缴土地出让金。
(三)土地利用重大工程项目管理 1、建立严格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做好相关资料的归集、存档和保管工作,完整、准确、真实地反应和记录项目情况。
2、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
阳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组织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廉政建设等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3、建立有效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签订责任书,使得项目承担单位和各岗位建立责任制。
(四)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实施对策
1、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奠定土地开发整理的群众基础 通过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基本教育,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建立多种投资渠道,按照“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产业化。
3、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通过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库和备选库建设,做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决策科学化、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改进工程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过程中,注重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和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强化项目工程质量。
4、“三旧”改造实行多元化资源整合
“三旧”改造范围广阔,项目众多,全部依靠政府难以实现。“三旧”改造工程需要政府与其他参与改造的主体协作分工,共同完成。同时,积极探索资金筹措新方式,利用市场机制多元化筹措资金,在政府引导下吸引市场资本的参与,提高“三旧”改造的效率。树立“全区平衡、区域平衡”的理念,通过街区整体改造、新区地块与旧城地块的联动开发和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开发运营来实现改造资金的平衡和资源的整合利用。
(五)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1、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与工业园区规划落实 1)工业园区范围
阳春市工业园区主要是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北起漠阳江,南接春城街道高朗村,东连站港公路,西至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
2)工业园区用地安排
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批准范围面积678.83公顷。规划期间,工业园区均在城镇规划范围内纳入城镇用地安排。
2、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1)交通重点项目
规划期内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新建阳阳铁路、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湛汕高速公路(阳春段)、省道278以及扩建岗美
铁路站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1016.90公顷。
2)电力能源重点项目
规划期内电力能源重点项目主要有:220千伏春湾变电站、220千伏潭水变电站、110千伏新云变电站、110千伏石望变电站、110千伏陂面变电站、110千伏合水变电站、110千伏中岗变电站、110千伏八甲变电站、110千伏三甲变电站、110千伏河口变电站、八甲加油站、八甲抽水蓄能电站。规划新增建设用地26.49公顷。
3)水利重点项目
规划期内水利重点项目主要有:城区防洪工程、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岗美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漠阳江上游堤岸整治工程、潭水旗鼓水电站。规划新增建设用地1.20公顷。
4)市政重点项目
规划期内市政重点项目主要有:潭水镇污水处理厂、春湾镇污水处理厂、马水镇污水处理厂、岗美镇垃圾填埋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49.80公顷。
5)其它重点项目
1、南山工业集聚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638.81公顷; 2、凌霄岩旅游风景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22.31公顷; 3、马鞍山旅游风景区:规划新增建设用地6.40公顷; 4、阳春温泉:规划新增建设用地76.73公顷; 5、八甲抽水蓄能电站:规划新增建设用地10.39公顷。
第十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一、乡镇指标分解方案
根据土地利用分区的调控方向和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资源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等因素,分别制定各镇(街道)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整理复垦和开发补充耕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土地利用约束性指标,以及园地面积、林地面积等预期性指标,强化各镇(街道)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利用调控责任,为各镇(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二、乡镇土地调控要求
各镇(街道)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积极配合实施阳春市区域发展战略,切实落实所属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统筹协调。在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难以满足当地建设用地需求的情况下,既要通过有保有压,优先保障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又要防止有限建设用地指标过度向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忽视区域的统筹发展。要做好县级主体功能区在本行政辖区的空间落实和用地政策上的互相衔接,促进形成统筹协调的土地利用秩序。
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按照不打破镇级行政界线的原则,并为了更好的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划定阳春市的中心城区范围为春城街道的中心区域,包括城北村、城南村、春城街道办事处、城郊村、龙岩村、生平村、牛肚朗村、黎湖村、崆峒村、合岗村、九头坡村、石上村、高朗村、七星村、新云村、头堡村、岗脊村17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约4870.00公顷。
(二)建设目标
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阳江市特色产业基地,商业、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至2015年末达到28.10万,至2024年末达到40.50万。
(三)空间布局
规划期间,近期市区主要向西、向南发展,河西以功能完善为主,远期发展北部组团。
中心城区的总体发展方向为“沿江延伸、向西为主、适度南拓”,总体分为五大功能组团:组团一,位于市区西南,北至漠阳江,南至鹅步岭山脉西侧,西至规划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东至阳阳铁路;组团二,主要沿站港公路布置,北至过境公路,南至规划道路,西至
鹅步岭山脉东恻,东至三茂铁路线的支线——阳阳铁路;组团三,位于河东,范围西至漠阳江,东至东湖水库,南至马鞍山水库和电站所在的崩坑岭,北至漠阳江支流;组团四,位于河西,范围西至三茂铁路线、东至漠阳江、北至春州大道两侧用地、南至阳阳铁路;组团五,位于漠阳江以东、城市北侧。应加强中心城区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使五个组团构成有机的整体,形成合理的城市发展形态,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功能与集合优势。
(四)用地规模
2009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用地规模为2157.10公顷。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2780.35公顷,城乡用地规模达到2556.18公顷,城镇工矿规模达到2415.43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86.00平方米。到2024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规模达到3459.60公顷,城乡用地规模达到3176.10公顷,城镇工矿规模达到3052.73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75.40平方米。
(五)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将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土地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三个区进行分区管制,并根据区域具体情况,按照本规划第七章内容要求实行管制。
