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 A.实践 B.认识 C.价值 D.感觉

2.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生于南美洲茂密森林中的西红柿曾被称为“狼桃”。到了16世纪,英国人佛罗达拉里公爵在旅行期间发现了它,并带回几株种在英国皇家花园里,供皇家贵族观赏。到18世纪,法国有一位画家决心以身试“柿”,看其是否有毒。有记载说,这位勇敢的画家在吃西红柿之前穿戴整齐,吃完之后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的“召见”。结果,他不但没有死去,也没有任何不适。于是人们才知道西红柿原来是可以吃的。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

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整个流体静力学(托里拆利等)是由于16世纪和17世纪意大利治理山区河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 C.所有科学的成果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恩格斯指出“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6.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认为认识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7.列宁指出“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表明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选择论 B.反映论 C.建构论 D.创造论

8.康德主张知识的形式是头脑里固有的;孟子认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 柏拉图认为认识是对神秘理念的回

忆。上述观点属于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9.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一观点 A.揭示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B.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

C.认为理性认识可以脱离感性认识而存在,是错误的观点 D.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了感性对认识的作用

10.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从哲学上讲,这段话包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1.“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过程性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12.实用主义奠基人詹姆士认为“凡是有利于我们工作,并使我们得到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标准”,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两种说法

A.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B.都揭示了真理具有主观性

C.前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后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 D.前者揭示了认识主体的差别性,后者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14.列宁指出:“人不能完全地把握=反映=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说明 A.人们无法认识世界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是对特定事物在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D.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15.“真理是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向越来越高的阶段上升,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一观点

A.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B.肯定了真理的辩证性 C.否定了真理的绝对性 D.否定了真理的相对性

16.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 B.真理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C.真理与谬误在性质上并无根本对立 D.真理与谬误可以随时转化

17.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1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并不重要

19.王夫之:“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他的这一观点 A.主张知易行难 B.主张以行为基础的知行合一 C.主张因知进行 D.主张行先知后

20.“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像,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像,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这表明

A.想像是获得认识的基础 B.想像对主体认识活动有诱导作用 C.想像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D.想象属于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三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三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A.实践B.认识C.价值D.感觉2.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m3iw1zr4h7z7sh75m1a072ie1yi3600n2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