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题号 一 题分 二 三 四 五 专业班级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21、.?u?q??pdv适用于___ 1A 仅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C 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D 任何工质,不可逆过程。 2、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具有___。 A q?0, w?0,?u?0 B q?0,w?0,?u?0 C q?0,w?0,?u?0 D q?0,w?0,?u?0 3、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 A 没有质量交换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D 没有任何能量与质量交换 4、柴油机循环的净功越大,则循环的热效率____________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D不变 5、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_________和蒸发器组成。 A喷油器 B膨胀阀 C锅炉 D排气阀 6、喷管的作用是获得_______气流,同时压力_______。 A高速\\下降 B高速/上升 C低速/下降 D低速/上升 7、用干球温度计和露点仪对湿空气测量得到3个温度:16℃、18℃和29℃, 则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 ,露点温度为 。 8、提高定容加热内燃机循环热效率主要在于 ,但受限制。 9、叶轮式压缩机相对于活塞式压缩机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 10、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定压汽化阶段和定压过热阶段。 11、基尔霍夫定律表述为____________。 A 在热平衡时ε>A; B 在热平衡时ε<A; C 在热平衡时ε =A ; D 在热平衡时ε ≠ A。 12、空间辐射热阻____________。 1??11?1?11??1A B C D ?1X12X12A1?1A1?A11 13、当黑体表面温度为27℃时计算得辐射力。 。 A 解得辐射力E01=549W/M2; B 解得辐射力E01=954W/M2; C 解得辐射力E01=459W/M2 ; D 解得辐射力E01=659W/M2。 14、换热器加肋片的作用是 。 A 增大对流换热系数α以增强传热; B 增大面积A以增强传热; C 增大黑度ε以增强传热; D 增大温差⊿t以增强传热。 15、Re的物理意义是 。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对刚性容器中的空气缓慢加热,使其从50℃升温到100℃,请判断该过程是否可逆,并扼要说明原因。 2、有一台可逆机经历了定容加热1→2、等熵膨胀2→3和等压放热3→1之后完成一个循环。设工质为理想气体,其等熵指数为k,循环点的温度T1、T2和T3已知,试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出该循环,并写出循环的热效率计算式。 3、用喷水方式冷却湿空气,能否把此湿空气的温度降至原先湿空气状态下的露点温度,为什么? 4、用平底铝锅烧水,铝锅厚1mm,导热系数为200 W/(m·k),如果锅底结了厚为0.1mm的水垢,水垢的导热系数为2 W/(m·k),且锅两边的温差不变,那么有水垢和无水垢的导热量之比为多少? 5、对管内强制对流换热,为何采用弯管可以强化流体的换热? 6、地球和火星同太阳的距离相差不大,但为什么火星表面温度昼夜变化却比地球大得多?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空气在压缩机中被压缩。压缩前空气的参数是p1=0.1Mpa,u1=0.845m/kg, 压缩后空气的参数是p2=0.8Mpa,u2=0.175m3/kg。设在压缩过程中,1kg空气的热力学能增加146kJ,同时向外放出热量50kJ,压缩机每分钟生产压缩空气10kg。求 ① 压缩过程中对1kg气体所作的功; ② 每生产1kg的压缩气体所需的功; ③ 带动此压缩机的电动机的功率。 2、温度为800k,压力为5.5Mpa的燃气进入燃气轮机,在燃气轮机内绝热膨胀后流出燃气轮机。① 在燃气轮机出口处检测废气的压力和温度,现在有两组值:一组压力为1.0Mpa,温度为485k,另一组压力为0.7Mpa,温度为495k,试判断这两组值谁是正确的? ② 此过程是否可逆?(燃气的性质按空气处理,Cp=1.004kJ/kg·k,Rg=0.287kJ/kg·k,环境温度T0=300k) 3、有一平底铝制水壶,壶底直径24cm,铝底厚2mm,内装20℃的水,置于电炉上。已知:铝的导热系数210 W/(m·k),传热量Q=388W,壶内壁对水的换热系数465W/(m2·k)。问:快速把壶从电炉上取下,并立即用手贴在壶底上,能否把手烫坏(即求壶底温度)? 4、在换热器中,重油从300℃被冷却到200℃,而石油从25℃ 被加热到175℃。如果换热器设计成(1)顺流式:(2)逆流式,并假定这两种情况的传热系数和所传递的热量完全一样,试确定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并比较逆流方式与顺流方式的经济性。(提示:比较所需的换热面积。) 