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中国古典文献学

绪论 文献与古典文献学

“文献学”一词始见于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年)。

最早以“文献学”名其书者,为鹤春、鹤声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 文献,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古典文献学要学习些什么?

1.应熟悉古典文献:古典文献指1911年之前(白话文兴起前)产生的以文言文和繁体字书写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即古籍。

2.应掌握古典文献学学科构成核心容:目录、版本、校勘

3.熟悉并利用古典文献,可深入客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知识系统观和文明系统观。 如《致蔡鹤卿太史书》(林纾):“鹤卿先生太史足下……”为何称“太史”?

第一章 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第一节 古典文献的载体

一、甲骨 甲骨:龟甲和兽骨。

“甲骨卜辞”、“殷墟卜辞”(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多是占卜之事,记事年代从殷商盘庚到纣王末期。 1.甲骨文献的整理研究情况是怎样的?

(1)甲骨文最早的整理、辨认,以鹗、诒让等人的工作为代表。

鹗《铁云藏龟》(1903出版,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收甲骨文献1051片,考释正确干支、数目字34个。 诒让《契文举例》(1905年撰成,1917年出版,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全书分十类,考释正确的文字有185 (2)近代“甲骨四堂”成就最为卓著:

“四堂”指四位甲骨文献研究专家,即王国维(号观堂)、罗振玉(号雪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 (3)罗振玉的甲骨文献研究尤为突出:

① 罗氏搜集、保存、印行了大批甲骨文献。 ② 考释出大量的单字。

③ 率先正确判定甲骨刻辞的性质及出土处。 ④ 首创卜辞分类研究的方法。 3.我们如何查阅、了解甲骨文字? 需要使用甲骨文释字方面的工具书:

海波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 高明撰:《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版。 二、金石 1.金文(钟鼎文)

金,指青铜器。金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因商周青铜礼器以钟为代表,乐器以鼎为代表。 金文文献容主要是记录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活动。西周是金文最为盛行的时代。 2.石刻及石刻文献

石刻是指刻在石头上的文字。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刻石鼓 又称石鼓文。先时期的石刻文字,因其刻在鼓形石上而得3.历代重要的石经文献 (1)熹平石经

中国最早的刻于石碑上的官定儒家经本。

Word文档

名。唐初时被发现,共十块,各刻四言诗一首,歌咏国国君游猎情况,故得“猎碣”之名。石刻文主要盛行于汉时期。

`

时间:东汉末年 字体:隶书

容:儒学七书(《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 (2)三体石经

时间:三国齐王芳正始(240-249)年间 字体:古文、篆文、隶书

容:儒家经典《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 (3)开成石经

时间:中唐时期 字体:楷书

容:儒家十二经 清以前的石经中唯开成石经保存最为完好。 (4)乾隆石经

时间:清雍乾年间 字体:楷体 容:“十三经” 三、竹木与简牍文献 1.竹简、木简、木牍

竹简:长而窄的竹片;木简:长而窄的木片;木牍:较宽的木片;竹简、木简、木牍合称简牍,是商周至汉晋的文献载体。

历史上重要竹木文献实例:

2.汲冢竹书 (战国竹简,发现于晋太康二年)

3.居延汉简 (额济纳河流域)时间围:自西汉武帝末年至东叶。

4. 银雀山汉简 ()1972年4月发现于两座汉初墓葬。一号汉墓4942枚。为《膑兵法》、《子兵法》、《六稻》、《蔚缭子》等兵书,还有《管子》、《墨子》等先古籍。 5. 睡虎地简(云梦) 容特点:代的法律条文

6.郭店楚简() 容特点:学术著作。道家著作共2种4篇,即《老子》3篇、《太一生水》1篇。证明战国中期前《老子》其书已存在。

7.上博藏战国楚简 这批楚简中收有《周易》三十四卦的容,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部。 8.走马楼吴简()

