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

重庆市长寿中学 张建国

一、课标解读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地理1》模块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大气运动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天气、气候现象,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太阳能的全球运输与转换,从而带动了洋流与河流水文循环,进而影响了地表物质的地质循环,最终使不同地域的以植被、土壤类型为标志的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也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大气运动”几乎成为了《地理1》的知识核心,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表一 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列表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水平递进) 1.阅读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4.通过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 4.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可举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分析气候类型成因的方法。 组织学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教学建议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知道锋面的概念、类型。 2.运用图表,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3.运用图表,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1.阅读图表资料,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周期,目前全球变暖有自然本身并据此归纳各时期气候变化特点。 2.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3.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教学中应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加剧作用。 观看气候变暖的科教片,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影响本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并指导学生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这些天气系统的特点。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学行为的方向、目标、效益准则,所以每位教师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首先,对每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说明等”、“行为条件──运用等”、“认知内容──大气受热过程等”;然后,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知识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基本层次,技能目标的水平要求划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种水平)。接下来,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上好每一堂课。 由于高中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因此,对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未作具体要求而直接进入三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及相互之间能量转化过程,即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是理解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把握三种辐射之间能量转化关系,明确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直接热源是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大气受热不均匀,即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引起。解释大气运动的基础理论──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说明不同形式的热力环流(单圈环流、季风环流、城郊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形成过程。重点讲述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三大作用力(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及其作用。“运用图表”是条件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绘制、判读示意图与图表,以及运用图表说明与解释问题的能力,如用网络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的环节与过程,利用原理示意图说明大气的温室效应,运用等压面图解释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读大气水平运动等。 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课程标准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重点要求,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落实气压带、风带是三圈环流的近地面表现,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的基本要求,通过绘制二分二至的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能很好理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在夏至与冬至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上叠加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大陆西岸的纬度分布,则容易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这四种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因此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这一条件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具有绘制示意图的能力,而且直接提供了一种突破难点的学习方法。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但课程标准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因此,有必要对世界季风气候的成因作一补充,一方面复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加深对世界气候复杂性的认识。同时也应要求学生会画季风成因示意图。

天气图是用来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报中经常接触到的。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看懂并运用简易天气图(天气预报中常见)简要分析天气变化现象,是对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地理素质要求。在地理教学中,简易天气图信息量可适当增加,如等压线分布、锋面线等,并要求学生会判读数字信息,会简单绘制低压槽线、高压脊线和风向等,这与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锋面(包括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最常见的天气系统的特点相一致。各种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天气要素进行分析,并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天气虽然变化无常,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要注意归纳典型天气的基本情况(发生的地点、时间、天气特点、成因分析),特别要对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分析,如发生在长江流域(地点)春末夏初(时间)的梅雨天气的连绵阴雨(天气特点)是由江淮准静止锋(成因)造成的。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天气,特别是教学进度中遇到的比较典型的天气及天气预报。分析是迁移运用层次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式的天气图,或相关天气要素的数据资料、图表信息等,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例如利用教学当时的最新天气图,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理与方法分析天气系统移动情况及移动趋势,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等。

台风和寒潮作为中国最常见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的代表,以案例的形式在本节中呈现,属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栏目下“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课标要求。

最后一条“标准”位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栏目下,旨在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学习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给出气候变化资料,使学生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波动及其规律性有全面的认识,避免把全球气候变化狭义地理解成全球变暖。其中,重点说明近现代的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在辩证看问题的基础上突出人为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巨大危害,唤起学生的环境意识与全球意识,为探讨应对措施做好知识铺垫。由于全球

气候变化是地理学的前沿领域,不同的学术观点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素材,建议在主流观点的背景下加大学习的开放性与探究性。“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直接结果,以此为例可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图 1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结构框图 本章教材以大气运动为主线,将大气运动的原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为基础,大气运动的结果──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作为大气运动的深化,大气运动的体现──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总结。教材集中了较多的地理原理,涉及的时空范围广大,如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运动等,课文中很少直接给出分析过程与结论,学生学习起来确有困难。因此,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达到培养对地理原理的探究和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状况及其移动规律。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3.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 3.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4.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天气。

5.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北半球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5.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6.锋面系统和高、低压系统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7.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

【教法设计】

教学中可灵活采用案例分析法、图示法、观察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突破难点。

通过实际案例引入课题讲清三种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地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对于红外线这样的长波辐射可以取材身边直观讲解,比如同学之间彼此把手掌靠近但不接触对方额头去感受。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加深对大气逆辐射及北半球气压中心分布状况的理解。利用案例,与学生共同探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和特点,探讨台风及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结合本地的季风现象,加深对季风形成特征的理解。

组织学生利用身边例子更加直观高效。例如,在讲台上点燃蜡烛观察火苗上升,就可以推论冰块上空气下沉的道理,就教材提供的的热力环流实验方案简单;用小纸条在小开教室门口处随风飘动来检验室内外温差产生的风效应以证明热力环流的真实存在;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影响本地常见的天气系统,指导学生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这些天气系统的特点,模拟预报天气状况。

利用板图或多媒体课件,学习等压面上表示热力环流的方法。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学习地球表面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结合示意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说明北半球不同季节的气压中心分布情况。利用板图和动画,师生互动,共同探讨锋面过境前后及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变化,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学法指导】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热力环流小实验及三圈环流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绘制地理图像,小组合作讨论发言,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获取独立信息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问题探究】

对于本章“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问题研究,可指导学生课前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有关城市热岛效应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课堂上运用鲜活的资料,引导学生

探究、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大气问题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承担保护大气环境的责任,增强主人翁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人教网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 - 图文

《地球上的大气》课标解读及教材内容分析重庆市长寿中学张建国一、课标解读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地理1》模块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圈作为地理圈层之一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重大。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大气受热过程、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lrsv7c4747f1wl0kij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