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教案(共4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课文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文质兼美,富有人情味,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

【学生分析】

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浅显生动,后一部分概括优美,个别语句含义较深,具有启发性, 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教师要重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的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着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能目标:认识7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 敬仰、出版、戏剧”等词语。

2.方法目标: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能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的不同看法,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对文章重点语句的感悟,理解为什么同一首诗,父母评价完全相反。 2.体会文中母亲充满感性的爱,父亲充满理性的爱。 【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巴德 舒尔伯格的一篇文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来看我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强调“糟糕”。

2、读了课题,发现了什么?(一对反义词、双引号) 3、你知道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吗?

师:预习了课文,你们肯定知道——这是引用文中的人物对话,用文中人物的话作为课题,要加双引号。 二、初读,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开,提出两个要求: 第一认认真真地读,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第二,课文究竟写了什么,用上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2、生自由读课文。

3、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词语,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交流。

(出示词语:腼腆、迫不及待、誊写、出版、慈祥、一如既往、谨慎、歧途。) 4、齐读词语。

5、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呢? 腼腆——害羞,你是通过近义词来理解的。 一如既往——和过去一样。

文中是这样说的: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你能用“一如既往”说说话吗? (再问那个提出不理解人,你懂了吗?) 不错,同学们都能在交流中学习。 6、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

(引导:我在你刚才所说中听到了一些很关键的信息,能抓住谁?干什么?怎么样?来说说吗?)

谁再来说说?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生平第一次写了一首诗,母亲看后惊喜地夸奖他“精彩极了”,可父亲看了之后却评价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7、“精彩极了”谁说的?(母亲)“精彩极了”是母亲对我的(表扬),“糟糕透了”是父亲对我的(批评)。这两种声音因何事而起呢? 师根据生回答总结并板书:母亲 赞扬 父亲 批评 一首小诗 三、探究思辩,感悟内涵。

1、母亲是怎么表扬我的,请同学们找出母亲表扬我的句子,并用“ ”划出来。自由读句子,注意母亲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读出母亲赞扬儿子的感觉。

(出示句子):“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

(1) 我就是作者,谁来读读,看谁最像我的母亲? 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

① 母亲是轻声说还是怎样的?看前面的提示“兴奋地嚷”,嚷是怎样的?请你嚷嚷看。生读。

② 师:语速还不够快,音调还不够高。生再读。 ③ 音调还不够高,谁再来读读?

④ 师:不错,谁还想读。(生读)一起来嚷嚷看。

(2) 这就是母亲赞扬我的话,这样的赞扬,不止一句两句,后面 这句话告诉了我——

(生读: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在我身上。你从这个雨点般体会到了什么?(母亲一直在赞美他,母亲非常激动) 过渡:这是母亲第一次表扬“我”的地方,后面还有吗?

2、“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指名读。

(语速再快一点点,效果会更好)

师:这也是母亲对我的表扬,母亲激动吗? 生:激动。 师:一起来读。(生齐读。)

师:母亲说这话时,表情怎么样?生:高兴。

师:那我们就展开笑容,像巴德的母亲一样,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如果你是巴迪,听到母亲这样的赞扬,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幸福、开心)

作者也像你一样,哪里描写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腼腆又得意扬扬)腼腆指什么? (有点害羞,不好意思) 这种心情从哪里获得的?

(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是什么描写? 板书: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小结:难怪巴迪当时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3、面对同一首小诗,父亲又是怎么说的?是怎样的态度?请同学们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1)期待等待了一个下午,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这么一句话,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男生读,都挺凶的。)齐读。

(2)如果我是巴迪,听到你们这么说,我的腿都在发抖。 批评的厉不厉害?(厉害)读完了诗还扔回原处。 (3)还有一句更厉害的在哪?

出示:“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指名男生当父亲读,(让2、3个男生读,男生齐读,全班齐读。)读出严厉,语速快点。

(4)你明白父亲的言外之意吗?(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生:世 界上糟糕的诗很多。)这是一个陈述句,父亲好端端的陈述句不用,偏偏用反问句。 让我们把这种强烈的情绪读出来。

4、你就是作者,听到父亲这样说,你有什么感觉?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心灰意冷)

总结:这时候,作者再也不敢得意了。

5、从此,作者不写了吗?(没有)怎么做的?(出示:第15自然段) 6、和7、8岁的“我”相比,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由说) 过渡:巴迪渐渐明白了父母的用心,巴迪的人生航船驶向何方呢?你们看——出示作者简介。

(巴德·舒尔伯格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

7、作者成名以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 理解句子: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少幸运。

“当初”指什么时间?“多么幸运”是指什么?(我有一个慈祥的母亲??最后)课件出示。齐读句子。

8、师总结:从以上文字中,我们知道母亲的表扬给了我——鼓励,

板书:鼓励,这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板书:灵感 源泉。父亲给我的呢?(警告的力量、谨慎) 板书:谨慎,时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板书: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总结:正因为有了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警告,才使我“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所以我是多么幸运。

9、出示句子: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 它们指的是什么?(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 (2) "生活的小船"是什么?(每一次的写作)

10、师总结: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不断吹向我,我非常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每一次写作,不被母亲的表扬沾沾自喜,不被父亲的批评丧失信心。

11、作者为什么一生会有这么伟大的成就?

(出示: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 让我们带着对父母的崇敬齐读这句话。 四、拓展

现在很多孩子听到表扬就髙兴,听到批评就伤心难过。家长也常常对老师说,要多表扬孩子。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五、总结

只有表扬,没有批评,会让人走上歧途,只有批评,没有表扬,会让人丧失信心,心灰意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表扬声中汲取力量,从批评声中找到方向。真诚祝愿每位享受父爱、母爱的同学,谨慎把握生活中的小船。 六、课后作业: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 一首小诗 母亲 赞扬 父亲 批评 鼓励 谨慎

部编版《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教案(共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o3cl1i61a9ersa9pruq6ksx797jp100wn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