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所以一份导学案的形成必须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必须融入每位教师的个性风采。具体过程为“六备”
①个人主备,形成初稿
主备教师在初备时,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资料,教材处理上突出“六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教学环节设计上遵循“四段八环”。同时,主备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和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疑难。并将初稿打印(备课组教师每人一份)带到集体备课地点。
②集体研讨,修改初稿
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 、定地点 、定人员。 定时间:每周星期日晚(周头会之后)
定地点:多媒体教室(每组划定一个固定区域)
定人员:该组所有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兼教两科的教师以主科为主,两头兼顾。
集体备课时,首先由主备教师就个人设计的草案,以说课的形式作简要的说明,然后其他教师在认真听讲、及时记录的基础上,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进行比较,将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
备课组长做好人员出勤登记和会议记录。 ③完善整理,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初稿进行整理与完善,形成定案。并将其打印一份交备课组长审定答字后,于周一交文印室印刷。
④课前熟悉,融入个性
上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熟悉导学案,并在旁边空白栏内添上自己个性化的备课。此项由教务处和教科室督查,作为非主备教师是否有备课的依据。
⑤跟踪听课,督促落实
虽然导学案是统一的,但教师的个体有差异,在课堂上,对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是否落实了设计的目标、环节与措施,是否效果良好,需要督查。同时,导学案在实施过程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了解,以便再次修改。因此,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规定同年级同科教师每周互相听课不得少于2节。学校将成立专门的督查组跟踪听课,对课堂情况进行督促与评价。
⑥教后反思,补充总结
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多进行交流,每堂课后都要及时进行反思,写好教学后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完善,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5、主备教师还要负责出测试题与家庭作业。数学科每周一测,语、英、物、生、地每两周一测,政、史由备课组长酌情安排。语、
数、英、物、生、地等科每周周末要安排适量的家庭作业,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量约每科半小时。
6、备课组长负责将“导学案”整理,并保存完整的电子稿,期末将纸质文本与电子稿各一份交教务处存档。
二、导学案的编写要求 (一)导学案的数量要求:
要求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不分课时的导学案不允许出现。
(二)导学案的格式要求:
导学案电子稿的规格要求:纸张设置为8开纸,左右两栏,中缝约1.5cm ,双面使用。标题类文字均为四号加粗宋体,正文为小四宋体。栏目,加实心方括号,如【学习目标】。行距为1.5倍。
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四部分组成:①页眉部分,包括如“七年级数学导学案”的标题、备课时间、设计人姓名、审核人姓名、授课人姓名、使用时间等;以及学生姓名、班极、组号等。②开头部分,包括课题、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③主体部分,包括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预习导航、课堂探究、达标检测等;④结尾部分,包括知识小结、学习反思等。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文本教学要求、课标要求、学生实际,要简洁、准确、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每课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
学习目标中尽量不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多使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能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2)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告知学生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知识链接
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或本课学习需要哪些其它知识,或以往已学哪些知识点为本课学习打下了铺垫等,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
(4)学法指导
没有学法指导的导学案是不合格的导学案。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及教学要求,给学生提供策略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第一种学法是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数学:分析归纳法、建立模型法、演示法、类比法等。
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5)预习导航
预习导航,一般安排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质疑存疑等内容,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基本完成任务,课前预习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课内预习的时间在10分钟左右。语数英物等科可安排课前预习,而政史地生等科只能安排课内预习。
(6)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部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要体现导读、导思、导练的功能。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该是一串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注意渐进性、指导性、趣味性、挑战性。即“内容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习内容要立足教材,注重基础,务必容量适中,切忌过繁过多。 (7)达标检测
①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10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②紧扣学习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③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
④难度适中,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8)学习小结
由学生归纳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及学科思想、学习方法。 (三)导学案的质量要求: (1)知识问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