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
寿阳一职中 杜艳萍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想】
化分子”,营造人文化的课
堂情境,让学生陶醉其间,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广泛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从外延方面认识文化,获取一些有关文化的初步印象。 2.引导学生重点考察寿阳中这一文化实体,获得关于文化的一些直观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教具:一张八开白纸,上面用笔写着“文化”。
问: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一张白纸,上面写上“文化”,就是文化。 二、初探文化
1、问:事实上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定会有很多收获,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做了一些搜集工作,不知你们找到哪些? 明确: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
工火候,吃东西用筷子,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牛排鲜奶,刀子,叉子,还有爪子一齐上。这每种吃法就代表了一种文化。
2、问:那你是否注意过文化的本质特征呢? 什么是文化? 明确:词典上的定义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我也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考察,发现人类的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大致有三种类型:(1)精神型的。容易理解,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精神文化产品就是。(2)物质型的。主要指凝聚着人类文化的物质产品,如(点示)我穿的西服,他穿的中山服,她穿的和服(众生笑)。这每一种服饰就代表着一种文化。(3)心理型的。比如,吃文化、酒文化就较为复杂,主要指人们通过某物某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定式。
问:下面我们选择一个更加具体的对象来试试。胡同大家见过吗? 胡同能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明确:(学生讨论回答)
物质型的,一定强调的是胡同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 心理型的,可能着眼于胡同里人的生活吧。 三、再探胡同文化
1、汪曾祺写有一篇《胡同文化》,下面我们看看作者笔下的胡同到底属于哪种文化,好不好?请大家翻开书,读课文1、5两段,思考我提出的问题并用原文回答。 明确:心理型的
⑴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⑶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小结:也就是说在作者笔下,胡同就是胡同文化,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就是北京人的思想。
2、作者写到哪些胡同,观察到哪些文化现象?课文2~4段中有,大家边读边找。 ! 命真奇啊! !
楚。
3、胡同如此,胡同内的生活怎样?下面我们深入阅读课文,随作者“走进”胡同看看。请大家注意课文6~7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读后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点生朗读,读后问)
⑴大家想想,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应该是哪句?可以讨论。
⑵这句话中有一个词对于我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最为重要,这个词应该是? !
⑶这“封闭”怎么讲(教室里一阵轻微躁动)。我不希望大家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要你们阅读课文。 读后想想北京市民的哪些生活内容可以反映他们过着一种封闭生活。 ?他们不忍割舍。 !房屋很旧,也不太好,而且还有经常坍塌的。 ?
门独院,也就是说北京人深居简出,彼此从不交往。 !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随一点“份子”。 京人封闭吗? !北京人平常的日子,过往不多,只是街坊里道,谁家婚丧嫁娶的时候,才随一点“份子”,而且是为了“合礼数”。
小结:我们一起总结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师生一齐)读课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
4、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第8段,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现象。
明确:中心句是“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关键词是满足! ?(学生响应热烈)且慢,我不愿看到你们平平淡淡说出来,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摹,希望你们真情地把它朗诵出来,读出北京人那种满足的味儿。先同位的同学彼此对读练习,读后,我们请一位同学表演。
(深情地)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5、看来北京人确实易于满足。阅读方法大家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余下的9~12段自己读读吧!看看北京胡同还有什么文化内涵。
明确:旁观,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一个是作者楼道里发生的一件真事。
作者小说里的一段人物对话?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同位的同学先在下面分角色朗读、练习。然后我们再请人来表演。(学生试读两遍以后点生朗读) 小结:胡同文化的内涵有封闭、易满足、旁观、能忍。
6、文章确实写得很精彩。然而,从上面这些镜头中,我们不难看出北京胡同也有它落后的一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胡同文化的解构是必然的。本文正是作者在北京胡同被大量拆除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是文中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喜悦,倒是“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满是怀旧、伤感。这是为什么?
明确:这才是真实的感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一个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老北京,对胡同的依恋是可想而知的,对胡同里的生活是永生难忘的。 7、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平淡朴素 口语性强,充满生活气息;古典语言和现代语言巧妙融会贯通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北京胡同的介绍,以及它所蕴含着的独特的市民文化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使人们对居住在北京的市民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理解。 四、作业 学了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我们能不能像汪先生那样真实地考察一下咱们寿阳,写一写“寿阳文化”。 再见了《胡同文化》,再见了同学们! 五、练习 1.《胡同文化》是 为 写得一篇序言。作者的代表作有小
说 、 、 。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虾蟆陵(xiā) 摞(luǒ)起来 低徊(huāi) ...B.烦燥(zào) 岁数(shù) 镊(niè)子 ...C.婚丧(sāng)嫁娶 房檩(lǐn) 约(yāo)二斤鸡蛋 ...D.街坊(fáng) 熬(āo)白菜 国子监(jiān) ...
3.阅读下面语句,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A.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 B.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 C.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 D.家产虽然破败,但家史什杂物还值不少钱。(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喧闹 安份守己 挪窝 不约而同 B.伺候 莫不关心 精义 休戚相关 C.房檐 逆来顺受 万贯 冷眼旁观 D.荣华 满目荒凉 精采 置身事外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______________。 (2)忍着吧!——______________。 (3)各人自扫门前雪,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描写分别反映了北京胡同文化的什么特点?根据上下文内容,各用一个词来概括。 (1)“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答:________。 (2)“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到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答:________。
(3)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答:________。
7.作者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与“胡同文化”相对应的项是哪些 [ ]
A.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B.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C.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D.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E.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8、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意。 (1)虾米皮熬白菜,嘿!
(2)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参
答案:1.汪曾祺 《胡同之没》 《大淖记事》 《受戒》 《异秉》 2、C
3.A.安土重迁 B.冷眼旁观 C.逆来顺受 D.破家值万贯 4.C 5. (1)“破家值万贯” (2)“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3)休管他人瓦上霜 5.(1)忍(2)封闭(3)安土重迁 6.A B E 7、(1)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证明了作者“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看法。
(2)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着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凉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六、板书设计
胡 同 文 化 汪曾祺
胡同 方正 多 奇 静 胡同文化 旁观,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寿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