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思政工作创新的思路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我国各类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各类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而言,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为视角,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如企业的转型,涉及诸多深层次问题和责、权、利关系的调整等,除了以相关配套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引导外,还需要思想层面的教导、激励,使企业的管理人员、普通职工意识到企业创新、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积极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创造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生气蓬勃的工作氛围,促进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积极前行、屹立不倒。
2.企业责任实现的需要
企业责任可分为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两大部分。内部责任包括对职工、对产品等,外部责任包括对社会、对区域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对责任的实现更为看重,也更需要来自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1]。如企业的外部责任,要求企业直面来自各方的压力和竞争,将自身发展和地区发展、社会建设等结合在一起,从战略高度看待实际问题,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危机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导职工正确看待自身责任、引导企业有效履行自身责任,为地区建设提供更多的能量。
3.职工成长的需要
企业的建设发展依赖广大职工,职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也依
托企业作为平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帮助职工成长的重要措施。如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有的职工认为工作应以自身需求、经济利益为重点,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和集体利益。因此,应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意识到我国所有制经济的优越性,明确个人利益从属于集体利益的基本思想。职工也能自觉意识到,只有集体利益得到保证时,个人利益才有保障和提升空间,实现精神层面的成长,并对其具体工作和行为产生全面的引导作用[2]。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思政工作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1.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联
企业文化,也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文化形象,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各面。换言之,企业文化虽然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从属关系,但能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也能对该工作产生多种影响。如企业建立了广泛参与思想政治学习、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文化,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高、参与感强,该项工作的开展相对顺利,也能取得理想效果。同时,企业文化建立后,往往具有长期价值,能够稳定地发挥积极作用,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助力。
2.企业文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向具有突出影响,也
是职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这意味着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从整体到具体的全面囊括[3]。如企业形成了内部竞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因此获益,宏观层面,不必进行复发的竞争意识教导,具体工作中也无需向职工传递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其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化解矛盾,增强认同感,促进企业文化发展、企业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也借此实现并加强,这是二者关系的基本表现。
三、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方法
1.寻求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
尝试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首先应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如某精密仪器制造企业,其企业文化中,应强调融入“工匠精神”,指导自身生产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应重视“工匠精神”的融入,提升职工对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职业精神,二者的结合渠道,是社会主流思想的全面推广、自然熏陶。在具体工作中,明确要求将“工匠精神”引入到各方各面,如原料处理、设备制造等各环节,均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规范进行,使得企业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越发稳固、逐层渗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则要求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可通过职工大会、年会,广泛号召职工学习领会“工匠精神”,并践行于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再是强调理
论灌输,而是以职工为实践载体,使其意识到,“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自觉做到敬业、精益、专注。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进步的基础。
2.提升企业文化丰富性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企业文化的丰富性提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结果,也是企业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由之路。如某国企此前稳定向各地输出产品、购进原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加深,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原料采买活动也面临成本压力。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通过引入市场经济和竞争理念,使企业不再以旧模式经营,更注重通过现代营销策略,综合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得到同步创新,此前相对僵化的思想教育得到完善,职工不再片面考虑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也不再将社会责任作为思想教育的唯一重点,而是能够正视市场经济变化需要,促进自身长期发展。企业文化的丰富性以市场变化为导向,以企业责任履行为基础,以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约束,需避免企业经营出现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或社会责任的问题。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参与度,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既依赖企业的管理人员、党组织,也需要职工的广泛参与,使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快速、扎
实推进,也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大范围的创新开展空间。如,企业尝试建立节俭文化,应要求管理人员、基层职工全面参与,在职工食堂中,号召节约粮食;在办公室则建议节约纸张,领导人员控制差旅费、主动降低出行补助标准,基层职工不过多索取回报,节约粮食、节约用水,实现厉行节俭。在节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步实现创新,不再片面依赖企业内组织的口头宣传、纸面推广,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上下一体、综合实践的方式得到创新和推行。此外,尝试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参与度的方式,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还应考虑参与边界、渠道和权责分配等事项。工会可以作为职工诉求表达的载体,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牵头作用,行政部门则负责执行,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井然有序、互相推动。
4.扩宽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思路的拓宽,有助于企业吸纳更多元素,使其文化的包容力得到提升,从而直接或间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助力。如企业长期以来坚持集体优先的文化建设思路,为保证新时期对人才的吸引力,开始向个人意愿、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进行文化建设偏移,鼓励职工积极自荐参与岗位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该方式下,可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将此前由企业工作人员推动、执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转移至职工,广大职工群体能够在参与企业管理、表达自身看法的同时,促进新企业文化的形成,也能自觉提升主人翁意识,了解自身责任、解读企业责任,使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途径持续进行、日臻完善。扩宽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可视作未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的基本方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责任实现的方式和职工成长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有内在关联性,寻求二者有机结合、提升企业文化丰富性、扩宽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参与度等,均有助于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可积极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