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教学案(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2018·江苏卷,3~4 1.地球公转的特征 2015·重庆卷,3 2014·江苏卷,3~4 2.昼夜长短的变化 2019·江苏卷,1~2 2018·江苏卷,3~4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018·天津卷,9 2018·海南卷,13 4.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2017·全国Ⅲ卷,10~11 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结合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等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结合日照图、景观图、科考等热点材料,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结合时间(如二十四节气)考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命题规律

一、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

项目 A点 B点 公转位置 近日点 远日点 时间 1月初 7月初 公转速度 最快 最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时间 直射 点的变化特点 特殊日期 图示

每年从春分到秋分这段时间内,太阳高度较高,晷针的针影投在晷盘的正面;秋分以后到次年春分,太阳高度较低,晷针的针影投在晷盘的背面。因此,春分到秋分时看日晷正面的针影定时间,秋分到第二年春分时看日晷背面的针影定时间。 [思考]说明晷针的针影在晷盘面上的移动方向,比较夏季和冬季晷针影子移动方位的差别。

答案:随着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盘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正午时晷针影子恰好与晷针正下方的刻度线重合。差别:(北半球)夏季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冬季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点拨]晷针与地轴平行且上端正好指向北极星,故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恰为当地纬度(α),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90°-当地纬度(α)。因此在不同的地点安放日晷,要根据当地纬度调整晷盘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

[自测]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回答(1)~(2)题: (1)下图为安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日晷图,能够正确表示北京时间12:00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夏至日晴天时日晷仪晷针影子的移动方向是( D )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 2 -

位置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中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分日 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①北半球夏至日

②北半球冬至日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2)

(3)五带的划分

- 3 -

考点一 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

(2014·江苏卷,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据此回答(1)~(2)题: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思路点拨:

答案:(1)D (2)D

1.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要把握“四个一致” (1)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 (2)地轴指向要一致。

(3)近远日点与直射半球一致。(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4)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对应要一致。冬至日靠近近日点,夏至日靠近远日点。 2.黄赤交角及其变化带来的影响

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之一,对其理解应重点关注: (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角度及其关系

- 4 -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的主要影响: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和五带分布变化。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教师备用】(2019·山东菏泽高三期中)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C点过后北京黑夜逐渐变长。据此回答(1)~(2)题:

(1)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以下正确的是( ) A.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 B.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 C.华北地区正在收割小麦 D.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

(2)2019年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解析:(1)D (2)C 第(1)题,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是北半球冬至,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的时候是南半球冬季;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是南半球冬季;华北地区正在收割小麦是北半球初夏;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是北半球冬季。所以D项正确。第(2)题,10月1日这一天,是在秋分(9月23日前后)到冬至(12月22日前后)之间,太阳的直射点应该在图中的CD之间。

(2018·江苏卷,3~4)如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 A.春分 C.秋分

B.夏至 D.冬至

- 5 -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 教学案(人教版)

第3讲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考纲考点考题考情2018·江苏卷,3~41.地球公转的特征2015·重庆卷,32014·江苏卷,3~42.昼夜长短的变化2019·江苏卷,1~22018·江苏卷,3~4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18·天津卷,92018·海南卷,134.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2017·全国Ⅲ卷,10~11以图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ni1c75z7m4g4gh0kzl91od1e2lmz900xu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