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其组成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中存在糖类以及核酸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的结构 B.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存在转运麦芽糖的载体蛋白
C. 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内的,但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酵母菌中的内质网是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蛋白质的细胞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3、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
4、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度 高浓度→低浓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度 低浓度→高浓需要 需要 度 K+,Na+等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 载体 能量 实 例 +
【详解】A、细胞核中存在糖类以及核酸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的结构,即染色质,A正确; B、麦芽糖是二糖,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因此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存在转运麦芽糖的载体蛋白,B正确;
C、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内的,所以H+进入溶酶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酵母菌中的高尔基体是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蛋白质的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以下是生物实验中学生对一些实验的操作或判断,其中正确的操作或判断是
A. 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 取新鲜菠菜叶,加少许Si0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浅绿色,可能为研磨不充分所致 C. 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绿色颗粒状结构的存在 D. 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来进行鉴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苏丹Ⅳ)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2、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丙酮)、SiO2、CaCO3,其中无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用层析液,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距点样处越远。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到远的色素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详解】A、脂肪鉴定中洗浮色应用50%酒精,而不是50%盐酸,A错误;
B、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保护色素,也有可能是研磨不充分导致,所以呈黄绿色,B正确; C、健那绿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蓝绿色颗粒状结构的存在,C错误;
D、番茄本身呈红色,会对砖红色沉淀造成干扰,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的有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
过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 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 C.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 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故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体验者口服含有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如果受试者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则会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分解成13CO2和NH3,故感染者呼出的13CO2来自于幽门螺旋杆菌分解尿素而来,不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而来,B错误;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胃里,胃中是酸性环境,故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不同 B. 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4种物质 C. 洋葱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对于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沿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 【答案】D 【解析】
13
1313
【分析】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细胞大小 原核细胞 较小(一般1~10um)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细胞核 体,只有拟核 染色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果胶 增殖方式 可遗传变异来基因突变 源 共性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真核细胞 较大(1~100um)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详解】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相同,都是假说演绎法,A错误;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6种物质,分别是4种碱基,1种脱氧核糖,1种磷酸,B错误;洋葱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会进行细胞分裂,故核DNA不会复制,但是存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对于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沿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
的
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 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 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
D. 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除了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
【详解】该菌为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但能形成细胞壁,A错误;有丝分裂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而该细菌为原核生物,可以进行二分裂,B错误;该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但RNA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因此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C正确;该细菌环状DNA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D错误。
6.下列有关细胞中“基本骨(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连接而成,单体则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呈轻油般的流体状态
C. 双链DNA的稳定性,与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氢键连成的基本骨架有关 D. 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细胞骨架的化学组成与功能、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即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连接而成,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呈轻油般的流体状态,B正确;双链DNA的稳定性,与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