3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B卷)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题号 一 题分 二 三 四 五 专业班级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14、在两灰体表面间插入灰体遮热板减少辐射换热的原理是___ A 增加了表面热阻; B 增加了一个表面热阻和二个空间热阻; C 增加了空间热阻; D 增加了二个表面热阻和一个空间热阻。 15、Nu的物理意义是 。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在绝热良好的房间内,有一台冰箱在工作,问打开冰箱门,室内温度如何变化? 2、简述多级压缩中间冷却的作用,这对叶轮式压缩机是否有意义? 3、有人说,自然界的过程都朝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因此熵减少的过程不可能实现。你认为对吗?并说明理由。 4、平壁与圆管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在两侧表面温度相同条件下,圆管内表面积等于平壁表面积,试问哪个导热量大? 5、对管内强制对流换热,为何采用短管可以强化流体的换热? 6、两块平行放置的平板表面发射率均为0.6,其板间距远小于板的宽度和高度,且两表面温度分别为t1=427℃,t2=27℃。试确定两板间的辐射换热量。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在燃气轮机装置中,燃烧室产生的燃气的压力为0.8MPa,温度为700℃。燃气通过喷管获得高速气流,以带动燃气轮机对外做功。若已知喷管背压pb=0.2MPa,燃气的气体常数为289.4J/(kg·K),绝热指数κ=1.3,求出采用缩放喷管时的出口流速。 2、在柴油机气缸中,空气沿绝热线压缩,设初压p1=0.14 MPa,初温t1=50°C,压缩终点温度t2=650°C,试求压缩终点的压力和初、终比体积之比v1/v2 3、温度为50℃,压力为1.01325×105Pa的空气,平行掠过一块表面温度为100℃的平板上表面,平板下表面绝热。平板沿流动方向长度为0.2m,宽度为0.1m,按平板长度计算的Re=4×104,试确定平板表面与空气间的传热量。(空气物性参数: λ=0.0299w/(m·k),Pr=0.70,层流时: Nu=0.664Re1/2Pr1/3) 4、一台换热器用逆流冷却水来冷却润滑油。冷却水在管内流动,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50℃,热油入口温度为100℃,出口温度为60℃,试计算平均温差。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u?q 适用于___ A 仅理想气体,定容过程 B 任何工质,任何过程 C 任何工质,绝热过程 D 任何工质,定容过程 2、压气机压缩气体所耗理论轴功为___。 2 1 1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差值为:___ A 273.15 B 273.16 C 0 D 任意定义 4、柴油机循环的吸热量越大,则循环的热效率____________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D不变 5、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_________、膨胀阀和________组成。 A蒸发器/锅炉 B排气阀/ 蒸发器 ?C锅炉/冷凝器 D冷凝器/蒸发器 6、扩压管的作用是获得_______气流,同时速度_______。 A高压\\下降 B高压/上升 C低压/下降 D低压/上升 7、冬季取暖,若不采取任何其它措施,室内温度 ,室内相对湿度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一个不可逆过程,对外作功15kJ,放热5kJ,则气体温度变化为 。 A.开高 B.降低 C.不变 9、 理想气体过程方程为pvn=常数,当n=0时,其热力过程是___ 10、内燃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是由 过程所组成。 11、有效辐射为___ A 投射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和; B 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和; C 吸收辐射和反射辐射的和; D 吸收辐射和投射辐射的和。 12、表面辐射热阻__ 1??1?1?11??11A B C D A1X12?1A1?1A1?1X12 13、当黑体表面温度为627℃时计算得辐射力。___ A 解得辐射力E01=4359W/M2; B 解得辐射力E01=3459W/M2; C 解得辐射力E01=7359W/M2 ; D 解得辐射力E01=7350W/M2。 1A ?pdvB?d(pv)2C?pdv?p1v1?p2v2 2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A 卷)
一、选择题、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C 2 A 3D 4C 5B 6A 7 29℃,16℃ 8升高压缩 9流量大,气体能无间歇地连续流进流出 10定压预热阶段 11C 12D 13C 14B 15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答:可以是可逆的,也可以是不可逆的,取决于热源温度与空气温度是否随时相等或随时保持无限小的温差。
2.答:
?qt?1?2CpT3?T1q?1???1CV?T2?T1??1?k?T3?T1?T2?T13.答:不能。因为喷水冷却湿空气的过程近似一定焓过程,由焓湿图上可知,此时处理后湿空气的温度永
远大于原先状态下的露点温度。
4.答: 由于q??t/R,?t不变,
故qd/q?R/Rd而R??/?
