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考A卷第一题详解
请根据【给定资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互联网协同消费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15分)
要求:(1)全面准确;(2)分条概括;(3)不超过150字。 一、审清题意
审题型:概括(归纳概括);
审范围:根据“给定资料二”(限定材料范围);
审对象:互联网协同消费经济存在的问题(材料主题) 审问数:一问;
审字数:150字==》不分段,大概分5个要点; 审要求:全面、准确、分条; 二、梳理材料 材料二
美国某房屋租赁公司曾发生一起恶性事故。一名房东发现她的公寓被从该公司网站上招来的房客洗劫一空。她在给该公司的信上写道:“他们在我的柜子上凿了个洞,劫走了里面的护照、现金、信用卡和我奶奶的珠宝首饰,不仅如此,他们还搜走了我的照相机、老式电脑和装有我所有相片、日志等备份的外接硬盘。他们掠走了我的一切。”这大概是所有人对互联网时代协同消费经济模式的顾虑了。某调查公司针对美国用户对这一经济模式的调研数据显示,参与其中的人群中,57%的人表示,“对这种消费模式感兴趣,但是仍有顾虑”,而在熟悉这种经济模式的人群中,69%的人认为,“除非信任的人推荐,否则将不会相信。”
D1:公寓出租被洗劫一空==》财产损失,人们存在顾虑,不相信网上交易对象; 共享充电宝在成为许多市民生活“标配”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使用者可能会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曹先生是一位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他说:“每次看到有人使用共享充电宝,我都为他们捏把汗。其实它本质上就是一台电脑,有电脑的地方就会有黑客。现在大数据、算法不断发展,数据公司和社交软件合作,无孔不入地对个人信息进行收集。如今,我们消费时常扫二维码,通过第三方支付对其进行授权,但是第三方支付其实都绑定了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在扫码过程中,就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
D2:存在争议——使用共享充电宝、第三方支付等产品时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本应更方便、更优惠的互联网协同消费经济,有时还会让人陷入更大的麻烦。随着家庭用品加速升级换代,如何让闲置物品流转起来,使旧物出售和消费变成“动动手指就能办成的事”,成为商家瞄准的一片蓝海。不过,由于买卖无需“打照面”,交钱与交货环节分离等原因,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信誉难尽人意,“省时省力不省心”,是不少人的共同印象。与一般商品不同,非标准化是二手商品的最大特点,其损耗程度、保养情况等很难得到最合理的评估、考证。如何让踏实放心取代买卖双方的彼此猜忌,除了考验平台的服务智慧、相关部门的治理决心,还有赖于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
D3:陷入更大的麻烦——买卖双方无需“打照面”,交钱与交货环节分离,二手交易平台信誉差;双方彼此猜忌//互不信任;
由于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如何解决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也让人颇费思量。租车、私厨、保洁……“互联网+”催生了很多以APP为平台的服务业务,通过APP和客户建立联系并提供服务,是否就算是和APP的运营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邓先生、孙先生等7名厨师,通过某公司APP平台成为上门掌勺的“私厨”。日前,他们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自己和该公司存在劳动关系,要求支付双倍工资、休息加班费等酬劳。该公司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商务合作协议,孙先生等通过其旗下的APP平台,依照客户需求接单提供服务,是否接单和工作时间的选定均由孙先生等人自行掌握,他们不接受公司管理,因此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互联网+”劳务是近年来兴起的劳务形式,网络服务平台运营方与加入平台的劳动者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是一个尚有争议的法律问题。这就造成劳动权益被侵害的风险加大。
D4:制度建设滞后,经济纠纷难以解决——由于法律界定不清,“互联网+”劳务是否存在劳务关系尚存争议,劳动权益被侵害的风险加大;
某些网站只需付费即可杜撰、发布不实词条,让人对这场新经济的盛宴又多添了几分忧虑。有网友打趣,互联网平台在实现“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以假乱真的故事。一方面,这一创新模式让人们遨游于知识的汪洋;另一方面,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往往会误导人们求知的航向。一位哲人曾说,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平台的开放性与真实性从来都不是背道而行的,更不容许贪婪的欲望主导信息的传播。每个人不管是主动分享,还是被动接收,都应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培育知识的植株,做一名慧眼识珠的花匠、恪尽职守的护花使者。如此,知识的花朵才会灿然盛开、芬芳四溢。
D5:忧虑——只有付费即可杜撰、发布不是词条;分享以假乱真的故事(利益驱使下,杜撰、发布不实信息),误导大众;
三、书写答案
问题:1.网上交易造成财产损失,人们存有疑虑;2.使用第三方支付等产品可能泄露个人信息;3.二手商品难以科学评估,交易双方互不照面、买卖分离,且交易平台信誉不高,双方彼此猜忌。4.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互联网+”劳务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尚存争议,劳动权益被侵害风险加大。5.为牟利而发布不实信息,误导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