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职业分类,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应用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求实效,减少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产学合作机制。
4、高职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高职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数以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包含哪些内容? 答:(1)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
(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6、《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3)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7)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 (8)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9)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10)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7、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把握方向 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 (2)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任务。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内涵。 (4)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要求。【协调发展 奠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6)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7)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整体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实施衔接 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8)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9)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 (10)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 (11)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 (12)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 (13)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 (14)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 (1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 (16)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 (17)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保障营造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
(18)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统筹规划管理。 (19)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20)重视分类指导,促进学校多样化发展。 (21)推进普职渗透,丰富学生发展途径。 (22)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协调发展环境。
8、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高职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
2
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9、为什么高职教育注重的是专业建设而不是学科建设?
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分专业进行的,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育结构的基本单元;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
10、重庆市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何要求?
答: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理念,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以双元制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求实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改革,更新教材结构、内容和形式,开发和遴选一批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创新性示范教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等教学方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小班制教学。建设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职场化教学环境,推行仿真实训、模拟、案例等教学方法,落实学生技能实训和企业实习环节,强化实践性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培训。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共建共享共用。
11、重庆市对调整专业结构有何要求?
答:瞄准市场需求,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匹配紧密、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立足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加快建设支撑和服务“6+1”支柱产业、“2+10”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和专业群,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石油化工、材料与能源、资源环境等类别专业。着眼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上档升级,积极发展物流、商贸、旅游、护理、学前教育、金融事务、家政服务等相关专业。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林牧渔等涉农专业建设。制定重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中、高职有机衔接、融合贯通的专业体系,实现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
12、如何理解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
答: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要求学校融入社会,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按照社会需求变革、随着社会需求发展。以社会评价作为对人才培养工作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评价。
13、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特征是什么? 答:(1)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全面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在办学理念上,强调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4)终身教育观念;
(5)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6)构建适应21世纪的新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7)强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树立全程质量意识,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8)在对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的评价中,接受社会的检验。 14、面对新形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增强什么意识? 答:一是定位意识,二是品牌、特色意识,三是创新意识。
3
15、学院教学中心地位如何体现? 答:教学中心地位应该体现在:
(1)学校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经常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2)教学经费比重处于什么地位,有没有稳定来源。 (3)非教学部门为教学部门服务的程度。
(4)学校有哪些体现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执行如何。 (5)学校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实得如何。 16、什么是教学目标?
答:教学目标是指教学过程所追求的结果。 17、什么是教学文件?
答:教学文件至少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实验实训实习大纲及指导书、教学课程表、教学日历等。
18、教师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才培养方案”?
答: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既要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
19、如何考察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
答: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是指:教学计划与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执行情况是否吻合;教学计划变动是否频繁;必须调整时是否有规范的申报和审批手续。
20、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有何异同? 答: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采用的是行为目标的陈述方式,强调学习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课程标准突出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技能的形成与应用,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教学大纲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教学顺序、教学课时、教学方法的描述,陈述方式多采用的是“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强调教学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学大纲突出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在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了哪些变化,增加或删减了哪些内容,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是多少,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高职教育现在主张采用“课程标准”一词来代替原来的“教学大纲”,目的是要着眼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把原教学大纲只关注教师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与课程实施过程。
21、何谓“双证书”? 答:“双证书”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开考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或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22、什么是实践性教学? 答:实践性教学是指促使学生对专业理论加深理解、获得职业从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活动。主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23、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4
答: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它在实现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上看,它规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从外延上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要素。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那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就是实质性要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凭借性要素。
2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六大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培养目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 课程体系: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方式:实践教学占较大的比重(实践学时占50%以上)。 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养途径:学校与用人单位结合、师生与生产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26、高职教育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产学结合的基本含义
①产学结合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它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 ②产学结合,不仅包括教育与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层面的结合,又包括培养人才教学活动过程与实践活动过程层面的结合,后者的结合是其核心部分。
③产学结合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双向性的特点,形式也有多样性的特点。 ④产学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2)工学结合的基本含义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对于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各国都有一些自己习惯的称呼,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或“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英国称之为“三明治教育”,我国则称之为“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产教融合”。
27、为什么说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答:产学研结合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高职教育开放办学、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高职教育创新的突破点。
28、高等职业院校在“工学结合”与人才培养上应该如何做? 答:(1)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2)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