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条件不变时,关系曲线可以跨年度使用,但应每年进行检测,检测点应均匀分布于关系曲线上、中、下部。不能定出符合精度要求的水位~流量(或流量系数)关系曲线的站,应加强流量测验,测次布置以能控制水量变化过程、满足水量调度、推求流量过程和计算总水量为原则。
3.5.3降水蒸发监测 3.5.3.1降水量监测
降水量观测,原有各类水文站的降水量观测要求不变。监测专用站设降水量观测项目的,降水量应全部实行遥测(5,10月),并与水位遥
测系统合并,由中心站统一接收、处理、转发、存储等。分管站管理所有区域内降水监测站点。汛前,应对雨量遥测系统各部件进行检视。20cm普通雨量器供校测和冬季(11月至次年4月)使用,也用于非液态降水的观测。只在有雨之日的8时观测1次。当遥测系统出现故障时,应用20cm普通雨量器按2段制观测,即在有雨之日的20时加测1次。观测、记录、计算应严格按照《降水量观测规范》(SL 21)执行。
3.5.3.2 蒸发量监测
由于我市蒸发量观测站网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流域水系、地形地貌以及土壤植被等状况,且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原有各类水文站的蒸发量观测要求不变。监测专用站无需再设蒸发站点。原有蒸发站点应严格按照其说明书执行。应对蒸发量遥测系统各部件进行检视。出现故障时,应每日8时人工观测1次。有雨之日应注意溢流水量测量,连续无雨日应注意及时补水。冰期蒸发量,使用20cm蒸发皿,用称重法观测。3,11月为非冰期,12月,次年2月为冰期。蒸发量观测、记录、计算应完全按照《水面蒸发观测规范》(SD 265)执行。
3.5.4水文调查
为了弥补站网不足,对偏稀站网不足进行水文调查。基本站以上集水区域内由调查站点由测站负责,基本站之间由下游站负责。调查的目标为未设水文设施的水库、堰闸、引水闸等水工建筑物的,应将水工建筑物的特征尺寸数据调查清楚、建档,包括水库大坝、溢洪(道)闸、放水洞工程指标、流域面积、各级特征水位、特征库容、库容曲线、水库灌溉面积等数据;堰闸和引(放、过)水闸的孔数、闸底高程、堰类型、闸门尺寸
及其结构、类型、过水能力等;引(放、过)水工程的流量计算公式、流量系数;已有的相应的水位、流量、雨量、闸门开高监测设施及其数据传输系统等。应以年度(公历自然年)为时间单位,每年调查4次,分别为4月、7月、10月和次年1月的上旬,调查上季度水量资料。水量调查表的填制以月为单位,表式见《水文调查规范》。水量调查的目标是未设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站的堰闸、中、小型水库、塘坝、平原水库、灌区的蓄、放、引水量;水电站发电用水量;扬水站取水量;供水单位取水量;较大用水单位自行取水量;农业灌溉用水量(河、湖、库、塘、井);蓄水工程水面蒸发增损水量;蓄水工程渗漏损失量。进行用水量调查前,须查清调查区内的用地表水的水源地、用水区域和回归水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别应调查的水量。灌溉水量分为灌溉引水量、灌溉耗水量、灌溉水综合回归水量(含灌溉水渠系田间下渗回归量、田渠弃水量)。
4.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反馈
现场取得的各类监测数据,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水位过程线图和水位流量关系点图。当水位流量关系点绘好时,应根据的数据分布状况,绘制水位流量关系线,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水量变化规律。
监测资料均可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与管理,当取得各种监测资料后,能及时进行处理,绘制各种表格及曲线图,计算过水总量。 5.监测管理体系
针对地表水监测项目的特点建立专业组织机构,由勘测室组成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小组,成员由勘测室人员组成,组长由勘测室主任担任。监测小组根据监测项目分为两个监测小组,各设一名专项负责人,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及资料整理工作。
组长:侯世文
副组长:尚艳丽 分管站:东周、楼德、莱芜、北望14个断面。 副组长:程慧 分管站:戴村坝、大汶口15个断面。
成员:韩树山、韩云龙、张春玲、程家兴、李博杰、江龙。 6.质量保证措施 (1)项目监测人员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仪器管理采用专人使用保养,专人检验的办法管理。
(2)坚持按计划、 有步骤的执行,监测前编制监测实施性计划,包括监测程序、方法、使用的仪器、监测精度、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监测质量的保证措施等。在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监测规范。 (3)使用的仪器、设备按照规范要求定期检定,以便在监测过程中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确保监测质量。
(4)根据监测具体情况,当发现超过预警监测值时,及时报告局勘测室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5)对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考核和培训,并作好记录。 (6)安排有经验的人员进行测验,每次监测资料保持有完整清晰的监测记录、图表、曲线,认真计算校核并报送勘测室审查。量(监)测资料的整理均设专人负责(管理)。
(7)做好监测分析处理和信息反馈工作。对大量的监测信息,使用计算机计算和数据处理,并注意计算机监测资料的保存和备份。 7.地表水总量统计
勘测室根据收集按水平衡区(行政分区)收集较为完整的原始资料水位、流量、降水、蒸发等水文要素,做好原始资料包括各种考证资料、监测工作中的有关图表和文字说明、水文水资源调查成果的分析计算。地
表水各项资料的整理应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或按省局的《水文资料整编补充规定》执行。对监测方法、计算方法及实测成果应进行合理性检查。对水平衡区内的水平衡情况应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资料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当资料系列较短、观测次数较少、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邻近站或上下游站资料对照或其它方法进行分析插补。插补的资料应加以说明。根据区域入境水量监测情况,通过汇总、分析、检查、整编,计算出各区域用水总量并写出监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