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越冬容易受的十种伤害
概述:鲤鱼是北方人喜食的主要鱼类之一,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人们把鲤鱼当成吉利食品,有“鲤鱼跳龙门”之说。鲤鱼在北方长期得到广泛养殖,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普及,鲤鱼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得到快速升级,养殖产量不断提高。鲤鱼在北方春节前后销售量很大,价格较高,致 鲤鱼是北方人喜食的主要鱼类之一,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人们把鲤鱼当成吉利食品,有“鲤鱼跳龙门”之说。鲤鱼在北方长期得到广泛养殖,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普及,鲤鱼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得到快速升级,养殖产量不断提高。鲤鱼在北方春节前后销售量很大,价格较高,致使鲤鱼需大规模越冬。八十年代鲤鱼是套养,越冬主要采取并塘越冬(3到4个池塘的鲤鱼同时放入一个越冬塘);2010年以来,鲤鱼高密度专养塘越来越多,鲤鱼采取单塘重点越冬。近年来鲤鱼遇到诸多越冬困难的现象,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水位过浅造成严重冻伤
鲤鱼越冬水位有一定要求,这具体与寒冷程度有关,一般越冬平均水位保持到1.2-1.5米**,深度与温度成反比,如果水位太浅,极易造成冻伤,鲤鱼越冬底层水温保持6-10℃较佳,若水温突降至2℃以下则易直接冻伤鱼的皮肤和肌肉,并形成诸多并发症,造成安全隐患。
防治措施:保持足够的越冬水深,及时泼洒晋鑫络合铜或腐皮溃烂停等,加强鱼体紧鳞防冻工作。
二、水质差和底臭严重形成搁浅或偷死
水质差和池塘底臭严重会造成鲤鱼越冬死亡,主要表现为底泥过厚,形成诸多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甲烷、低级胺类、低级脂肪酸类、亚硝酸盐、氨氮等从底泥逸出进入水体,这些气体会使鲤鱼处于慢性中毒状态,时间久了会大量偷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经常使用硫酸铜防病治病的鱼塘,由于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大量蓄积富集,会造成残留和副作用,鲤鱼越冬往往比较困难。
防治措施:提前清淤,保持水质清新,在冰封临近时用晋鑫底净全池干撒。
三、车轮虫造成鲤鱼骚动爬边
车轮虫长期寄生鱼体,会逐渐适应低水温而在冬季存活下来,造成冬季鲤鱼瘙痒爬边,聚群浮游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而会形成冻伤,孳生水霉诸病,形成慢性死亡等。
防治措施:越冬前做详细的健康检查,发现车轮虫较多,则使用顽虫清、车轮净或轮虫快克及时杀灭,越冬期可四周破冰,沿四周泼洒后两个药品,能快速治愈该病。
四、鱼鲺造成上浮不安和冰下翻转
鱼虱**易寄生在鲤鱼体表,越冬期间鱼鲺寄生量过大,鱼鲺会刺激鲤鱼体表分泌粘液,同时鱼鲺在鳞片下会造成骚动,引起鲤鱼不安,常漂浮水面,时常冰下慢性翻转,进而冻伤而规模死亡。
防治措施:越冬前检查鱼体,发现鱼鲺寄生量过大,选用实力杀手彻底杀灭虫体;冬季发病后则需快速卖鱼,目前没有治疗良方,因为杀虫药会加快死亡程度。
五、水体盐碱度过高形成慢性死亡
盐度和PH值过高会造成鲤鱼越冬死亡,鲤鱼越冬期间对盐碱的忍耐能力小于花鲢、草鱼和鲫鱼,若到达忍耐极限(盐度>15,PH>9.5)会形成沉底死亡,严重时全军覆灭。
防治措施:泼洒巨鲢亮藻素降低盐碱度,并加注一定量的淡水。
六、气泡病造成规模死亡
鲤鱼越冬期间会因水质过绿偏肥及天气等原因而患气泡病,来势凶猛的气泡病会造成大规模死亡,特别是春节前后气泡病**为常见,在水位浅和冰封厚度大的状态下气泡病越严重,应特别小心,否则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保持优良水深、水质和水色,若水质超肥,可泼洒浓缩枯草芽孢杆菌,发病后要及时破冰放气,并泼洒食盐水,同时大量加注机井水等可快速治愈该病。
七、水体小三毛金藻形成中毒死亡
小三毛金藻主要危害北方盐碱地(盐度2-10,PH值8-9)鱼塘,过去是夏秋季流行,目前已发病冬移,这与小三毛金藻的变异适应性有关,主要表现为鲤鱼越冬期间爬边聚堆和拥挤塘角,病轻微时鱼驱之则走,严重后鱼类麻痹和翻肚死亡,患病后塘角水域结冰薄或不能结冰。
防治措施:用黄河水(也可用无小三毛金藻的池水代替)大规模换掉陈旧池水,也可在初发期泼洒解毒活水素,症状缓解后倒塘(将鱼捕捞并放入正常鱼塘)及卖鱼等。
八、擦伤及霉菌真菌引起慢性死亡
冬季捕捞频繁,鲤鱼体表鳞片脱落,肌肤严重受伤,加上水质污染等,会造成霉菌和真菌的感染泛滥,病鱼漫游、体色灰暗,往往伴随鳃出血等,形成慢性死亡,该病比较顽固,死鱼较为严重。
防治措施:泼洒烂身腐皮康、敌瘟灵,拉网灵,食盐+小苏打合剂,也可泼洒车轮水霉净等治霉菌真菌的商品鱼药。
九、亚健康造成越冬成活率下降
秋季投喂期选择的饲料质量不过关,鱼类会因营养问题而导致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肿肝、黑胆、红脾、血肾、鱼油超标等症状,这些鱼在越冬期间会出现冰下打转、漫游、爬边、体黑、偷死等现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防治措施:秋季饲料添加高稳维生素CAE、酶合多维、免疫多糖、健胃促长粉、胰肾病毒康、三黄散等,加强鲤鱼体质,消除鲤鱼亚健康。
十、放养密度过大造成越冬闷底死亡。
越冬期间鲤鱼放养密度过大,在冰封期会造成水域慢性缺氧,形成大规模闷底死亡现象,损失很大。
防治措施:减少放养密度(越冬放养密度控制在5千尾/亩·米以内),定期干撒改水增氧旺、晋鑫底净或增氧剂等进行增氧,配合破冰增氧和机械增氧等措施,可有效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