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接触传播)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A邪犯肺卫)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倦怠,纳食呆滞等
(C.正虚邪陷)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法为回元固脱,解毒开窍
(D.阳气暴脱证)黄热病的表现为身热骤降,面色苍白,气短息微,大汗不止,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见各种出血。舌质淡红,脉微欲绝 (D.以上均是)等医疗器具和物品要实行专人专用 (D.正虚邪恋)的推荐方剂为沙参麦门冬汤合竹叶石膏汤
(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为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
(邪犯肺卫)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倦怠,纳食呆滞等
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D.稚普岛)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发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治疗措施为(D、对症和支持治疗)
医疗机构应依据疫情变化趋势建立中东呼吸综合征早期筛查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及(C、首诊医师负责制 )
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D、2-4天 ),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
94、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经治疗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病原学检测(A、间隔24小时,连续两次阴性 ),可出院或转至其他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余邪未净证黄热病的治法为(B、清利余热,益气养阴) 寨卡病毒60℃(E、60分钟)可灭活
以下关于黄热病有误的是(C、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学检查内容为血清中分离(B、新型布尼亚病毒 )
93、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D、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
88、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C、采集标本,在医疗机构达到生物安全3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非病原学检测)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试用(B、利巴韦林)
75、以下关于黄热病有误的是(D、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以下关于黄热病毒有误的是(A、黄热病毒有三个血清型 ) 近几年报道的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是( C、H7N9
77、采集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标本的容器应置于具有(C、防水、防破损、防渗漏、耐高温、耐高压)的外包装中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受体为(D、DPP4 )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A、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30分钟 )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错误的是(C、症状持续2-7天,重症与死亡病例多见)
15、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D、医务人员应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伤)
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时,奥司他韦的成人剂量为(B、每次75mg,每日2次 ),疗程5-7天
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正确的是(D、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C、隔离病房内)
以下关于黄热病流行病学正确的是(D、受感染的蚊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为在发病前(C、10天)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A、湿热郁阻证)黄热病的治法为清热化湿,透表解肌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较大范围污染,消毒首选(A、漂白粉 ) 禽流感病毒目前无法感染(C、羊 )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D、危重病例)应尽早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医疗机构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防控,应做到(B、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黄热病的治疗中禁用(C、阿司匹林)
以下关于黄热病正确的是(B、治疗中禁用阿司匹林 )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错误的是(D、正虚邪陷型的推荐方剂为麻杏石甘汤 )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错误的是(B、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寨卡病毒 )
体外试验表明,(C、利巴韦林)和干扰素-α联合治疗,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
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C、接触传播) 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A、通用防护)措施 截至目前,寨卡病毒病以(B、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D、低血压、休克和面部水肿)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正确的是(D、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所采集标本,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B、2级 )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有误的是(D、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差)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正确的是(A、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胸部影像常呈双肺多发(B、磨玻璃影 )及肺实变影像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史不包括在发病前10天内(D、接触经检疫的禽肉制品 )
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描述正确的是(A、骆驼可能是人类感染来源)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D、呼吸频率>24bmp ),应进行氧疗
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错误的是(C、奥司他韦的成人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次,疗程5-7天)
H7N9禽流感病毒在人类呼吸道结合的受体为(A、唾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传播途径正确的是(A、空气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C、早期可有蛋白尿 ) 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正确的是(C、寨卡病毒病的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
黄热病的典型病例临床过程不包括(D、休克期)
以下关于黄热病有误的是(D、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休克期和恢复期 )
正虚邪陷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C、高热喘促,大汗出,四末不温,或伴见神昏,少尿或尿闭)
埃博拉出血热需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D、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以下关于中东呼吸综合征正确的是(C、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MERS-CoV可以确诊中东呼吸综合征)
以下不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的是(D、留观或疑似病例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2倍升高 )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D、血小板降低 )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与护理中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D、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有误的是(A、早期应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住院患者,(B、间隔24小时病毒核酸检测2次阴性 ),解除隔离
埃博拉出血热的疑似病例为具备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C、不明原因猝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病主要集中在(D、成年人 )
以下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查有误的是(D、常有高钾血症)
黄热病毒的主要侵入部位不包括(B、肠道) 埃博拉病毒100℃( B 5分钟)即可灭活病毒 埃博拉病毒为不分节段的(B、单股负链RNA病毒 ) 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D.1小时) 埃博拉病毒60℃需(A 1 )小时灭活 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对象不包括(A家禽)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C.狐蝠科的果蝠) 埃博拉病毒对(A、红外线)不敏感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C中度)抵抗力
埃博拉出血热的保肝抗炎治疗宜应用(C、甘草酸制剂 ) 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的类型为(E.菜斯顿型)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B次氣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病毒墓因组编码为(C 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病毒属(D丝状)病毒科
埃博拉出血热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D、12天)内死亡 埃博拉病毒在室温及4℃存放(A 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埃博拉病毒中(C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D,肩部、手心和脚掌)多见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C、4-5天)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等
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C.肝细胞点、灶样坏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C、2-21天)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C 5-12天)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编码为(C、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措施中有误的是(C.禁止血液净化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严格执行(C首诊医师负责制)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A、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 )
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不包括(A、接触过被来自疫区的食品 )
H7N9流感等6种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