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学中要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将学习过程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向知识的主动获取转化。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开展好探究实验教学。探究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观察和操作能力,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知识,是全面提高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物理教学 探究实验 教学情境
一、利用探究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情趣
探究实验教学中,首先,对物理史上著名探究实验介绍。如《科学之旅》中介绍了“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从而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制作“机械摆钟”。点评:展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过程;展示科学家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介绍典型物理探究实验事例,培养创新意识和欲望。如介绍“姆潘巴”现象及其发现过程,同时介绍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的片段:上海某中学三位学生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经历几个月、做了上百次探究实验,获得上万个数据,最后论证“姆潘巴”现象不存在。向学生介绍此事例:A要求学生向坦桑尼亚中学生姆潘巴和上海的几位中学生学习,学习他们敢于质疑、有探究实验探究的精神;B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创新氛围。 二、利用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思维知觉。一般需要重点观察实验的基本仪器、实验的设备和装置,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数据、图像、图表,以及教师的规范化操作等。
物理实验观察,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比较观察法和归纳观察法。
1.比较观察法。人们认识事物、现象,往往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现象的对比,或把某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来实现的。
例如,在学习沸腾现象时,可以观察液体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细致、敏捷、全面、准确地得到沸腾含义;我们还可以人为地控制条件,使液体分别在常压、加压、减压的比较下沸腾,总结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外界气压变化而改变。
2.归纳观察法。总结一些现象的一般规律,反映现象的实质时,或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时,通常采用归纳观察法。即通过对个别现象分别进行观察,得到一些个别的结论,再分析、归纳,从而得出一般规律。例如,我们做滚摆实验时,通过观察滚摆在上升和下降时速度的变化来分析它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三、提倡动手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探究实验是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师在探究实验前强调探究实验室规则和要求:(1)探究实验前,学生必须完成预习内容;(2)按分好的组坐好,不得乱动器材;(3)探究实验时不能大声喧哗;(4)探究实验完后将器材摆放整齐,经检查后可离开;(5)不能将器材带出探究实验室,如有损坏及时说明:另外带危险性或损坏性的探究实验,要先检查,避免损坏和意外。
如在用电流表测量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注意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
在此检查后,闭合开关进行探究实验:在“做”观察水的沸腾探究实验时,注意酒精灯
的正确使用。即不允许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后不能用嘴去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操作过程如果不当,洒出的酒精燃烧,用湿?布盖灭。学生动手探究实验的作用:
(1)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据统计,喜欢物理的占84%,不喜欢占3%。
(2)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据统计,通过听讲授,能记住25%;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40%;双方都做到能记住65%;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能记往83%;既动手边做边描述能记住97%。所以在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探究实验,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归纳概念和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提倡动手探究实验,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去实践的,培养探究实验能力。
(4)动手探究实验是学习研究过程,在直接参与动手探究实验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探究实验是获得物理事实的根据;是检验假设真理性的标准;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物理探究实验获得物理事实,得出概念和规律的。
点评:通过长期动手探究实验的训练,能掌握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探究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分析能力 观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物理课本中的每个概念和规律一般由观察、探究实验、分析、归纳概念、规律应用、实际问题等构成,为了提高观察能力,在引导观察探究实验现象时应注意:
(1)从什么地方观察,发生什么现象?现象发生变化过程的条件是什么? (2)观察同时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此现象有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
(3)如何判断推理,概括有关性质和规律?逐步形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掌握观察方法和提高观察能力。如:观察水被加热至沸腾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边探究实验、边思考:A.开始加热的烧杯底和内壁是否有小气泡?怎样产生的?B.初始阶段如水温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气泡在上升至水面过程中其体积有什么变化?C.当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迅速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到水面破裂时,温度是否变化?瓶口出现的“白气”是什么?D.如果沸腾时间较长,还会看到水位比加热前有些下降为什么?这将膨胀、热传递、气化、液化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观察和思维分析能力。 五、开展课外动手探究实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开设课外探究实验,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发展动手探究实验的创造力。例如:
(1)组织物理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指导动手搞小制作。如制作橡皮测力计、潜望镜、土电话等;
(2)组织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开展实地测量、电路安装等社会实践活动;
(3)开展科技活动,如举办物理晚会、撰写物理论文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悉心辅导,帮助克服困难,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互帮互学,逐步培养有趣的爱好和创造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从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发展创造力。
探究实验教学是中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智力因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教学中加强探究实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