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寻找生物的家园 课时安排 2-2 总课时 2 1.能列举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事例。 教学目标 2.理解生物栖息地的含义。 3.了解生物间存在着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能够列举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重点:知道生物离不开合适的栖息地。 教学重难点 难点:观察一棵树上栖息的生物。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学生观看相关的录象资料。 2.提问:画面中这些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组讨论并在表格上做好记录。 4.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5.谈话:你还能举出其他生物之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吗? 6.小结: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不管是伙伴还是敌人,它们的存在都是自然规律的体现。 活动二:课外活动。 1.谈话: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找一棵树邗江实验学校
个 性 化 备 课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观察一下,把其中的动物栖息情况做个记录。要想看一看树上有多少昆虫,可把撑开的伞倒挂在树枝上,然后摇树。把摇下来的生物仔细辨认一遍,然后放回树上,不要伤害它们。要是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其他小组。 2.回到班级分组汇报。 三、拓展:总结全课。 四、板书设计: 1、寻找生物的家园 伙伴关系 敌对关系 五、教学反思:
邗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