Rd??/???d/?d5.答:流体流经弯管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在横截面上产生二次环流,增加了扰动,从而强化了换热。代入计算得qd/q?1/11
6.答:由于地球表面有大气层(主要成分为co2和水蒸气),白天大气层会吸收一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在夜间,因天空温度比太空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高得多,由于大气层的辐射作用,故地球表面温度昼夜温差较小。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解:① 取气缸中的气体为热力系,由闭口系能量方程得 ??q??u??50?146??196kJ/kg
② 取气缸进出口和气缸中的气体为热力系,由开口系能量方程得 ?t?q??h?q??u???pu? ??50?146??0.8?103?0.175?0.1?103?0.845? ??251.5kJ/kg
③ 电动机的功率
P?q10m?wt?60?251.5?41.9kw
2.解:① 若出口状态是第一组值,则过程的熵产为 ?Sg??s ?c?T2plnT?RglnP21P1 ?1004ln485 800?287ln15.5??13.20J?kg?k??0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过程?Sg?0,故该组数据不正确。 ② 若出口状态是第二组值,则过程的熵产 // ?SlnT2?RglnP2g?cpT 1P1 ?1004ln4950.7 800?287ln5.5 ?109.7J ?kg?k??0 故第二组数据是正确的。
因为?Sg?0,故工质在燃气轮机内的绝热膨胀过程是不可逆的。3.解:
设壶底外壁温度为t1,内壁温度为t2,根据 Q??A?t1?t2?/? Q?2A?t2?tf? 联立求得
tQ??1?4.解: 1?tf??顺流时,A????t?2??300?25?275?C,?t?200?175??c代入数据计算得max?tm?275?25t?38.53?min251?CC逆流时ln,275?tmax/25?104.2?200?25?175?C,?tmin?300?175?125?c?t?175?125? 可见,逆流布置时△m2150?Ctm比顺流时大44%,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要将顺流改成逆流布置,就可以减
少44%的换热面积。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课程名称 :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B 卷)
一、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B卷
1.D 2 .C 3.A 4.C 5.D 6.A 7.增大,减少 8.B 9.定压过程 10.绝热压缩、定压加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 11.B 12.A 13.D 14.D 15.无量纲换热系数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答:室内温度会逐渐升高。取房间为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U?W,因为房间绝热,Q=0,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 ?U?W?0,即系统的内能改变量和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功量之和为零,由于冰箱在工作消耗电能,即系统消耗外功,根据热力学规定,此时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0,即系统的内能增加,也就是房间内空气的内能增加。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其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内能增加温度也增加,故室内温度会升高。
2、答:作用①可省功;②降低排气温度;③有利于提高容积效率,增加产生量。对于叶轮式压气机同样有意义,也可以省功和降低排气温度。
3、答:错。工质熵的变化包括熵流和熵产两部分,熵流可正、可负、也可为零,熵产总是大于或等于零,当工质放热引起的熵流大于因过程的不可逆引起的熵产时,则工质熵减少。如果加上“孤立系统”的限制就对了。
4、答:平壁导热量 Q ?t?t1 ? 圆管导热量 Q S2?1d2 ??d2??ln1l1d1
12? Q12lnd2dln(1?1d)1 Q??? 22??1所以圆管壁的导热量大。d1d1
5、答:采用短管,流体在管内换热处于入口段温度边界层较薄,因而换热较强,即所谓的“入口效应”。
6、答:g Eb1?Eb21,2?
1?5638(w/m2??1)?1三、计算题(每题10
1分,共?240分) 1.
解: Pb0.2P??0.2510.8 对缩放喷管:??1 wg2?2???1RT?p21?1?(???p)?1?1.3? ?21.31.3?1289.4?(100?273)?1??1?0.251.3???
?? =817ms 另一法:w?g2?2??1R(T1?T2)?817ms??1??1.3?1 其中:T2p?T?(2)?TTp122?1(?.251.3=706.6K1p1p)=(700?273)?012、
解:注意到是绝热过程,则利用初、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可得:T??1?1.42?(p2??pT?1650?273T)2?(2T)?p1?()1.4?1?0.14?5.52Mpa1p1150?273
v1111.4v?(p2p)??(5.5214)?13.8210.3.
解: Nu? 0.664RePr?117.9 117.9?0.0299?17.6W/(m2k)
?0.2 Q??A(tw-t?) ??? ?17.6?0.2?0.1?(100?50) ?17.6w 4、
解:逆流时,
? twax?100??50??50?C, ?twin
1212Nu??60??20??40?C,
?mt? t?t?wax?wint1n?twin?wax50?40??44.8?C501n40
武汉理工大学能动学院《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