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
-长安大学复试
精品文档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1一般路基:在正常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路基填挖不超过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结构物
1.2特殊路基:在水文地质特殊条件下,路基的填挖已超过技术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而修筑而成的特殊结构物,必须满足力学稳定性 1.3表现在:1.3.1强度与稳定性1.3.2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弃土堆、取土坑、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错车道等1.3.3路基横断面形式
2路基的类型2.1路堤:指用岩土填筑而成的结构物.
2.1.1矮路堤:h<1.0~1.5m,一般路堤:h=1.5~18m,高路堤: 土质h≥18m 岩质 h≥20m
2.1.2设计要求:
2.1.2.1矮路堤: 适应于:平坦地区或者取土困难地区,需对土基作特殊处理:工作区深度、压实度、需要设边沟
2.1.2.2一般路堤适用于:可在路基两侧设取土坑 护坡道宽度:当路基边缘与路侧取土坑
高差h大于2m,b=1m;h大于6m,b=2m。 取土坑放置应尽量少占耕地,当路基填土高度不大时,可只设边沟,不设取土坑。 路堤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路堤高度综合确定。 护坡道作用:保护填方坡脚不受流水侵害,使填方边坡稳定 2.1.2.3高路堤
当地面边坡陡于1:5时土质地面: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大于1m,台阶向内倾斜1~2%坡度。石质地面:凿毛
当地面边坡陡于1:2时,宜设置石砌护脚-还起到减少填方数量和压缩路基占地宽度地作用,倾斜地面上方坡脚,须采取措施阻止地面水渗入路堤内.
高路堤和浸水路堤宜采用折线型或梯形边坡,以减少土方量。
2.2路堑:指全部在原地面开挖而成的结构物 2.3挖填结合(半填半挖横断面):指原地面横坡度较大,且路基较宽,往往需要一侧开挖,一侧填筑而成的结构物。较多适用于山区、丘陵区。
第四章: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路基稳定性分析的方法:1.1力学分析法:分:1.1.1表解法1.1.2数解法,再分
第五章:路基防护与加固
1在路基的防护与加固方面,主要内容有 边
1.1.2.1直线法(适用砂性土)1.1.2.2圆弧
坡坡面防护、沿河路堤防护与加固,以及湿软
法(适用粘性土)1.2图解法1.3工程地质法
地基的加固处治
2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坡面免受雨
2.1直线滑动面情况:2.1.1试算法2.1.2解
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
析法
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
2.2曲面滑动面情况:2.2.1圆弧滑动面的条
程。2.1坡面防护设施,不承受外力作用,必
分法2.2.2条分法的表解和图解2.2.3圆弧滑
须要求坡面岩土整体稳定牢固。2.2简易防护
动面的解析法,分坡脚圆法和中点圆法
的边坡高度与坡度不宜过大,土质边坡坡度一
3汽车荷载当量换算
般不陡于1:1~1:1.5.地面水的径流速度不
按车辆最不利组合,将车辆的设计荷载换算成
超过2.0m/s为宜,水亦不宜集中汇流。雨水
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代替荷
集中或汇水面积较大时,应有排水设施相配
载,以 h0表示,h0称荷载当量高度。
合。 2.3常用的坡面防护设施有植物防护和
4软土地基的路基稳定性分析:软土的抗剪强
工程防护2.3.1植物防护优点:美化路容,协
度低,填土后受压,可能产生侧向滑动或较大
调环境,调节边坡土温湿,起到固结和稳定边
的沉降,从而导致路基的破坏,一般要求采取
坡作用。 适用条件:边坡较缓,坡度小,土
适当的稳定措施(换填或加固)。 步骤:4.1
质坡面 种草:i<1:1,地表径流v<
临界高度的计算:4.2路基稳定性的计算,方
0.6m/S;草皮平铺、水平叠铺、垂直坡面方格
法分:总应力法、有效固结应力法、有效应力
2.3.2工程防护,分2.3.2.1抹面防护:石质
法等
挖方边坡,易风化且整块;厚度:2.0~
5浸水路堤的稳定性分析:5.1假想摩擦角法
10.0cm;材料:石灰炉渣浆,三合土,四合
