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人员培训教材
一、检验设备简介
1. 公司的检测仪器有:投影仪、显微镜,千分尺,游标卡尺,电子卡尺,直尺,拉力计,等长度、力学、
电学检测设备
2. 使用方法:详见说明书.
二、检查指导书的认识
1. 检验的种类定义:首件检查, 首件检查, 巡回检查, 最终检查, 进货检查, 出货检查. 2. 产品定义。。。。.
3. 规定了检查的时机与频率,检查项目与使用工具及判定标准. 4. 定义了指导书作成版本,修改履历及确认,承认人.另附相关图示.
三、产品及材料的认识
1. 成品:经装配完成的产品.
2. 在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组成品.
3. 材料:未经任何加工的产品组件.公司的材料种类有:带材,包材,辅材.
四、重点工位检查
1. 冲压尺寸和外观检查. 2. 电镀尺寸和外观检查:
五、品保的岗位职责 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1. IQC依检查指导书负责来料质量检验与控制,来料检验状态的标识与追溯;对检验不合格
时报告的提出并追踪处理结果;负责对过期物料的重检,反馈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并跟进反馈问题的处理结果,负责IQC检验仪器与工具的维护与来料质量状况的记录;完成主管交办之工作与5S维护。
2. IPQC依据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IPQC检查记录表及相关工作指引进行巡查全制程。
巡检时发现不符合相关文件规定要求时,立即纠正并知会该工作站主管进行改善,并将异常状况记录于巡检报表中;如遇重大质量问题立即反馈质量工程师及相关部门共同处理;同时负责车间5S的查核与监督实施。
3. FQC依据检查指导书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经检验之产品质量肯定能满足客户要求。负责
生产过程的检查与控制及完成班长所安排的工作,即时反馈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并按公司相关文件进行工作。同时对现场作业不当提出修正意见与建议,对制程异常的提出与跟进处理,防止再发生。
4. QE负责对IPQC、FQC的日常工作进行安排,监督下属的工作情况,培训下属的工作方法
与工作技巧;跟进下属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效率;处理下属反应的各种问题,总结每个工作日所发生的问题,指导下一工作日中的各项的注意事项,跟进上一工作日的改善情况并告之所有检查人员以防再发生。同时对IPQC、FQC工作进行评估与控制考核,即时纠正IPQC及FQC在工作中的失误,负责该部门的工作改善计划,跟进改善计划的达成度。班长收集每天的质量异常情报,确认本部门的各种质量报表,有问题向直属上级汇报并跟进处理结果。
5. QE负责对供应商的辅导;质量异常的分析与实验改善;质量计划的制定(QC工程图订立),
检查指导的制定与修改;质量样品的制作与质量标准的确认;检查用具的设计;客户投诉
1
的处理。制程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制程能力之分析,监督制程质量与持续改善。
6. IE负责BOM及作业指导书的制定与修改;标准工时的制定;工程分析与时间,动作,作业方
法的研究改善并跟进改善状况及结果。
7. SQC负责进料,制程,出货等质量情报的收集,输入电脑;周月质量情况的统计分析,绘
制各种管理图(如柏拉图,管制图,直方图等)并作适当的分析;质量报告的制作与发布以及主管的各种交办事项。 质量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1. 公司行政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遵守与执行。
2 .质量方针制度的遵守与推动;对全厂质量管教育之实施。 3.质量体系的维护,持续改进。
4.质量计划的导入,质量教育训练计划制定,质量管理制度的设计。
5.质量统计技术的制定与导入,质量报告提出及质量会议的组织与召开。
6.主导客户投诉之原因调查,协助分析处理及改善对策的提出,与客户协调沟通。 7.质量人员的管理、考核与工作跟进。
8.重大质量问题的决定,质量异常之研究改善,质量管理的实施与督导。 9.质量保证部工作之领导,管理,推动与督导。 10.5S的推动与实施。
11.质量保证部报表报告之确认审核。
12负责与供应商,客户及公司内各部门沟通协调,即时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13.配合采购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保证开发的供应商能提供合格的材料给我司.
六、质量管理的定义
《日本工业规格》及质量管理大师对质量管理的定义里归纳出来的结论是: 1. 质量管理是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是经营的思想革命.
2. 质量管理将公司内尚未协调的各种管理活动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
3. 质量管理是管理工具,藉此授予质量管理方面的职权与责任,以解除管理上的不必要细节,
而全力于质量保证的工作.
4. 质量管理系指发展、维持及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范围.
5. 质量管理是集合全公司全员的智慧与经验,活用组织体系,促进企业内所有的人、事、物之
改善,而达到最经济之生产,满足顾客之需求.
七、质量管理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 操作者质量管理
18世纪,产品从头到尾,由同一人负责制作,因此产品的好坏也就由同一人来处理. 第二阶段 领班的质量管理
19世纪开始,生产方式逐步变为将多数人集合在一起,而置于一个领班的监督之下,由领班来负责每一个作业员的质量. 第三阶段 检查员的质量管理
一次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一个领班除了要管理大量的工人以外,还要负责管理质量,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发展出指定专人来负责产品的检验. 第四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
从1924年美国W.A.SHEWART 利用统计手法提出第一张管制图开始,从此的质量管理进入新纪元.此一时期抽样检验亦同时诞生.1950年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各企业以管制图及抽样检验为主要手法,获取辉煌的成果.SQC的使用也是近代管理突飞猛进最重要的原因. 第五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把以往的质量管理的做法前后延伸到市售后服务等各部门,建立质量体系.此体系可说是专家式质量管理,较着重理论研究.
