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学记》 2.《大学》 3.书院 4.苏湖教法 5.长善救失 6.束脩 二、简答题
1.简述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 2.简述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 3.简述书院发展的轨迹。
4.比较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 5.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6.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
1.论述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2.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以及对当今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3.论述洋务运动及“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指导思想。 4.评述唐代科举考试的类别、科目、方法。 5.论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6.评述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四、材料分析题
1.把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并解释其教育内涵。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2.把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并解释其教育内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3.把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并解释其教育内涵。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中国教育史》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仅有1200多字,却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及教师和师生关系。总之,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是一篇意义重大的作品。
2.《大学》:是思孟学派的著作,原是《礼记》的一篇,自朱程之后《大学》便分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3.起源于唐代,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作用。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
4.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 :胡瑗在苏湖两地进行教学时,改变当地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和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5. 这是学记中的教学原则之一。
6. 中国古代自孔子开始,学生初入学拜见教师时总要带一些礼品作为见面礼,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这种行为叫做行“束修之礼”。 二、简答题
1.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替,学有余力。 2.“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来“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包括①“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强调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②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符合战时环境”,训练培养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才。③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这一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即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建设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