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差异溯源
文献标识码:A
正如摩尔根《古代社会》中所说:“住宅建筑本身与家族形态和家庭生活方式有关,它对人类由蒙昧社会进至文明社会的过程提供了一幅相当全面的写照。”当钢筋水泥、玻璃幕墙裹胁着现代文明洪流席卷全球的时候,“原生态的黔东南”苗侗山区那连绵的重山深箐中,早已苍老成黑褐色的“干栏”建筑仍栉风沐雨地矗立着。走进苗乡侗寨,人们总要驻足凝望那些与青山融为一体的历史遗存,探寻“人类由蒙昧社会进至文明社会”的印迹。但是,在很多人,包括许多学者的眼中,苗侗木楼之间的历史特征正随历史的流逝而逐渐模糊,对于曾经承载苗族、侗族两大不同源头民族文化家居建筑的类型差别已经很少认识了。抽丝剥茧再现历史原貌,我们会发现“吊脚楼”或“干栏式”,苗、侗木楼之间其实承载着两大不同文化系统的类型特征,其中隐藏着两大古老民族文化的历史解码。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起源于我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严格地说应为“半干栏式”建筑,因为干栏应该是全部悬空的。吊脚楼“倚山而建”,形如一人靠山而坐,他的躯干为楼的主体部分,他的小腿悬在前边,犹如楼的“吊脚”支柱,俗称“假足”,为山居民族适应崎岖环境的一大创造。侗族木楼则起源于我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木楼“凭空而起”,是真正的“干
栏式”建筑。其特点“占天不占地”,上大而下小,这在黔东南南侗地区尤为突出,木楼层层出挑,每层楼上都有挑廊,檐水抛得很远,其形制及功用都缘起于原始时期的树。
“穴居”和“巢居”为我国古代家居建筑发展的两大文化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来源及其特点,黔东南苗族、侗族民居正是我国建筑史上两大文化类型的不同代表。
一、“穴居”和“巢居”为北、南两大文化系统的不同代表 我国家居建筑历史源远流长,我国河姆渡遗址考古就出土了人类发现中历史上最早的木质家居“干栏式”建筑,大约已有7000年的历史。关于家居建筑的出现,《礼记.礼运篇》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韩非子?五蠹》也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而“构木为巢”,开始了人类建筑文明的进步。在不同的地区,人们根据不同的地理和物质条件,开始总是各自选择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我国南北地域、气候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寒则累土,暑则聚薪柴居其上”(《礼记.礼运》郑玄注)等不同的宜居发展方式。《孟子注疏.滕文公章句下》云:“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同书赵岐注云:“此以不溢之故,埤下已沈水中,故必巢于树上,如鸟之巢”,“高原水所未溢,而民无力为屋,故凿而为窟”,已明确指出低洼潮湿之处为“巢居”,高岗干燥之处为“穴居”的家居文化发展分歧的原因。至晋人张华《博物志》则具体提到了南方、北方不同地域宜居发展方式的不同:“南越巢
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项峻《始学篇》也进一步肯定:“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
在挖掘古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近代学者还进一步借鉴现代考古的有关发现,研究不断深入。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登原先生就提出:“近世固有穴居之似,亦有巢居之类,以古代传说,穴居巢居同时并有言之,中国文明之究为南来,究为北来,亦一耐人思味之问题矣。”徐中舒先生也曾作《古代黄河流域穴居遗俗考》等进行专门探讨。吕思勉先生在其专文中说: “穴居多在寒地,巢居则在潮热而多毒蛇猛兽之区”,“可见其一起于南,一起于北。”谭继和先生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在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一系列考古发现的文物实证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论证,他的结论非常肯定:“我国古代居住文化历来有两个独立发展的系统:一为穴居,另一为巢居。这两种文化具有不同性质,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体系和发展路径,对古代文明和社会发展均有深刻影响,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穴居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巢居文化起源于古滨海、江淮和古巴蜀三大地区,其界判大致可以看得很清楚。”,言之凿凿,论述非常充分,观点是成立的。我们认为,这些判断大致也可以在苗、侗两大民族历史发展以及各自不同民族的底层文化中找到印证。 二、苗族、侗族历史渊源以及底层文化的差异
民族学的研究指出,我国西南有几条重要的民族迁徙通道,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大十字”,而这个十字的中心就在贵州。一
条是由西北向南向东的藏彝通道,为古代氐羌民族南迁的路线;一条是古百越民族由东西进的岭南通道;两条通道连接起来就是“大十字”东西走向的一横。由北向南则是著名的蚩尤战败以及后来苗瑶等部族的南迁通道,这是北南纵向的一竖。当然,在这北南的纵向通道上,历史上还有庄峤出使夜郎、明初“调北填南”开辟湘、黔、滇通道等先辈跋涉的足迹。联系本文的讨论我们还可进一步补充说,黔东南又是这个“大十字”中心重要的一个点,“正是由于黔东南沟谷纵横、交通阻隔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上长期突兀于封建王权以外的政治原因,最终导致了不同政治势力为背景的不同类型方言的渗透如强弩之末,在这里都不得不放慢了步伐,黔东南变成了包括不同政治以及经济、文化势力消长的缓冲区。”苗族作为纵向北南迁徙民族的代表,侗族作为横向东西迁徙民族的代表,最后都在黔东南定居,并使这里成为各自民族繁衍最为集中的聚居地。随着两大民族传承同时延续的还有“穴居”、“巢居”两大类型的民居建筑文化,虽然,经过千百年民族融合、文化互渗的过程,不同民居间的原始特征正逐渐消融,但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有许多线索仍顽强地保留至今。
1 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被炎、黄所败的蚩尤是苗族远古的始祖,“蚩尤的部族很大。他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生活在今天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及山西、河北、河南的黄河流域……因为他,也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建者。”炎、黄、蚩同为
我国中原文化滥觞,苗族文化的源头正是沿着“穴居文化”的脉络发展而来的。苗族至今的丧葬习俗中,“无论谁家死了人,首先要请巫公‘指路’。指路的意思是,苗族是从北边迁来的民族,人死后都要回到祖籍去”,苗家还用菖蒲叶放置河中,“据说这样的菖蒲叶,才能指引亡魂顺着水流的方向,返回东方故土”。 贵州至今还能找到远古“穴居文化”的影子。在安顺地区紫云县的格凸河畔有个“中洞苗寨”,王、吴、梁、罗四姓苗族至今还居住在一巨大的山洞中,黔途网以《格蹦村:亚洲最后的洞穴部落》为题报道说:“洞里的媳妇多是洞外按照周代的‘纳采、问名、纳吉、请期、迎亲’六礼从外村接来的、也有洞内相互通婚的。洞中人过逝,有鬼师唱着《我从东方来》的苗族古歌送他东去回家。”这段报道为我们提示 的信息不仅包括苗族至今仍悠然安居的洞居生活遗存,同时“中洞苗寨”至今仍信奉的“周代六礼”,至今仍唱着“《我从东方来》的苗族古歌”等,无不都能让人触摸我国古代北方“穴居”民族文化的脉络。 苗语的底层文化中保留了许多原始“穴居”的历史信息。苗族学者李锦平指出:“根据苗族传说,苗族先民曾经有过穴居、巢居的历史。……在黔东南苗语里,‘睡觉’称bit dab,直译为‘睡在地下’;‘坐下’称niangb dab,直译为‘坐在地下’。这些词语,就是原始社会时期,苗族先民穴居野处生活的客观反映。自然界的山洞就是他们的‘房子’,既没有板凳,更没有床,‘坐下’就坐在地下,‘睡觉’就睡在地下。”同时还指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