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了有关身心健康的什么宣言?( ) A.《巴黎宣言》 B.《北京宣言》 C.《开罗宣言》
D.《阿拉木图宣言》
2.( )是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3.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的关系是( )。
知识改变命运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分,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 )、提取。 A.识记 B.回忆 C.储存 D.再认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个组块。 A.7±2 B.5土2 C.8±2
知识改变命运
D.9±2
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由此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
9.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三原色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哪三种颜色?( ) A.红绿黄
知识改变命运
B.蓝绿红 C.蓝白绿 D.红黄蓝
12.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 代)的现代思想家是( )。 A.德国的根舍因 B.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C.美国的布鲁纳 D.前苏联的赞可夫
1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4.通过电视剧《水浒传》,你认为其中的角色“林冲”应该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 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5.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帅的( )。
知识改变命运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pag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____。
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______的接受学习。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经__________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
5.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__的内驱力、_________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__________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7.学生对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写作技能,这是技能的__________迁移。
8.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自我监控、自我认识和__________。 9.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