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总部建设实践探讨
作者:刘宵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年第02期
总部强则管理强,管理强则企业强。然而国有企业从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后,改革力度有所减弱,管理科学明显滞后,绩效管理难于突破,企业总部建设存在“虚化、弱化和僵化”的状况,抑制了总部的创新活力。
对此,国企当务之急就是不断突破思想束缚和制度障碍,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企业总部建设;实施以绩效管理为抓手的运行机制,带动总部管理创新。这既是国企摆脱困境、激发活力、构建核心能力的必由之路,又是实现国资委提出“做强做优、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应有之意。 一、确立总部建设基本原则 (一)坚持高端高效的原则
当企业战略布局转型升级后,作为战略管理中心的企业总部,在管理视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上都要达到高端高效的要求。高端高效的总部体现在:战略执行力强、职能管控强、制度刚性强、价值创造强、人才队伍强、机关文化强。总部建设必须始终围绕公司战略目标,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管理升级。促进高端产业、新兴业务板块快速扩张,确保企业战略落地和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高端高效的总部主要抓战略研究、统筹规划、政策导向、干部管理、资源配置、指标制定、业绩考核、激励约束、风险控制、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经验推广。为了达到好高端高效总部的要求,有必要增加具有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的部室,成立符合企业新业务发展需求的管理与监督部门;有必要减少具体操作的业务部室,合并管理职能相近的部室。 (二)坚持绩效导向的原则
以往企业总部建设成效不大,问题在于绩效管理滞后,没有啃下这块“硬骨头”,没有牵住这个“牛鼻子”。存在诸多缺陷,如绩效管理与经营目标对接不上;与工资总额严重脱节;与总部员工利益联系不紧,总部的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没有得到激活,影响了总部效能提升。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以业绩定岗位、以业绩定薪酬、以业绩用干部,是企业总部重大管理变革。绩效管理就是把压力变为动力,运用考核压力传递机制,使企业上上下下为实现绩效目标而竭尽努力。
实施总部绩效管理,就是为了保障企业主要经营目标在总部机关部门被分解、实施和达成,使薪酬最大限度地反映总部职能部门与员工的实绩,使机关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使员工能力得到新的提升。为此目的,必须设立权威性强的绩效管理机构,赋予应有的权威,具备专业的水准,保证绩效管理有序推进、落到实处。 (三)坚持“一把手”亲力亲为原则
总部是管理的中枢,如果企业管理体系是按强总部模式设计的,那么总部的管理效能的高低、人员素质的强弱,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重大。企业“一把手”必须高度重视总部建设,亲力亲为,成为推动总部建设的核心,起到总部管理灵魂的作用,在总部机关建设要求上,设立高标准、提出严要求。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牢牢抓住绩效管理这个“牛鼻子”,在总部建设上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凡是发现机关与高端高效总部想违背的管理行为,“一把手”都应毫不留情地给予严肃批评,促其改正,勿以恶小而为之。其二,企业“一把手”是总部开展绩效管理的中流砥柱。绩效管理事关部门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实施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一把手”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勇往直前的决心、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及直面问题的担当精神,去冲破阻力、破解难题,给绩效执行主体赋予职权、撑腰鼓劲;让绩效执行主体消除顾虑、大胆履职。 二、探索总部建设基本途径
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开展总部建设,推动管理创新,提升总部执行力,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向“高端、高效、勤廉、务实”的企业总部机关转变。基本途径为: (一)动态调整总部职能
按照总体宏观管理,视环境变化而调整的思路,找准总部自身的职能定位。企业总部要根据企业战略实施进展情况以及外部市场变化程度,及时转换管理职能,主动应对变化。 总部职能动态调整主要体现在:在企業传统和成熟的业务上,管控相对宏观一些;对高端业务和新兴业务管理上,管控则相对微观一些;通过设立新的管理部门,促进企业抢占市场,把握先机,掌握市场主动权;通过梳理、增减、划转部门职责、处室职责及岗位职责,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使总部职能既能适应传统业务与成熟业务宏观管理的规制要求,又能满足新兴业务与高端業务微观管理规制要求。 (二)完善总部制度体系
企业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特征,总部作为制度中心,应形成科学系统、简捷实用的制度体系,用制度的刚性建规范、立规矩,使所属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战略有效执行。具体要求是:
1.搭建分层的制度体系。主要由企业母子公司两个层面组成。在母公司层面,围绕母公司战略实施和总部职能调整,重构制度体系,组织各部门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对新制度进行策划和落实。出台《规章制度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责任、规范程序,确保制度严谨、适用。 2.完善分类的制度体系。以实用性、简洁性、操作性为原则,将母公司制度分为治理制度和基础管理制度两大类。治理制度主要包括公司章程、议事规则等。基础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激励约束、集中采购、风险控制、商务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总部构建的制度体系,其效用是保证组织运营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制度红利得到充分地体现。 (三)建立管理纠偏机制
总部实施目标管控,管控的重心在于纠正偏差。偏差的表现是执行的结果与总部的目标要求有差距或不相符,调整偏差的有效做法是:
1.用督办改进工作。抓工作落实中的督办,总部机关紧扣董事长办公会决议,找准“闭环管理”薄弱环节,做到件件有督导,事事有反馈。一旦出现落实效率不高、执行不力的情况,找准薄弱环节,明确责任划分,提出整改要求。
2.抓过程管理中的反馈。根据董事长办公会决议事项节点安排,及时跟进,追踪检查,适时督导。一旦发现行动偏离决策目标和执行节点计划滞后,绩效考核机构立即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及时纠偏,确保决策事项精准执行、按期完成。 (四)强化职能部门建设
总部职能部门负有将战略实施横向貫通的职责。部门建设不仅要着力消除部门自身管理短板、增强执行力,而且还要主动配合、协同跟进,提高总部管理效能。为此,需要做到: 1.将管理短板纳入绩效考核。总部绩效管理机构把部门管理短板纳入新一年约束性指标内容,按照部门年度经营管理责任书要求,加大日常考核力度。对执行力不高、配合工作力度不强的事项给予扣分,用考核评价来强化部门执行力和协同力。使职能部门管有方向,做有标准,改有动力。
2.发挥内部考核的基础性作用。总部各部门建立绩效管理内部考核制度。内部考核制度按月考核,细化到人,为员工的绩效分配、晋升、降级、退出提供充分依据。部门长是部门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