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说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反思
王阳明“致良知”说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反思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一个开放的学科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应当博采众长,不断发展、丰富。王阳明“致良知”说包含着关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理解与阐释。研究王阳明“致良知”说的理论贡献,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致良知” 德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Z013)02-0122-04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德育意旨
什么是“致良知”?在王阳明看来是圣贤之道,既是人的“命”,也是人的“道”,是人存在于世的根本道理和终极目标。要解释致良知,王阳明从良知说起。什么是良知?良知可以等同于“良心”或者“对良知的感受”,人们常说的“良知未泯”说的便是第一种情况,是一种人类内心世界的存在状态,不动即为心,就是人的命,动则为内心的延伸与发挥,化为圣贤在世处事的道理,因此良知既是一种天赋,包含了孟子所说的“四心”,但对它的自觉把握又必须借助后天的致知活动。致良知,从命的角度指向存在,作为存在于世与人打交道、与物打交道的方式,是根本的存在方式;从道的角度则指向生活世界,归结为主体的自我修养,就是致力于主体自我道德重建,使自己的思想意识达到完美无缺、尽善尽美的地步。
如何“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赋良知最初不过是一种本然(自在)之知。如果停留于此,则“虽日知而犹不知”。(《大学问》)只有通过后天的致知活动,主体才能自觉地把握之,这种致知工夫,具体即展开于行的过程之中。“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并进之体,不益较然乎?”(《传习录中》)不难看出,王阳明实质上把致良知的过程看作是知与行的合一,而后者的具体内容则表现为天赋良知通过行由本然之粗知上升为
1
自觉之知。知与行的这种动态转化可以概括为如下公式:知(本然的天赋之知)——行——知(自觉意识到的天赋之知)。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并进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格物以达到天赋良知的过程。
在肯定天赋良知只有通过后天的致知才能达到的同时,王阳明又强调,致知工夫的展开本身必须以良知为前提:“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察?”(《传习录中》)所谓体察,既是指感知,又是指理性的思维。在王氏看来,若无良知,则感知与思维活动皆无从发生:“盖吾之耳而非良知则不能以听矣,又何有于聪?目而非良知则不能以视矣,又何有于明?心而非良知则不能以思与觉矣,又何有于睿知?”(《答南元善》,《王阳明全书·卷六》这里的良知,主要即是以“心之条理”为内容的意识结构。概言之,良知虽然一开始并未为主体所自觉把握,但它却作为本然的意识结构而制约着主体的体认、省思,并构成了后者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
致知过程是与德性培养相融合的过程。王阳明所说的知,包括一般的道德意识,而他所理解的行,则基本上是道德践履。这样,由行而致知的过程,同时也就表现为通过道德践履而培养德性的过程。总的来说,道德修养上的诚意与认识论意义的格物致知构成了同一致良知过程的两个方面:“区区专说致良知,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传习录中》)格物而致其知,是指对天赋良知的自觉,诚意则指通过返归至善而成圣。这样,主体自在(仅仅具有成圣的根据)到自为(由诚意而成圣)与主体意识从本然到自觉便统一于“就事上”展开的“著实”工夫。
二、“致良知”与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王阳明的“良知即是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这一思想却显现较大的积极意义,即能够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一点与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主体间性”的取向是相一致的。实际上,“致良知”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1 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重要地位,强调人自身修养的重要
王阳明的“致良知”有格物与格人的意味,放在格物,就是要求去探寻世界的道理,君子学器不学道,这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指导我们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2
与把握。放在格人,则要求把握人的命,依照道去生活,回应“三道”、“四心”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格与人心修养。
特别是在“良知”的“致”上面,王阳明强调人自身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强调人自身修养是为成人成圣的根本途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实际上是从功能的角度把教育的功能做了划分:一种是知识积累,一种是以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即人性的因素。对于前者,王阳明的心学虽然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是它蕴含着对人的理性的肯定,是一种强调经验理性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了人是社会化的存在,个人与社会、知识与道德的平衡构成了“致良知”的内在意蕴。在这两个方面中,王阳明更为强调的是后者,即人自身天赋良知的发现与发挥,王阳明认为知识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行动。良知是人的天性,但它是被遮蔽的东西,它需要长期熏陶和教育。因此,如果不处理好这样两种教育,可能学生最后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被遮蔽了。
在王阳明看来,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社会化人格和精神,唤起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不仅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所在,也是教育的根本立场。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报告指出了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里明确了我国道德建设的人民性和社会性的原则。
就历史和政策的全局来看,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上,分为四个方面来建设: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提倡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帮助人们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高度的职业尊严感和荣誉感,等等;社会公德教育,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教育,教育人们树立高尚的爱情观念,建立和谐的家庭,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引导人们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当前社会道德领域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做好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