5.2悬浮法5.3条分法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土。2.3.2.2喷浆:易风化,不平整;厚度:一般为5.0~10.0cm ,效果比较好,水泥用量大。2.3.2.3勾缝:岩石表面坚硬,且存在裂缝。2.3.2.4干砌片石:先垫以砂层,从上到下,厚度不小于20cm,勾缝、封顶。2.3.2.5护面墙:浆砌片石的坡面覆盖层,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除自重外,不承受其它荷载和墙背土压力;超过10m时,分级砌筑;墙身要留泄水孔。 3冲刷防护
3.1直接防护:是指对河岸或路基边坡所采取的直接加固措施。
3.1.1目的:抵抗水流冲刷和掏刷作用 3.1.2特点:①尽可能不干扰或很少干扰原水流的性质,因而对防护地段的上下游及河对岸影响轻微。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能够经得住最不利情况的考验。③如情况估计不足,或单纯为了减少投资而采用不适当的简易防护措施,往往产生防护失效和破坏,因此,可以认为此类防护是被动式的措施。 3.1.3适用场合:①在水流速度较缓,流向与堤岸接近平行,或在宽阔的河滩、凸岸、台地边缘等水流破坏作用较弱的地段优先选用。②
山区河流有时河槽呈“V”形,其纵坡较陡、流速较大,水流的破坏作用强烈,如果由于受地质的限制而难以人为改变水流性质时,则不得不采用直接防护措施,此时必须着重考虑防护体的坚固稳定。 3.1.4直接防护措施:
植物防护、砌石防护—流速较小。
抛石、石笼、土工织物软体沉排—流速较大、浸水部分
3.2采用导流或阻流的方法,改变水流性质,或者迫使主流流向偏离被防护的路段,也可减小流速,缓和水流对被防护路段的作用,改变河槽中冲刷和淤积部位,以及必要时改变河道等,均属于间接防护。3.2.1特点:间接防护构造物侵占一部分河床断面,因而不同程度上压缩和紊乱原来的水流,使得当冲部位受到特别强烈的冲刷和掏刷作用,因此这些部位应有比较坚固的加固措施。3.2.2目的:实际上是转移目标。
3.2.3适用场合:当河床较宽,冲刷和淤积大致平衡,水流性质较易改变,且有条件可以顺河势布置横向导流构造物时,宜采用间接防护措施。如果需要防护的路段较长,则更宜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用。因为在此条件下,采用间接防护不仅效果好,比较主动,而且经济效益往往高于直接防护。 3.2.4常用的间接防护措施有:丁坝、顺坝、格坝
第六章:挡土墙设计
2.3.2墙身排水:措施:设置泄水孔 2.4沉降缝和伸缩缝
3挡土墙布置:3.1横向布置:确定断面形式,选择挡土墙的位置 3.2纵向布置 :确定挡土墙的起点和墙长,选择挡土墙和路基或其他结构物的衔接方式。按地基及地形情况分
1挡土墙分类
段,确定伸缩缝与沉降缝的位置。布置各处挡
1.1按材料:石砌挡墙、混凝土 、钢筋混凝
土墙的基础。布置泄水口的位置,数量,间
土 、砖砌 、木质 、钢板墙等1.2按结构形
隔,尺寸等 3.3平面布置:
式: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
4挡土墙压力分: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壁式、锚杆式、拱式等
被动土压力
2挡土墙构造:2.1墙身:墙背、墙面、墙顶、护栏
2.2基础:2.2.1基础形式选择:浅基础、桩基础、台阶基础
2.2.2埋置深度:取决于地质土建、水文条件、冻结深度、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影响 。2.2.3一般要求: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避免水流冲刷、避免受冻胀的影响
2.3排水设施 作用:疏干水分、防止静水压力、防止冻胀压力、填料浸水膨胀压力(填砂性土)2.3.1地面排水:措施: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表松土、夯实墙前回填土及加固边沟
第七章: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水的作用是路基路面产生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水来源:表面渗入、地下水、毛细水作用、渗流作用、水的汽化
3.排水要求1)把降落在路界范围内的表面水有效的汇集并迅速排除出路界2)把路界外可能流向路基的地表水拦截在路界范围以外以减小对路基路面的危害3)隔断、疏干和降低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并将其引导到路基范围以外
4路基路面排水的一般原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邓学均-路基路面工程-长安大学复试培训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