允许建设区,土地面积3176.10公顷,占中心城区土地总面积的65.22%。。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在该区;区内土地利用以内部挖潜为主,
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内新增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安排产业布局。
有条件建设区,土地面积540.82公顷,占中心城区土地总面积的11.10%。规划实施过程中,在不突破城区用地规模的前提下,依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建设项目可在该区内选址建设;在建设未进行之前,区内耕地按一般农田进行用途管制。
限制建设区为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规划期间,中心城区划定限制建设区面积为1153.08公顷,占中心城区土地总面积的23.68%。
(六)土地用途分区
将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以及林业用地区等6个区,并根据各区特点制定相应管制规则,按照本规划的第七章内容要求进行管制。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13.27公顷,一般农地区566.15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3162.85公顷,独立工矿区13.25公顷,风景旅游用地区32.51公顷,林业用地区253.56公顷。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规划实施法律措施
(一)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中的主导地位,以图管地,依法用地,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纳入法制轨道。
(二)加大土地规划实施执法力度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长效督查机制,对全市各级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违反土地利用规划批地、用地的,依法查处,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规划实施行政措施
(一)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合理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筹安排阶段性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规模,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
(二)严格建设用地预审制度
完善和规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把好建设用地选址和规模审查关,引导建设项目按规划用途用地。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三)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基本农田保护等专项规划,以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规划实施经济措施
(一)保障规划实施经费
各级政府要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经费,经费来源有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以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基金等,以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拓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来源
抢抓机遇,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投入;建立地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基金,专项用于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促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产业化、市场化。
四、规划实施技术措施
(一)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3S”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对土地利用情况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提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科技含量。
(二)完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符合阳春市实际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实施管理对策,确保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三)提高规划实施管理队伍素质
建立稳定的规划实施管理队伍,强化规划管理队伍的培训学习机制,不断提高规划实施管理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五、规划实施社会措施
(一)加大土地规划宣传力度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报刊、媒体、流动宣传等形式,宣传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政策以及土地规划的法律地位,提高社会公众和领导干部按规划用地管地的意识,自觉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
(二)完善规划实施公示制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要进行公示,充分征求公众意见,让公众了解规划内容并监督规划实施。因国家需要不可抗拒修改规划的,要对规划修改方案进行听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教你如何用
WORD文档 (2012-06-27 192246)转载▼ 标签: 杂谈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
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 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
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
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
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
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 答:先在工具―― 选项―― 视图―― 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
答:格式―字体
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
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
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 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
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2
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
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如何解决?
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
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PPT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
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图片,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
答:另存就可以了。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
23. 问:word 中图片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 答: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图片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图片位置
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
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 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其实这个很有用,可以便于知道哪个是标题段落
26. 问:文章第一页下面要写作者联系方式等。通常格式是一条短划线,下面是联系方式,基金支持等。这样的格式怎么做出来?就是注明页脚吗? 答:插入――脚注和尾注
27. 问:文字双栏,而有一张图片特别大,想通栏显示,应该怎么操作? 答:可以选择的内容,按双栏排。选择其他内容,按单栏排。
28. 问:Word 里面如何不显示回车换行符?
答:把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的勾去掉或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29. 问:有没有方法把WORD 里的软回车一下子替换掉?识别出来的文字全带着软回车,能把他们一次全删掉吗??
