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交叉韧带保留与切除与否的对比研究
王 林 宋 磊* 韩伟峰
【摘 要】【摘要】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后交叉韧带采取保留与切除两种处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56 例,其中男性21 例,女性35 例;左侧 20 例,右侧 36 例;年龄52~78 岁,平均年龄(66.56±10.33)岁,病程 6~15 年。术中保留后交叉韧带者34 人;术中行后交叉韧带切除者22人。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 56例患者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6±7.3)个月。后交叉韧带保留组和后交叉韧带切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3±21)min、(98±23)min(P>0.05);术中出血分别为(361±120)mL、(355±98)mL(P>0.05);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0.2与88.6分(P>0.05);关节活动度分别为伸:-1.0与-2.5(P<0.05),屈:111与112(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总活动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伸展位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后交叉韧带的保留与否对手术效果影响不大,应依据术中膝关节具体情况以及术者习惯,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38)006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后交叉韧带;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文献来源】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apital-medical-
university_thesis/0201245647892.html
·临床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作为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措施,能有效矫正畸形、减轻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1]。而在各种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又以膝关节骨关节病最为常见、影响最大。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有保留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 和非保留PCL 2大类型,对于术中后交叉韧带的保留与否尚存争议[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施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均为单侧膝关节置换,其中 34 例术中保留了后交叉韧带,22例予以切除。现将2种手术方式和结果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入选 56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其中男性21 例,女性35 例;左侧 20 例,右侧 36 例;年龄52~78 岁,平均(66.56±10.33)岁,病程 6~15 年。其中组1(畸形较轻,G1)保留后交叉韧带,共34 人;组2(严重畸形,G2)予以后交叉韧带切除,共22人。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术前膝关节(hospital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1.2 测量指标
主要指标为术后至少6个月以上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时间、出血量。
1.3 评分标准
根据HSS评分标准[1]:满分为100分,其中疼痛30分,功能22分,活动范围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不稳定10分。总分在85分以上者为优,70~84分者为良,60~69分者为尚可,60分以下者为差。 1.4 手术方法
麻醉后患肢上止血带,取膝关节前正中切口,向外侧掀起髌骨进入关节,切除滑膜、脂肪垫、髌上囊、前交叉韧带及双侧半月板,22例切除后交叉韧带,34例保留后交叉韧带。松解软组织,逐步行胫骨平台、股骨远端及股骨髁前后方截骨,测量并选择假体,以试模测试合适后安装假体,清除骨赘,检查活动范围,彻底止血,留置引流管,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常规应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术后48 h或引流量小于50 mL/d时拔除引流管,术后第二天开始连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ntion,CPM)功能锻炼。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术前术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2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12~36个月随访,平均(25.6±7.3)个月。膝关节疼痛及畸形明显减轻,伸膝活动度明显改善。详见图1和图2。
后交叉韧带保留组和切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3±21)min、(98±23)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61±12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