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洛宁县雷新周发明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洛宁县雷新周发明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杨洪涛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5期

洛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杨洪涛

洛宁县国税局退休干部雷新周发明创造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在小界乡王村通过10多年试验示范表明,该设施具有抗旱、蓄水、保墒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旱地农作物“靠天吃饭”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旱地“蓄水”技术问题,把旱地变成了土壤“水库”,提高了旱地土壤水分利用率,旱地农作物增产效果极其明显。雷新周在2009年“爱国者杯”暨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中获得中国发明协会“服务三农“专项奖,2004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

一、 配套设施

选择地势平坦667m2以上的旱地,距地边1m处挖条宽30~33cm、深70cm的槽,可用挖掘机挖槽,在槽底部铺塑料薄膜,薄膜厚度0.0lmm,靠槽壁距底30cm处开始铺塑料薄膜,依次铺底30cm,再铺另一边槽壁30cm,然后填土至地面,同时可在土中渗混有机肥或肥料。然后再挖第2条槽,两条槽之间距离100~l33cm,依次类推。有条件的可667m2再挖4~6个蓄水井,井深2m、宽lm,内铺塑料薄膜,井口铺砖盖板。

二、蓄水原理

在槽底部铺塑料薄膜,降雨多时,阻止下渗水分流失,可把多余的水蓄积起来,起到“地下水库”的作用。每当干旱时,槽内蓄存的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孔隙,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扩散到耕作层,向槽外左右各扩展50~60cm,供植物利用。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土壤蓄水、保水、集水能力。蓄水井作用是蓄存下大雨、暴雨多余的径流水,在作物生育期可补灌l~2次,可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

三、提高了土壤含水量

通过对耕作层土壤测定土壤含水量(烘干法),结果表明,实施旱地节水配套设施,能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20l2年,小麦地平均含水量l6.08%,比对照11.84%提高了26.37%;玉米地平均含水量18.65%,比对照14.82%提高了20.54%。在极其干旱年份如2001年5月10日,地膜覆盖辣椒地测定土壤平均含水量达l7.09%,而对照只有8.6l%,比对照提高了55.47%。小麦地土壤平均含水量达8.94%,而对照只有6.67%,比对照提高了25.39%。

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通过实施旱地节水配套设施近10年测产,结果表明:小麦平均产量498.5kg/667m2,连续5年平均产量超500kg/667m2,20l2年小麦产量达512.6kg/667m2;玉米平均产量738.4kg/667m2,2012年玉米产量达768.3kg/667m2。在干旱年份如2001年,小麦平均产量463.2kg/667m2,比对照产量342.5kg/667m2,增产26.06%。由此可见,雷新周发明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增产效果显著。

五、推广了多项栽培技术

(一)实施了地膜覆盖技术。起到了抗旱保墒、提高地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

(二)选用良种。小麦选用豫麦49-198,玉米选用中科l1号。

(三)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每667m2底施农家肥2m3以上,施用三元复合肥75kg,或尿素25kg、过磷酸钙80kg、硫酸钾7.5kg。

(四)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雷新周旱地节水配套设施,可适用于多种农作物,如蔬菜、瓜果、小麦、玉米、谷子、烟叶等作物。该设施一次性投资l 300元左右,可用50年以上。尤其在旱作区种植蔬菜,经济效益更为显著,每667m2产值提高5 000元以上。种植小麦、玉米每667m2产值也在2 500元以上。2013年,洛宁县烟草局与省烟草公司联合在小界乡烟田推广该技术6.67hm2以上,目前正在实施中。

雷新周旱地节水配套设施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使降水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了土壤节水、保水、蓄水、集水能力。该设施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提高了旱地农作物的产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洛宁县雷新周发明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洛宁县雷新周发明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高产栽培技术作者:杨洪涛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13年第5期洛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杨洪涛洛宁县国税局退休干部雷新周发明创造的旱地节水配套设施,在小界乡王村通过10多年试验示范表明,该设施具有抗旱、蓄水、保墒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旱地农作物“靠天吃饭”的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nxvk4buht8mqar1rud16ehs64cxmy011x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