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一、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目标:满足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深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调研并制订相关管理制度。
验收要点:
1.通过企业调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员工队伍、用工需求、用工计划、岗位技能要求,细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评价报告。
2.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的管理办法。 3.继续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长效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4.签订与企业的长期培养合作协议。
5.学校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 6.坚持毕业生双证制度。提高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争取达到95%。
二课程体系:
预期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建设精品课程;改革各类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开发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验收要点:
1.修订可行性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机械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
2.加强精品课建设,计划在2015年之前完成三门专业主干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3.加强与课程配套的网络课程建设,建设2个以上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4.专业模块:CAD/CAM模块、数控车模块、数控铣模块、加工中心模块教学和考
1 / 5
核全部在实训室进行。 5.完善教学资源库。
6.开发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钳工工艺学?,形成与企业对接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改革:
预期目标: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本校的特色。在理论、实践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岗位教学法。力争使教学成果在同类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中得到推广。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普通课实行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专业课实行项目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的资料库。 4.继续探索网络教学平台及记录。
四、评价模式:
预期目标:依照企业用人标准制定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修改本专业教师考核方案。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的功能和社会效益。
验收要点:
1.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教学计划。
2.形成与企业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对接的评价标准。 3.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项目。
4.建立满足社会与企业用工人员综合素质、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要求的考核标准。
2 / 5
师资队伍建设
一、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
预期目标:聘请1名在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改革和建设。骨干教师中再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到国内师资培训基地进修、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途径培养,提升其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领域内的名师。
验收要点:
1.参加国内、国外培训等相关专业培训证书。 2.参与编写的主干课程的教材及课题研究。
3.参与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实践指导的情况,并起带头作用。 4.参与企业调研,企业实训时间累计至少为1个月以上。 5.培训新教师,承担培训教学任务。 6.参与高级工、中级工考评员的技能培训。
二、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引进
预期目标:从大型企业聘请1名高级技师做为骨干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完成骨干教师3人培养目标。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验收要点:
1.制定年度培养方案。
2.参加国内培训等相关专业培训证书。 3.参与编写的主干课程的教材及课题研究。
4.参与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实践指导的情况。
3 / 5
5.在企业锻炼、参加企业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的情况。
6.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考评员证书,达到双师标准。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从行业企业引进高级工程师或技师1-2名,兼职教师增加2-3名。重点承担专业建设与指导、实践指导课或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技能鉴定、教学评价、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三年后使特聘教师和兼职教师达专业教师的30%以上,能承担30%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习指导。
验收要点:(全部同前)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认真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及使用方案》,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短期锻炼,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专业教师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形成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完善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形成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常态化、制度化。
验收要点:(余下同前)4.双师型教师答初级水平,达专任教师9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一、社会服务于技术服务
预期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这一优势平台,继续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使学校的社会影响、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 5
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与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等形式,为福建省的职业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促进资源共享,扩大受益面。
验收目标:(余下同前)3.为企业培训机械加工技术操作人员150人,考取人事与劳动保障局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校企双重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和相应考核制度。
验收目标:
1.校企双方共同成立组织和管理机构,明确管理的分工与职责,对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全方位管理、顶岗实习全过程控制的机制。 2.建立校企双重管理制度。
3.校企合作编写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实习日志、反馈跟踪记录。 4.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和相应考核制度。
5.成立质量监控小组,通过定期与随机抽查的方法进行监控,使实习、实训质量保证。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 进一步加强本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配置对接产业、企业、生产的功能复合齐全的先进设备,完成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计、开发、与生产对接的1-2间现有实训室的改造。增设数字仿真示范实训室(CAM)各一个。 验收目标:
1.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2.改造与生产对接的机械加工技术工学结合实训室。 3.建立机械加工技术数字仿真示范实训室(CAM)。 4.设备购置财务支出账单。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