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数学备考复习计划方案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髙,如何提髙数学总复习的质虽和效益, 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而对的问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备考学习相关内容, 一起来看看吧!
2020中考数学备考复习计划方案
一、 第一轮复习(第三周?质检)
1、 第一轮复习的形式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2) 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左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 能有好的
结果。
(2) 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 过基本技能关。女口,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 法,这时
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 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 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 练习以《初中双基优化训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 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 2: 7的比例,基础分占 总分(120
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 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 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 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 是盲目的
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 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 月份之后,
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 左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 用集中讲授
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办法进行反馈、侨正 和强化,有利于大而积提髙教学质量。
(6) 实际岀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而提高复习效率。 课堂复习
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7) 注重思想教育,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8) 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岀奇招、有创意, 注重逻辑
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 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 第二轮复习(五月份)
1、 第二轮复习的形式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 第二阶段就
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髙,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 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 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 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 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 ”;、\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备用练习《中考红皮书》。
2、 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 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 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教学大纲(以及 课程标准)
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而而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用绕热点、 难点、重点特別是中考必考内容选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 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 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 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 成程度不同
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 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髙。专题复习要有一左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泄的, 没有一左的
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髙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 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 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 不、能急
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9) 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复习(六月份)
1、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査漏补缺,这好比是 一个建筑工
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 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顶尖冲刺》、《九地市模拟试题》,历年中考题(20xx?20xx)。
2、 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 总体难度的
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 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 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 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 生,既然会
就不要失分。
(5) 、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 时间,个别
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 、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缘生的学习 情况既有代
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 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 、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査漏补缺枳累素材。
(8) 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肖课时间考试,四节课时间讲评,也就 是说,一份
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讲评时间。
(9) 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 一般有三
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 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泄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 二是
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而而俱到式讲评。切忌 蜡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口)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 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 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 的学生心
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左是个较差的结果。 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 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中考数学备考考试技巧
2做题时间规划
考试写不完,大部分时间花在难题上,建议1到18题25分钟做完,中考第12题或16 题若卡住了,思考时间不要多于5分钟,因为做题前5分钟效率是最髙的,5到10分钟左 右焦虑情绪明显上升,
10分钟以后已经不再想题了,而在思考做不出的严重后果,遇到难 题该跳则跳。
2避免审题丢分
考试中存在很多由于审题不仔细(多看条件、少看条件、看错条件)丢分案例。为什么会 这样呢?因为我们平时做题太多,遇到类似题,审题就会思维启势,先入为主,主观臆断, 不假思索认为是以前做过的题,如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找点很可能看成任抛物线上找点或者在 y轴上找点;运动方向大部分题是由下往上,从左往右,习惯性以为都这样已知的;点在直线 或线段上等等。一旦审错题浪费时间更多,所以审题不要着急,一个字一个字读,耐得住这 份心,才能审好题。
3学会检査
检查要专注,考查一个人的泄力,有没有耐心复查已经做过的题。
当然还要检查答题卡客观题有没有眷错、格式有没有按照规左(分式方程检验、带单位、 要写解和证明,分类讨论要写综上所述等等)。
最后检査计算,检查的时候要注意摆正心态。
4遇到中档题卡住怎么办?
保持冷静,影响你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心中杂念,这个时候跳出思维的漩涡,不应该 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应该怀疑的是审题错了,果断重新审题,或者尝试常规解题方法。
5争取多拿意外的分
阅卷老师一般是先找答案,答案正确再看步骤,步骤不严谨扣1-2分,找不到答案或答 案错误再重头看有没有能给分的,所以书写要规范、整洁。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
2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从几何直观的角度,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研究数量关系,寻求代数问题 的解决方法(以形助数),或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以数助形)的 一种数学思想。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平而直角坐标系有关的, 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而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 另一方而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
2学会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
从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适当设定未知数,耙所研究的数学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 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或方程组的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方法,这就 是方程思想。用方程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或公式、左理中的已知结论构造方程 (组)。这种思想在代数、几何及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直线与抛物线是初中数学中的两类重要函数,即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所表示的图形。因 此,无论是求其解析式还是研究苴性质,都离不开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例如函数解析式的确 N,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并解之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