1996年10月,走马楼街一古井,出土超过15万枚三国吴简。 2003年,在走马楼另一古井中又发现万枚汉简,为汉代实用文书。

9.里耶简() 2002年,湘西里耶古镇出土2万余枚,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 10.汉简、晋简()

2003年12月,市发现十口古井,从中发现300多枚汉简(东汉末期)。

2004年2月,在同一地区另一古井中又发现保存相对完好的7捆700余枚晋简。简牍上“太安二年”(西晋惠帝年号,公元303)字样清晰可见。容为官府文书,将对研究中国西晋历史和当时南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四、缣帛与帛书文献

缣帛,即丝织品,光洁细薄的丝绢。 1.战国汉时,帛书使用相当普遍

2.子弹库战国楚帛书,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帛书实物。

3.马王堆西汉帛书,为末至西汉初抄写。有大量书籍,如《老子》甲本及卷后佚书、《老子》乙本及卷前佚书等。 五、纸

Word文档

`

纸为晋之后最通用的文献载体。

第三节 古典文献的类型

一、最早出现的是总集。

总集是多人文学作品的汇集。(见教材页55)

总集形式灵活:可单收一种或多种文体;可只限一朝一代或兼收历代。

1.结合定义及你所掌握的文学史常识,可推知最早的诗歌总集应是?《诗经》、《楚辞》

那么,此后又有哪些重要的诗歌总集?

1.《玉台新咏》,()徐陵编

续接《诗经》、《楚辞》的古诗总集,为南朝梁以前历代言情之作,以宫体诗为核心,但保存了汉六朝相当多的诗歌。

2.《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是集收汉至隋唐乐府诗,兼及先至唐末歌谣,还保存了大量乐府史料,是研究汉六朝隋唐乐府的最基本的文献。

3.《先汉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

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唐以前诗歌总集。每诗注明出处,诗人下列小传,考证颇精。

4.《全唐诗》,(清)康熙敕编;《全唐诗补编》,尚君辑

《全唐诗》据季振宜《全唐诗》、胡震亨《唐音统签》重编增辑而成,寅、定求等人具体负责。虽已求全,但仍有遗漏、误收。错误等。

5.近人王重民有《补全唐诗》、望有《全唐诗补逸》、童养年有《全唐诗续补遗》,中华书局编为《全唐诗外编》后尚君又对《外编》进行校订,并续辑《全唐诗续拾》,合为《全唐诗补编》。 1、若查检金元明清诗,则可使用以下总集:

① 《中州集》,(金)元好问编 ② 《元诗选》,(清)顾嗣立编 ③ 《列朝诗集》,(清)钱谦益编 ④ 《明诗综》,(清)朱彝尊编 ⑤ 《晚晴簃诗汇》,徐世昌编

2.若需查阅历代词、(散)曲作品,应使用哪些总集?

① 《全宋词》,唐圭璋编 ② 《全金元词》,唐圭璋编 ③ 《词综》,(清)朱彝尊、汪森编 ④ 《全清词钞》,叶恭绰编 ⑤ 《全清词》,程千帆主编 ⑥ 《全元散曲》,隋树森编 ⑦ 《全明散曲》,伯阳编 ⑧ 《全清散曲》,凌景埏、伯阳编 3.若需查阅元明清戏曲,可使用哪些总集?

① 《元曲选》,(明)臧懋循编 ②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 ③ 《全元戏曲》,王季思主编 ④ 《六十种曲》,(明)毛晋辑 4.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文选》)

这部选集收录东周至梁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的诗文752篇。上起子夏(《毛诗序》作者)、屈原,下迄当时,唯不录生人。

Word文档

古典文献学完美复习打印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绪论文献与古典文献学“文献学”一词始见于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3年)。最早以“文献学”名其书者,为鹤春、鹤声先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出版)。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nx1w8eo8u0cqsi0v0jd0weks4q8c700ns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