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1.数控机床概念

2.数控机床采用的新颖机械结构 3.数控机床按检测系统的分类

一般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优缺点、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一、 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控制方法。

数控机床:国际信息处理联盟(IFIP)第五技术委员会,

对数控机床作了如下定义:一种装了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该系统能逻辑的处理具有使用号码或其他符号编码指令规定的程序。

二、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 (一) 产生:

1、传统的生产方法已满足不了生产需求

1) 单件小批量生产——占70%,一般用试切法,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精度

1

不高,无法实现自动化。如:普通车、铣、刨、磨床等

2) 工艺流水作业——调整法加工,生产率提高,精度提高,成本低,品种多,采用组合机床,多机床配合,环节出现问题,生产停滞。

3) 自动机床:用凸轮控制,适于生产简单工件,且改型困难

2、社会的需求

1) 品种多样化

2) 零件精度和形状复杂程度不断提高 3) 生产品种的频繁换型

3、技术上的可行性

1)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 电子技术的发展

a、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

2

b、 各种功能优越件的产生 c、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 3) 新颖机械结构的出现

a、 滚珠丝杠—代替普通丝杠,动作更灵活,间隙更小,精度提高

b、 滚动导轨—代替滑动导轨,移动灵活,克服爬行和前冲现象 4) 机床动态特性的研究成果

使机床的刚度更好,主轴转速更高,抗振性提高

由于生产的发展要求出现新的生产工具,而在技术上又已具备了条件,于是在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提出应用计算机控制机床加工的设想,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进行研制工作。195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1958年我国开始研制数控机床。

(二) 发展:

1952——1959年,电子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3

1959——1965年,晶体管制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 1965——1970年,小规模集成电路 1970——1974年,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4—— ,微型计算机 三、 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字 控制 计算机

伺服系统 PC控制部分 液压、气动系统 机械部分 数字控制计算机:处理加工程序,输出各种信号,控制机床完成各种运动。

PC控制部分:介于控制计算机和机械、液压部件之间的控

制系统,接受计算机输出的指令信号,经过编译、逻辑判断、功率放大后,直接驱动相应的电器、液压、气动和机械部件,完成相应的动作。

以上两部分加上输入输出设备、驱动装置等可以和 称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也可简称为CNC系统。目前通常所

4

说的数控系统,一般均指计算机数控系统。

液压、气动系统:辅助装置,用来实现润滑、冷却、夹

紧、转位、排屑等功能。

机械部分:包括主运动部件(主轴)、进给运动执行部分

(工作台、拖板、床身等)

伺服系统:根据CNC发来的速度和位移指令,控制执行

部件的进给速度、方向、位移。

四、 数控机床的加工运动:

主运动(控制主运动可以得到合理的切削速度)一般指主

轴转速。

数控机床需要无级变速,一般采用变频器控制变频

电机来实现无级变速。如:XKA714采用日本安川变频器,河北变频电机。

进给运动(控制进给运动可以得到不同的加工表面)用伺

服电机或步进电机来控制丝杠的转动,从而带动工作台或刀具在二维、三维空间内进行移动,加工出各种曲面。

五、 数控机床的优缺点:

5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数控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数控机床概念2.数控机床采用的新颖机械结构3.数控机床按检测系统的分类一般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优缺点、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一、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的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控制方法。数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nvcx4nfjc4x67j2pwjr92i2p9mf5d01dn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