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2 王何必曰利2-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王何必曰利》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及文言句式

2、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 3、了解孟子对义和利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讨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见百货商行的一幅对联:子贡经商取义不忘利,孟轲传教欲富必先仁。可见儒家的大师和弟子身体力行儒家经典要义,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孟子去探究儒家思想的精髓。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 三、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四、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五、预习检测——再次朗读课文 六、探讨三则选文的思想和手法:

(一)重点赏析选文第一则《孟子见梁惠王》: 1、学生齐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意。

2、找出孟子在选文中表达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弑君 犯上 B、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孝亲 忠君

小结: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合作探究选文第二则《宋牼将之楚》: 1、学生齐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意。

2、思考:(1)、宋牼劝战的方式是什么?

(2)、对此孟子怎么评价?

3、探讨选文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 A、逐利——亡; B、行义——王。

小结:可以说,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直前,万死不辞。:“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三)自主学习选文第三则《鸡鸣而起》: 1、学生齐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意。

2、分析利与善对人的发展倾向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扬善——圣贤之君( 舜 ) 逐利——杀人魔王( 跖 ) 小结:孟子的说理艺术——正反对比论证 三、深度探究:我们如何看待孟子的“利义观”?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补充材料1)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补充材料2) 四、拓展延伸:

1、讨论: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与孟子的义利观背道而驰的一些唯利是图现象,

请列举并评论。

2、孟子的“义利观”,在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五、课堂总结:

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竞争的社会,以利为先,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是空虚的,是一无所有的。

因此,我借用山西一家曾称雄国内商界500年之久的晋商商号的一幅对联来结束这节课:“大丈夫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

希望你们走上社会能成为对联中的大丈夫和真君子。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2.2 王何必曰利2-人教版

《王何必曰利》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及文言句式2、分析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首尾呼应的结构3、了解孟子对义和利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重难点:1.把握文章主旨,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讨论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见百货商行的一幅对联:子贡经商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n8228gaae0sr9z0p01l1xu1x81dzc00o8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