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完美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多极化趋势,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后经过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因而,本课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脉相承,前者主要讲这种趋势的出现,后者主要讲述这一趋势的加强。本课是对前一课的延伸与总结,也是整个单元的总结,对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局势变化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东剧变的概况,理解苏东剧变的实质和原因。 (2)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表现及特点,探究其影响。

通过对上述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认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历史图片的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活跃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

(3)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和综合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政史知识结合的“通识”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通过学习,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科学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是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难点是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以及多极化趋势下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关系出现的原因。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讲解式、启发式和谈话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与苏联由战时的盟友逐渐走向对抗,世界两极格局逐渐形成。那么在这种两极下,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和蓬勃开展的不结盟运动,中国的振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也逐渐出现,动摇着美苏两极格局。那么美苏两极格局发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怎么样了呢,在世纪之交世界政治格局又有哪些新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学习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即两极格局的瓦解

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应该就是两极中某一极的轰然倒塌。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师生互动:师:同学们,在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政变。由于政变,政权发生更迭的事屡见不鲜。但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政变致使国家性质发生改变却只有一次,那就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欧剧变。何谓东欧剧变呢?东欧为什么会发生剧变?东欧剧变的具体情况如何?带来怎样的影响?

生:东欧剧变指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之所以叫剧变,一是指时间短,二是指变化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东欧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都崩溃了,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概况: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六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均下台成为在野党(其中民主德国统一于联邦德国;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南斯拉夫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质),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在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已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2)原因

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记者的提问:这些事件(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事情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归纳原因如下:

历史原因: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没有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措施,致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经济发展迟缓

内部原因:党和政府脱离群众,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 外部原因: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2.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过渡,东欧剧变一是时间短,二是变化大。因此我们用东欧剧变来形容,东欧剧变成了两极格局结束的前奏。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苏联解体

(1)解体: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此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维持世界大国的地位苏联需要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之初,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改革上。但是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1988年起,他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出所谓的“民主化”和“公开化”的政治多元化观点。

但他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加剧了民族矛盾,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也最终催生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

这次事变的实质是党内一些高级干部为社会主义所做的一次失败的努力。在八一九事件中,苏军被叶利钦所控制,也表明了苏共失去了其在苏联国内的统治地位,苏联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

【设问】为何如此一泱泱大国,在1991年轰然倒塌?原因是什么?<提问> (2)原因:(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了大量矛盾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影响:导致两级格局也随之瓦解

【问题探究】:1989年,是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的一年,东欧国家纷纷发生了剧变。两年之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也走向解体。1989年,中国也曾面临动荡,为何中国没有发生剧变呢?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带来怎样的教训呢? 在政治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了苏共在国内的领导地位,所以导致改革走向了误区。在中国,我们没有犯类似的错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 在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也曾一度面临这样的困境。但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变革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特别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更是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在思想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很多做法同马列主义背道而驰。在中国,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并且也不盲从,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样的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革命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

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特点

【问题探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就目前而言,世界格局体现为美国的单极世界还是多极世界?

单极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开始构筑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克林顿在阐述美国21世纪外交政策的讲话中说,世界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美国《时代周刊》为克林顿的讲话所作的注释是:“国际秩序和安全最好的保证是由一个‘善良的强国’居支配地位,就目前和将来而言,这个强国就是美国。”

多极世界:德国前总理科尔说:“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极的世界。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继续存在。但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力量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和印度。”

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你认为未来的世界格局将会朝什么方向演进? 学生讨论后归纳: 当今的世界格局既不是单极格局,也不是多极格局,当今世界总的形势是两极格局已经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完美版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多极化趋势,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随后经过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因而,本课与《世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lwge6bnfq17c19373fh7l7tx29ybm00g6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