答:查找+替换,按CTRL+H;软回车好象是^l,在特殊字符里有
30. 问:在WORD 里的框框里怎么打勾?
答:画个文本框,文本框里写一个钩,然后拖过去;或者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然后选中“√”,到-》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选“□”
31. 问:还是不行,这样拷过去的框框字体是windings 的,而原来的是宋体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答:根据模板新建专业型传真,里面有框,双击后打勾,copy 就ok
32. 问:Word 中怎么在一个英文字母上打对号? 答:透明方式插入图片对象,内容是一个√
33. 问:WORD 里怎么显示修订文档的状态?文档修订后,改后标记很多,但是在菜单里没有“显示修订最终状态”等,怎么调出来?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工具)-命令(修订)-把“修订”等拖到工具栏上
34. 问:怎样把许多分开的word 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我的论文是按照章节分开写的,但现在图书馆要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是一个文档的,我找了很多选项但好象不能合并,选择插入文件功能,可以加入内容,但文档中的页眉却插不进去,有谁有高见?
答:acrobat6 可以直接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 文档。可以提交pdf 格式的论文,先一个一个word 文档转换为pdf 格式的,然后在pdf 文档菜单的文件菜单中,选上作为pdf 格式打开,追加上就可。
35. 问:Word 里面要写方程式怎么办啊?
答: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equation,如果没有公式编辑器Equation,要自己从光盘中安装,或者安装Mathtype 公式编辑器按右键把它拖出来--插入--命令--自定义--工具应该是倒过来
36. 问:想在WORD 里面表示矩阵,怎样才能画出那个很大的矩阵括号? 答:装公式编辑器mathtype 好了~:)
37. 问:Word 的公式编辑器怎么安装?
答:工具-自定义-插入-公式编辑器,把它拖到工具条上即可;或者安装OFFICE 后,再次安装,选增加功能吧,会有提示的
38. 问:Word2000 下调用公式编辑器的快捷键
答:点击菜单[工具]-[自定义],点击对话框下方[键盘],在[类别]里选择[插入],在命令里选择[InsertEquation],指定你的快捷方式
39. 问:WORD 中出现公式的行往往要比只有文字的行来得宽,如何把这些行改的跟只有文字的行一样宽?
答: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设置为18 磅,有些公式符号(特别是有下标的)不能全部显示打印稿可以显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如何解决还需要考虑。
40. 问:我的文档就是公式多,应该怎么办?
答:公式多的时候,最好的消除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每打几个公式就要存盘,如果连续打太多,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选中所有内容,ctrl+C●把WORD 所有文档关闭。
●最关键:出现一条信息,务必选择“是”●重新打开WORD 编辑器,●ctrl+V,粘贴●ctrl+S,存盘
41. 问:怎样在word 里面的公式编辑器中输入空格? 答:ctrl+shift+space
42. 问:如何使word 中公式全都小一号?一个一个选实在麻烦
答: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中:首先,在Mathtype 中的菜单Size 中选define,定义所需的字号大小;再次,在Mathtype 中的菜单preferences 中的equation preference 的save to file 存贮所定义的字号文件;返回word 中:在Mathtype菜单中选Format equation1)在MathType preference file 中,选你刚才所定义的文件;2)在Range 中,选Whole document。最后,选OK,即OK了。
43. 问:如何将WORD 中的公式编缉拉到外面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公式编辑器,往上脱
44. 问:怎样可以去掉word 里面公式,或是图片上方总是出现的灰色的横条啊?以前没有的,不知道怎么跑出来了,看着怪晕糊的。。。。。
答:工具-选项-视图-域底纹,选不显示,或选取时显示,就可以了
45. 问:整个论文用一个WORD 文档,太大,不好编辑,一个地方有增删,后面那么长一个文档版面分布会变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图表之类的东东。想让每章的偶数页自动显示自己的章号和题目,WORD 里这个能够自动实现吗?
答:不要整个论文放一个WORD 文档,一章一个,然后每章就可以奇偶分开处理了
46. 问:论文按照章节写的,想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采用了在文件末尾插入分节符的方法,但插入后有些文件的部分格式发生了变化,请问如何解决? 答:用主控文档的方法比较好,在大纲模式里设置的;采取插入文件的方式,格式有些变化
47. 问:WORD 里边怎么样显示行号?
