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16 人口增长、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7年是我国放开二孩的第二个年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12.43‰,同比下降了0.52‰。下图示意我国1974年到1994年的人口增长率与20年后1994年到2014年的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 A.人口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同步变化 B.经济发展变化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 C.经济发展变化滞后人口变化20年 D.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呈负相关 2.出现图示变化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年龄构成 B.人口性别构成 C.就业人口年龄 D.老年人口比重
3.针对材料中出现的人口问题,当前采取的措施最有可能是 A.大力发展经济 C.实行晚婚晚育
B.调整生育政策 D.禁止人口迁移
( )
答案1.C 2.C 3.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两条曲线基本平行,呈正相关,B、D两项错误。但需注意此图横坐标是1974—1994年,GDP增长率参照的时间段应是20年后的1994—
2014年,所以这两条曲线并非同步变化,A项错误。20年后的GDP增长率与20年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特点相同,但有时间差异,反映出经济发展变化滞后于人口变化20年,故C项正确。第2题,图示关系表现出GDP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滞后20年的正相关关系。创造社会财富,为GDP增长作出贡献的主要是就业人口。20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反映出净增加的新出生人口的变化情况,20年后这些人口陆续年满20岁成长为可以从事劳动就业的人口,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变化,故选C项。第3题,材料用数据说明了我国出生人口减少,出生率处于低水平的同时还在继续降低,因GDP增长变化滞后于人口变化且具有相关性,故可能使得未来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减小,出现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现象凸显等人口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应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通过适当提高出生率来解决人口问题,故B项正确;大力发展经济治标不治本,A项错误;实行晚婚晚育,出生率降低,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会更严峻,C项错误;禁止人口迁移会使得劳动力空间分配不均的现象更严重,不利于区域发展,D项错误。
(2019安徽江南十校联考)下图为2010—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4.根据我国国情和图中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年总人口比2017年少 B.中国人口出生率将持续上升 C.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解决 D.人口将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
5.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经济发展 C.教育水平
D.医疗卫生 答案4.D 5.A
解析第4题,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总人口近年依然持续增长,A项错误;根据图示和我国国情,人口出生率是有起伏的,B项错误;未来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C项错误;我国人口将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故D项正确。第5题,2016年1月1日,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开始执行,受此政策影响,2016年人口出生率明显升高,故A项正确。
能力提升
(2019晋冀鲁豫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2010年以来,我国的( ) A.总人口数不断减少 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 C.结婚人数大幅减少 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
7.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 A.劳动力数量减少 B.人口死亡率上升 C.孤儿的数量增加 D.加快老龄化进程 答案6.B 7.D
解析第6题,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对人口总数及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排除A、D两项;结婚的人口数量取决于结婚率和人口总数,据图可知,结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结婚人口数不会大幅减少,C项错误;离婚率上升,总人口增加,离婚人数相应上升,B项正确。第7题,结婚率偏低会影响出生率,使新出生人口减少,相对而言,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即人口老龄化加剧,D项正确;出生人口减少,对现阶段的劳动力影响较小,A项错误;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死亡率没有影响,B项错误;离婚后其子女并不是孤儿,C项错误。
(2019河南新乡三模)结合国际常用人口密度分级标准和我国实情,将老年人口密度(D)划分为5个等级:高密度区,D>100人/km;较高密度区,50人/km 2 2 2 2 2 2 2 2 8.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的( ) A.高密度区保持不变 C.低密度区数量减少 B.中密度区增加较快 D.较高密度区增加慢 9.影响2000年与2010年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省份面积 B.经济差异 C.年龄结构 D.人口总量 10.为了应对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变化,可以( ) A.引导青壮年农民工向城市集聚 B.鼓励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C.完善老年人口养老体制、体系建设 D.放宽计划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答案8.B 9.C 10.C 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密度的高密度区明显增加了京津一带,A项错误;中密度区增加了辽宁、湖南等地,中密度区增加较快,B项正确;低密度区数量基本不变,C项错误;较高密度区明显增加,D项错误。第9题,我国老年人口的密度分布是以年龄段数据统计划分出来的,因此影响2000年与2010年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年龄结构,故C项正确。第10题,引导青壮年农民工向城市集聚会加剧迁出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A项错误;鼓励老年人口向西部地区迁不现实,可能还会出现新问题,B项错误;完善老年人口养老体制、体系建设是应对我国老年人口密度变化的积极措施,C项正确;我国现阶段人口总数依然很大,不能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可以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D项错误。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11~12题。 11.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的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