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6点趋势,见书P4)。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点) 6、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
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5点)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卢梭代表作《爱弥尔;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776年—1841年)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该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心理学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4点)
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3点) 培养人才;有影响的舆论力量;促进民主。 节 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4点)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2点)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核心概念: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3点)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4点)
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推进科学研究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见书P35。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的特性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关于身心发展动因
(1)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美国威尔逊基因复制;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机制。
(2)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美国华生环境决定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 循序渐进、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2)阶段性 → 针对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3)不平衡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互补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残疾人。 (5)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一刀切、一锅煮。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价值发现、潜力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1、少年期
特征:“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个体发展任务: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具体上:(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 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青年期
特征:“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
任务: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说核心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2、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理解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德育方面的要求、在智育方面的要求、在体育方面的要求、在美育方面的要求、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学生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第二节 教师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 2、教师职业的特点: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3、教师的职业专业化条件:见书P80-82.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1、内容上授受关系;人格上民主平等;道德上相互促进。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3、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课程类型(P88)
(1)根据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5、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儿童。(P91—92) 第二节 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 > 培养目标 > 课程目标 > 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2)培养目标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第三节 课程设计
1、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 2、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3、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一般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4、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见书P100。
第四节 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7点,见P102-104。
第五节 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3、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四点,见书P107。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4、教学的一般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1、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 4、教学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课的类型可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课的一般结构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3、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4、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含义。见书P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