答:在页面设置那里,板式选项,最下面有个行号选项 48. 问:Word 里面怎么插入半个空格?
答:先在word 的工具栏上,点中双箭头那个纽,就可以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空格,然后再编辑一下这个空格的大小,比如小五或小四什么的。
49. 问:只要一回车,或是改变光标位置的任何操作,都会使上一行的)变成=,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么?
答:是不是设置了自动替换啊,符号里的自动替换看看吧!
50. 问:WORD 有没有可以按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就是从A-Z 进行排 答: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按照拼音排序,弄到excel 里,排序,再回来
51. 问:怎么在word 里面打R^2
答:先打R2,然后用鼠标选中2,同时按Ctrl,“shift”和+
52. 问:Word 中发现空格都是小圆点,是怎么回事情?每输入一个空格就出现一个小圆点,怎么把它消除掉啊?这个空格会打印出来吗?
答:不会打印出来,如果想不显示: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中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53. 问:word 如何使两个表格能排在一起?我做的表格每一个都比较小,但是表格数比较多,我想两个表格排成一行,请问该怎么做? 答:试试在局部分栏,每个分栏中一个表格。
54. 问:为什么换机器打开WORD 文档排版变了?在一台机器上排好板的WORD 文档换在另一台机器打开就变了?页码都不对了,怪哉。 答:是默认的页面设置不一样吧,或者版本不同
55. 问:Word 里面插入表格的问题,同一表格前后两行被分在了不同的页上,想他们在同一页怎么做?
答:转换成图文框可能更容易排版一点,或者加个文本框
56. 问:怎么在word 里画坐标图在word 里有了坐标图,文字却加不加去怎么办
答:作图时直接将文字加上去;word 中的绘图工具条,文字环绕里面寻找合适的方案,把图放在文字的底层
57. 问:WORD 文件有密码,怎么办呢?
答:找破解软件,比如advanced_office_2000_password_recovery_pro_v1.03,但不一定好用。
58. 问:怎么给word 文档加密?
答:打开文档,另存为―工具―常规选项―打开、修改权限密码,保存
59. 问:Word 文件怎么转化为postscript 文件?
答:先转化为pdf,然后打印到文件,通过distiller 生成ps。
60. 问:Word 无法识别origin 中的汉字怎么办?用origin 做的图形中有汉字,copy 到word 中就成了问号,因此我不得不先用export 把图形变为jpg 文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方便的解决办法?
答:ORIGIN 里面的字体改成宋体或者仿宋
61. 问:请教怎么把Origin 中的图表拷贝到Word?
答:点origin 的Edit 菜单里的copy page 到word 里粘贴就行了
62. 问:把origin 的图复制粘贴到word,总有一大块的空白,这个空白有什么工具可以去掉吗?还有就是用word 自带的图表工具画图时,也是有一大块空白去不掉,这个可以解决吗?
答:右键选择图片工具栏,点裁减
63. 问:插入的图片为什么老是处于页面的顶端,想拖下来放到其他地方,却又自动跑到顶端去,就是拖不下来,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改变图片的属性,就可以了。
64. 问:如何保证一幅图像固定在某一段的后面,另一段的前面,而不会因为前面段落的删减而位置改变?
答:右键点击图片-设置对象格式―版式―嵌入型
65. 问:如何把在WORD 里面图形工具画的图转化为jpg? 答:另存为html 格式,然后在html 文件对应的文件夹里找
66. 问:请问什么格式的图片插入word 最清晰?手头持有png 和tif 格式,复制粘贴到word 中模糊一片,请问转换成什么图片格式用于word 最清晰?什么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还是直接复制粘贴)对清晰度有否影响?
答:emf,eps 等矢量图最清晰,不会因为缩放损失分辨率,而jpeg,bmp 等点阵图就不行了。
67. 问:在WORD 中如何让图片的左、上、下边都是文本?
