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药店如何更好的经营
在新冠疫情突袭与世界流行的一年多以来,零售药店依然是百姓购药的主要场所之一。据权威所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药店销售增幅为0.6%,至三季度提升到4.6%,预计全年可望达到6%增幅。但不可忽视的是,一季度有四成以上药店销售在下降, 药店销售药品的净利润接近于零或负数。已有业界人士发声讨论:零售药店的出路就在“去医保化”么?
显然,这是一种面对困境的迷茫,是感到不解的困惑。药品零售业是基层民众生活的必需,零售药店不可能消失,纵观全球,也没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先例。但是,零售药店今后的路怎么走,的确是一个现实问题。
笔者以为,药店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可以沿着这两条路发展。
要尽快进入线上销售领域
国家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引入“互联网+”,实体药店发展线上销售,网上销售依托实体药店,两者有机结合,将成为常态、普遍现象。
线上销售适合现在的医院电子处方外配、病人网上购药要求(当前还只是年轻人为主,今后会越来越多)、医生多点执业(多点执业将来必然过渡到更加宽松、更为合理的自由执业),也符合社会商务活动进步规律,更有利于大健康产品的销售和大健康服务的推进。“互联网+”渗透药店管理,取代了很多人工环节,在新冠疫情应对中,零售药店创造的“不见面”药品销售,其作用不仅在于安全,还在于方便,完全可以在疫情过去之后,继续采用。
此外,药店完全可以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把线上电子交易的实现,转到线下门店:线上发生交易、线上支付货款、线上确认信息,再到线下实现和完成交易。
零售药店进入线上销售的途径有两个。对外途径,考虑市场有哪些需求可以用互联网去满足;对内途径,考虑企业有哪些管理可以用互联网来代替或辅助等。
现在国内有的城市利用了高层次的电子商务,引入数字赋能,开办“智慧药店”。实际上就是电子商务的范围扩大和程度做深,把零售药店便利的优势做到了极致。
要坚持经营大健康产品开发大健康服务
零售药店应抓住国家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的重要机遇,拓宽狭窄的药品零售业,进入大健康服务业。
人们对药店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购药,早已扩大到健康咨询、小病自治、慢病便治、保健养生、病后康复、医疗器械及化妆品购买,从购买实物扩大到购买服务。由于药店的行业形象较好,可信任度较高,除了急病大病重病外,群众愿意到有政府主管部门监督的药店去解决这些问题。
今后的医药经济将变成大健康经济,这是确凿无疑的行业发展方向。它的范畴将从主要是治病,扩大到防病、治未病、康复,扩大到长寿、智慧、美丽、强壮、快乐的获得和保持。
基于上述健康需求,零售药店可配合供给侧改革:一是提升药学服务。配备好执业药师等一线专业人员,以方便、及时、周到地提供药物。特别是对老年病人、慢性病人、康复病人,要探索有效的服务形式。二是拓展医学服务。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结合药店诊所、坐堂医的设置,提供初级诊断和简单治疗。三是延伸商业功能,结合药店的特色、经营的规模和周边居民的需要,开展多种经营,特别是大健康范畴的多种经营。
药品零售业转向健康服务业,应当利用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营销网络,在销售药品的同时,销售保健品、营养品,销售有利于锻炼、康复的养护器械、运动保健器械等相关产品。药店销售这两种“非药品”,市场有需求,法律无禁止。并且零售药店对此具有独特的集约经营优势和市场信誉优势。在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药店销售保健品、化妆品等大健康产品,很受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