2
第六阶段 全公司质量管理
日本的全公司质量管理有别于美国的TQC,称为CWQC.从企业经营的立场来说,要达成经营的目的,必须结合全公司所有的部门的每一个员工,通力合作,构成一个能共同认识、易于实施的体系,使自市场调研、研究、开发、设计、采购、制造、检查、销售、服务为止的每一个阶段,均能有效管理,并全员参与,即为CWQC. 第七阶段 全集团质量管理
结合中心工厂、协力工厂、销售公司成一个庞大的质量体系,即GWQC.
八、如何管理质量
1. 重视制度,实施标准化
在公司组织内,应给予质量管理部门一级部门之位阶,并明订质量管理部门工作职责及运作系统. 2. 重视执行
质量管理涵盖4个步骤: A 制定质量标准
B 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
C 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D 修订新标准 3. 重视分析
近代质量管理应用突飞猛进,主要得力于统计分析手法之应用.企业的质量要做好,应配置对质量管理手法熟练的人员. 4. 重视不断的改善
质量管理在于三个层次: A 质量开发 B 质量维持 C 质量突破
藉标准化维持质量,藉不断的改善来突破质量,以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 5. 重视教育训练
质量管理之成败植基于质量意识及危机意识.质量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应经常有计划地接受质量管理训练,推行质量管理方易凑效. 6. 改善循环与维持循环
目 标 改善对策
手 段 对策执行
改善循环 A 矫正 P规划 用P-plan 措施 (工程设计)
C查核 (检验测试 D执行 (生产制造)
分 析 评 估
维持循环 用S-standard
训 练执 行
7. 推行5S运动(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因为它是养成“好习惯”,摒弃“草率”,建成“讲究”的基础工程,也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先决条件.
3
8. 高层主管的重视
高层主管重视什么事情,下属员工也会跟着关心什么事,这是很自然的.有些企业老板们的发货概念是出了这一批货,他就可赚多少钱.在这种心态的指引下,他给予下属带来的讯息是“出货优先”,其他再考虑.也有更多高明的老板,他的考虑是每向顾客发一批货,他能保证带给顾客多少利益.不同的思维产生不同的做法,前者是精明,后者是高明,当然会影响下属的行动准则.
九、QC七大手法
1. 查检表 2. 层别法 3. 直方图 4. 管制图 5.散布图 6 柏拉图 7.特性要因图
① 查检表
简单的查检表,就是备忘条,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
时检查.
A 点检用的查检表
此类表在记录时只做“有、没有”、“好、不好”的判定. 制作程序如下:
a. 制作表格,决定记录形式. b. 将点检项目列出. c. 查核.
d. 异常事故处理.
B 记录用的查检表
记录用查核表用来收集计量或计数资料,通常分计量型的查核表与计数型的查核表. ② 层别法
层别法是将多种多样的资料,根据需要分类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层别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③ 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可将杂乱无章之资料,解析出其规则性.藉着直方图,对于资料中值或分布状况可一目了然.
直方图制作之步骤: A 收集数据,并记录于纸上.
统计表上的资料很多,少则几十,多则上百,都要一一记录下来,其总数以N表示. B 定组数
总资料数与组数的关系大约如下表所示:下班
N (数据) 组数 50-100 6-10 100-250 10-20 250以上 10-20 C 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并计算全距(R). R=L-S D 定组距(C).
R÷组数=组距,通常是2.5或10的倍数. E 定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S-测量值的最小位数(一般是1或0.1)×0.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组距 最小二组的下组界=最小的上组界 F 决定组的中心点.
(上组界+下组界)÷2=组的中心点
4
G 制作次数分布表.
依照数值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内,然后计算各组出现的次数. H 制作直方图
横轴表示测量值的变化,纵轴表示次数.将各组的组界标示在横轴上,各组的次数多少,则用柱形划在各组距上.
I 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
直方图主要作为观察用,主要是为观察直方图之分布图型,将可得到3种状况: 柱状图形呈钟形曲线,可以说: a 制程显得(正常),且稳定, b 变异大致源自机遇原因.
然若呈现的是一种双峰或多峰形分布,则显得(不正常)或制程中有两个标准. 制程中心值
直方图的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是否相近,作为调整制程的依据. 制程是否有能力符合工程规格
依直方图散布状况来衡量是否具有达到工程能力的水准. 直方图可达到下列目的:
A 评估或查验制程 B 指出采取行动的必要 C 量测矫正行动的效应 D 比较机械绩效应 E 比较物料 F 比较供应商
例:测量50个蛋糕的重量 N=50 重量规格=310±8g 1 308 317 306 314 308 测量50个重量数据,如右表: 2 315 306 302 311 307 3 305 310 309 305 304 4 310 316 307 303 318 5 309 312 305 307 317 6 312 315 305 316 309 7 313 307 317 315 320 8 311 308 310 311 314
9 304 311 309 309 310
10 309 312 316 312 318 L=320
MAX 315 317 319 314 320 S=302
MIN 304 306 302 303 304
1.将其分组成7组.
2.全距 R=L-S=320-302=18 3.组距 C=18÷7=2.57 取C=3
4.第一组下界=S-(S个位数×0.5)=302-1=301 5.第一组上界=301+C=304 6.第二组依此类推
7.划次数分配表,如下表:
分布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