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专题复习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③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
④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⑤种群可以作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单位
A.
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 B. 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C .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 .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3
.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E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B .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 是在3点之后
C.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 .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4 .下列关于种群以“SS曲线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l表示 B. K值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C .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 D .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5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关于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有曲 线图 和数学方程式。下列关于种群的“型曲线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学方程式模型可表示为: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
。
B. 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 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
D . K值是固定的 6 .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型曲线和“ SS曲线。若不考虑
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 .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 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 .比较曲线b与曲线a,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
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7.图食表图板所指部分最可能表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 两个种群均以橡树为
A. 两种群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
B. 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
C .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 D .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
8 .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 AC段可看成是“型增长
B. 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 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C .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点
K
2 D .根据“型增长数学模型Nt=N0;t,知种群呈“J”
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9. 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 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估
B. 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 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D甲
.
10.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 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
B. 复实验 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时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C. 量时视野不能太亮
D.
1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 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用血球计数
D
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
12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首先很快就会长满小灌木,成为灌木丛 B. 群落若不遭受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就不会出现演替现象 C. 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种群基因库且这13个基 因
库的差别将越来越大
D.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
1
相对稳定
13.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I,死亡率如图曲线n,贝恠哪一寸 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
A . a B . b
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种胖对值
:
屮
J . -{
C. c D. d
14 .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 图所
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在a?b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 量将
增加更快
A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甲、乙、丙之间为B
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
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C
定性会逐渐提高
B.
C. 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互助
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发生了种间 D
15. 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
19.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 最
~b—。 d吋间
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
物种丰富庞
駆朮合产吐
閑立丈
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
msg总
恢力逼送性
里,成 为一个稳定的生
布, 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 下A. 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时间
时向 0
时间°
m
D
A
U
C
B. f鳙鱼f青鱼
S : !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 卄 .................
打 ---------- i ----------- ■ --------------------------- ?
稈VW钩#?诲动?
池底术草、??寻水层忧劳ft
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 关系
D.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 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图中曲线b、C表示 该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 B. 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D. 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17 .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对群落演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生态特征 营养结构 有机物总量 自我调节能力 动物类群丰富度 发展期 简单 较少 强 较低 成熟期 复杂 较多 弱 较咼 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 20?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 不同
群落当作同一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叶片总面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A B C D 灌草丛 针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18.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 示
2
(t/hm2/a) 17.43 116.61 150.81 55.50 总呼吸 量(t/hm2/a) 叶面积指数 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
)
15.93 92.73 2.48 6.65 11.28 377.52 124.81 17.76 398.57 40.98 6.63 184.74 。
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干物质的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
21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 统的
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3
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专题复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