答:在分栏的数量为1的情况下实现。图片选中后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就可以了
68. 问:jpg 文件插入word 文件以后怎么让文件变小?jpg 格式图片插到word文件以后文件变的巨大,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小一点?最好能一张软盘放的下。
答:两个方法:●用photoshop 改变图片的分辨率,当然要看得清楚,然后插入word●word 有强大的压缩功能,把文档另存为比如:temp.doc,看看是不是小了很多。
69. 问:Matlab 仿真图片大家一般怎么弄到word 里面的相对横轴和纵轴修改一下的说 答:一般都是在Matlab 里面把所有的直接修改好了,然后再保存的时候用jpg 格式,在word 中间导入就好了
70. 问:如何向WORD 中的图片添加文本?想在图片上输入一些说明文字
答:插入文本框,将版式设成“悬浮”在WORD 的绘图工具里面有个自选图形,找到你要的括号,直接在页面上画就可以了。可以移动,大小也可以改。然后把他挪到文字边上,即可。一个小窍门就是用CTRL+箭头可以进行微调。如果你觉得经常需要对这些文字编辑,怕图形错位的话,可以将需要的文字打在一个文本框里,记得将文本框设置成透明无色的(这样就看不见文本框了),然后将文本框和你的括号(或其他符号)组合成一个图形,就万无一失了
71. 问:AUTOCAD 的图拷贝到WORD 下如何处理
答:有几种办法:一是可以在WORD 中进行CAD 编辑的方法:将CAD 的背景设为白色,然后将CAD 窗口缩小,到你想复制的图形的大小,正好可以容纳就可以了,否则WORD 里面有很大的空白,然后,拷贝,选中所有的图形中的线条,右键。到WORD 中粘贴。二是,先转为wmf 文件,具体先将窗口缩小,如上,然后,按emport,选中线条,存储。WORD 中,插入,图形,来自, 文件,找到文件就可以插入了。
72. 问:文章用WORD 打开时,原有的公式全是红叉,以及WORD 中图变成red cross(红叉)怎么办?
答:基本上没有办法挽救回来了,只能重新插一遍图。据微软的技术支持所说,红叉是由于资源不够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编辑的文档过大,可能因为资源问题导致图片无法调入,从而显示红叉。可是实际情况是,有时候所编辑的文档并不大,可是还是出现红叉。这就可能是因为你设置了快速保存,在选项菜单中可以找到。这是由WORD 的文档结构所决定的。当你设置为快速保存时,每次保存的时候只是把你改动过的部分添加到文档尾部,并不重写文档本身,以达到快速的目的。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本来并不长的文档的实际大小可能有好几兆。当取消了快速保存后,文档长度将大大减小。还有一个减小红叉出现可能性的办法是把图片的属性中的浮动去掉。这样可能在编辑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避免红叉的出现确实很灵。再说一句,一旦红叉出现了,应该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只有再重新贴图。
73. 问:如果Word 突然定在那里了怎么办?
答:重新打开会回复,或者在word自身的templates 里面找到近期文件,重写的不用太多。
74. 问:如何解决word 说磁盘已满不让保存的问题?
答:有时候,当要保存一个文件时,Word 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说是磁盘空间已满,无法保存文件,可实际上磁盘上空间还很大。这是非常令人恼火的一件事情。这一信息最常见的原因是Temp 文件夹已经达到了一个文件夹中可以包含的最多文件数的上限。这时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安装有Windows 系统的磁盘,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将出现【属性】对话框,从【常规】选项卡中选择【磁盘清理】按钮,此时将出现【磁盘清理】对话框。执行磁盘清理完毕以后,Windows 会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在【要删除的文件】框中选中【临时文件】选项,然后选择【确定】。Windows 将删除临时文件。要人工删除临时文件,进入临时文件夹,删除任何旧的临时文件(临时文件以波浪号开始,以.tmp 扩展名结束),返回Word,再次试着保存文件。如果此时还不能正确保存文档,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步骤如下:(l)按Ctrl+A 选定整个文档。(2)按Ctrl+C 将整个文档复制到内存中。(3)关闭Word 程序。此时系统会提示:您将大量文本放在了'剪贴板'中,是否希望在退出Word 后这些文本仍可用于其他程序?。(4)选择【是】按钮。(5)重新打开Word 程序。(6)按Ctrl+V,将复制下来的文本粘贴到新文件中。注意:在删除临时文件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不能删除正在使用的文件。这是因为Windows 运行的时候,需要不断地用到一些临时文件。因而,在人工删除临时文件时,试着在开始时只删除几个文件,然后对桌面上的回收站进行清空。否则可能无法删除所有选择的文件。
广东省阳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