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的旗帜下集结
2017年9月27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十五届研讨会暨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大会在甘肃兰州隆重开幕。
研学旅行,一个在当下被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一个适应当今中小学生所需学习体验与课程实践,兼具教育与旅行双重身份的综合实践活动,现今在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开展。
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作为甘肃省首个研学旅行活动试点学校在初期运行中取得显著成效,在促进参与研学旅行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15届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以研学活动为主题,以理论,实践,反思为此次研学主题,会议安排紧凑而充实。
会议首日,以理论指导为主要内容,全国综合实践学科专家郭元祥教授作了专题报告《研学旅行基础理论》,教育部教育司曹志祥主任从国务院文件课程改革精神的角度,深度解读了本次会议内涵。兰州市62中校长翟向军的《62中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沈旎老师做的《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王先佳先生《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探究》均围绕研学旅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专业见解及活动指导意见。
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东道主,安珑山副局长代表兰州市教育局,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教育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在各级领导、教育同仁,尤其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下,建成运行一年多来,发展良好,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和带动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实践教育的开展,推动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兰州教育的一个突破,填补兰州教育的空白,正在逐步实现梦寐以求的创新实践教育。
“人才的培养不止于课堂”。吕德雄教授在讲话中指出: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不同举
措,将实践教育与学科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而研学旅行正是对素质教育的空白弥补。
吕德雄教授从课程落实、研学旅行指导意见等方面提纲挈领的提出指导性意见:希望研学旅行从课程抓起,同时期待兰州基地做好前期试点工作,促进各方关注,提升研学品质。
曹志祥主任对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分会、郭元祥教授团队、兰州教育局、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表示感谢,称赞兰州基地在运行以来取得的卓越成绩。
曹志祥主任在讲话中首先对本次培训活动主题进行解读,从课程改革出发提出课改要落地,要做课程本身的改革。做好研学旅行需要切实要做好“落地方案”,对于研学旅行活动提出“一有两无”的见解:有设计,无缝隙,无痕迹,真正实现1+1+1>3的高效研学旅行机制。
培训班开幕式后,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陶会实践分会理事长郭元祥教授做《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与实施》专题报告;兰州六十二中、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校长翟向军做《兰州62中研学旅行活动实施》的经验分享;教育部华中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沈旎教授做《把自己当做起点---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指导初探》报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杂志总编室主任、武汉华大师苑学力研究中心主任王先佳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与课程化环境建设》研究报告。
郭元祥教授从研学旅行“何为?为何?”进行解析,拆解研学二字成为“学”和“游”的组成。报告中指出研学旅行是推进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强化方式,其属性具有生存之旅、探究之旅、体验之旅、文化之旅的特性。
“知识是一颗有待发育的精神种子,社会才是发育的土壤!”
郭元祥教授在报告中从关键能力、国际趋势、理念、学习、教育、无边界学习、国际研学旅行形式等方面进行解析,总结研学旅行活动的反思,提出研学旅
行课程建设实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方向、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坚持“三全育人”、充分开发利用资源、课程形态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兰州62中研学旅行活动经验分享之一:真实。从最美的风景到最美的课堂,伴着黄河的吟唱,听着悠长的鼓子,从省博物馆到兰州市非遗陈列馆,从铜奔马的故乡到丝路古道重镇,从文庙到雷台汉墓,兰州六十二中的孩子们在最美的风景中体验到最棒的课堂,做最好的六十二中学子!
兰州62中研学旅行活动经验分享之二:努力。从2017年1月8日开展研学旅行工作计划,4月6日开始筹备会议,9月3日开启4天前期探路与实地考察。兰州基地人“吃”在路上,“行”在路上,“学”在路上,“探”在路上,一路追随研学旅行教育的脚步。
兰州62中研学旅行活动经验分享之三:认识。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成为热议学校活动。研学课程的开发、实施成为研学旅行实现其意义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途径。基于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已有课程体系,基于甘肃厚重的华夏文明,兰州基地开发出“黄河远上朔漠间”主题研学旅行活动。
翟向军校长深入实际,结合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首期研学旅行经验为与会嘉宾分享集真实性、情感化且具借鉴意义的报告,以兰州基地研学旅行活动切身经验助力研学旅行活动的有效实施。
沈旎教授以研学的起航作为起点,从各基地校长的努力,从自我的思考落脚,在课程的旗帜下通过兰州基地研学旅行体验与反思实证研学旅行课程的力量,以兰州基地研学活动为例得出:经验+反思=专业成长的论断。通过首个发现问题:“游”与“学”的冲突,提出对于“课程=学+游=玩好的任务”的思考;通过发现问题:“点”与“面”的纠结提出面=浅层体验,点=深度学习;通过发现问题:自主与指导的矛盾,提出课程的设计与指导何以引导自主性这一思考。沈旎教授以三步走方式厘清研学旅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个性问题提出针对性见解。本场报告为后期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预设问题,提出见解,奠定初期理论基础。
王先佳主任从研行课程、研行营地、研行组织、研行平台对研学活动进行深入解读。王先佳主任对课程化场所的基本特征:课程场馆化、装备课程;营地课程化场所功能分区:情感体验区、实践操作区、展示交流区;社会性营地分类:技能提升类、心智成长类进行细致讲解,对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和中小学研学旅行平台的建设意义进行剖析,针对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为参会教师给予引领性指导意见。
我校与会教师受益良多,深入了解到研学旅行活动,分为行前的准备阶段,行中的研究阶段及行后的反思总结阶段,并认真做了祥细的笔记。
会议次日,美国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安德鲁老师,以及中国河南冯京广老师进行了,研学旅行前的示范课。
安德鲁老师从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与学生进行行前交流,对学生的指导润物无声。冯京广老师则以沉稳大气的风格,举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行前指导。在座的学生胸有成竹,与会的老师也跃跃欲试,研学旅行的实践阶段正式开始了,我们跟随一批研学活动的学生深入开展研究,进入研学实践阶段。
跟随学生的脚步,我们来到了研学活动两个目的地: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金城关文化博览园。老师们认真观察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从全程参与中感受到学生无穷的创造性,以及老师对研学活动指导的重要性。生生互动,师生交流,专家指点,构成了研学旅行中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会议第三天,全体会老师聆听了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行后反思阶段,学生汇报展示生动,教师方法指导有效。
本次综合实践研学活动的压轴大戏是,参观兰州市综合实践基地,在基地里丰富多样的,功能室,吸引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老师。Keva积木、人工智能机器人,木简,传统艺术太平鼓等都展示了实践的本真。创造力是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创客教师更能适应学生的成长脚步。
我校展示的《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课及教学案例获专家老师好评。会后与我校教师亲切交流合影留念。
通过几期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都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真正长大了。学生渐渐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同时懂得关心他人,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在校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汇报的家长有的当场感动得流下眼泪,他们希望我们以后多开展此类教育意义深刻的活动,提升孩子的能力和品格。
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不断研究实践,才会更好地促进学习”。研学活动给我们指引了更多的实践方向。
因为对教育未来美好的期许相遇,每一位艾一小的老师,都各尽所能,彼此扶助,不断学习。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将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涂能吉 201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