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彩、数、半、空、问”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 2、知道“数”是多音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知道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数”是多音字。
2、朗读课文,知道雨水对植物生长的内容。 3、学会正确书写“方”字的笔顺。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2)你观察过大雨吗?是什么样的?(大雨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用盆往下泼一样。)
(3)大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常见?(春天、秋天。)
3.揭示课文题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可爱。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在小组内由组长带领学习这一课的生字。 (二)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下列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平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以及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shǔ bù qīnɡ yún cai bàn kōnɡ wèn dá dào nǎr dì fɑnɡ
数 不 清 云 彩 半 空 问 答 到哪儿 地 方 méi yǒu ɡènɡ hǎo lǜ sè zhǎnɡ chū 没 有 更 好 绿 色 长 出
2.小组比赛,“开火车”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三、多种方法,随文识字
1.过渡: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这些字宝宝吧!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3.学习第1自然段,识记生字“数”“彩”,认识新偏旁“彡”。 (1)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这些雨点儿是从哪里来的,并用文中的话回答。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学习生字“数”。
①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齐读。
②拼读“数”,体会“数”的意思是清点数目。 ③说一说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④指导学生学习“数”的另外一个读音“shù”,组词:数学。 ⑤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数不清、数学”。 (4)教学“彩”。
①出示词语“云彩”,齐读。
②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彩”这个字。
③出示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张彩色照片,通过对比,理解“彩”的意思。 ④请小老师领读词语“云彩”。
⑤认识新偏旁“彡”,说一说还有哪些带“彡”的字。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
4.朗读第2~4自然段,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 (1)过渡:雨点儿飘哇飘,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它们在说什么?请你自由地读一读第2~4自然段。
(2)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回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都说了什么?
(3)分角色朗读:一名同学来当小雨点儿,一名同学来当大雨点儿。男女生配合读。
(4)找出这一部分中的几个生字,并交流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半: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空:+工=空。相机认识新偏旁“”(穴宝盖),表示洞穴。 问: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识字法,对比区分“问、闪、闲”。
到: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组词:到处、到来。认识新偏旁“刂”(立刀)。 方:谜语“一万点”。
没:联系生活实际记忆或说反义词识字:没—有。 5.学习第5自然段,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引读:大雨点儿、小雨点儿都去了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词。(红和绿)认读“绿”。 (4)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结合句子“花红了”“花更红了”,在对比中体会“更”的意思。
(5)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6)学习生字“长”,指导学生掌握“长”的两个读音,学习用这两个音分别组词。本课中“长”的意思是生长。 四、快乐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找朋友。
(课件出示)“小雨点儿”身上写音节,“大雨点儿”身上写字,把“小雨点儿”与“大雨点儿”连一连。再给“大雨点儿”身上的字找朋友(扩词)。
2.游戏:让花更红。
(课件演示课文插图)小朋友们,小雨点儿的本领可真不小,它能够让花开得更红,开得更艳。我们的本领也不小,只要你读对它,小雨点儿就会自动落到花朵上,小花就会开得更大、更红了。
3.指名读、评议。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的会写字:问、有、半、从、你。 2.指名领读、组词。 3.指导书写“你”字。
(1)引导学生观察“你”的结构和占格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学习新笔画“横钩”。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你”字,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比与欣赏。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老师希望你们以后也和今天一样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主动认识生字朋友,这些朋友会帮助你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会让你们变得更加聪明。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复习生字
1.导入:上节课我们结交了雨点儿这个新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跟它们一块儿学习,一块儿做游戏,我们要成为好朋友。 2.引导学生完成说话训练:现在请我们的好朋友也到教室来,好吗?注意邀请雨点儿,就要把它们的名字读准。(强调儿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邀请它们呢?要用上礼貌用语!
3.复习:雨点儿听到这么有礼貌的邀请,准备进教室啦!但是它们在进教室前,想请小朋友们来认认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4.引导学生轻声喊出“雨点儿”,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5.过渡:你们看,雨点儿来啦!(打开课件,雨点儿纷纷从天空落下来,一边唱着“小雨沙沙”的歌。) 二、深入读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来了这么多好朋友,谁能数得清?(数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比比谁读得让人感觉雨点儿多。 (2)引导学生带动作读。
3.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里的雨点儿数不清,还见过什么东西数不清? 4.引导学生用“数不清”说话。
5.课件动画演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6.引导学生仿照“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这一句式说话。 小松鼠从( )跳下来。( )从( )下来。 7.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4自然段。
1.过渡:这数不清的雨点儿里面有大雨点儿,有小雨点儿(出示图片)。瞧,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大雨点儿,那就是可爱的小雨点儿。大雨点儿看见小雨点儿匆匆忙忙地从它身边路过,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着,小雨点儿笑眯眯地回答着。它们在问什么、答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
(1)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点儿这样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这是谁问谁?问了什么?引导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5.分角色朗读它们之间的对话。先同桌间练习,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最后师生合作读。
6.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7.(课件出示一盆小花)引导学生说一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
8.交流明确: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而小雨点儿适合滋润花草,就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过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开心哪!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课件。教师解说:雨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赞美这些美景吗?(指名答)
2.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两句。)指名美美地朗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3.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1)为什么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教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哪,盼哪,终于下雨了,大地湿润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5.导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6.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7.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果你是大雨点儿,你要去哪儿?如果你是小雨点儿,你要去哪儿?
8.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过渡:我们的地球越来越美了,这些都是谁的功劳啊?(雨点儿)那我们再亲切呼唤它们一次吧!(生齐:雨点儿)
2.引导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呢?(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引导想象: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4.总结:你们都是最可爱的雨点儿,最可爱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送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四、指导示范,强化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问、半、有、从”的书写动漫。
2.先同桌间说一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再独立练习书写。 3.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
问:外面的框稍写大些,为“口”留出空间。
半: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要直。 有:撇从竖中线上起笔,要写得舒展。
从: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左边第二画点的下方。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自由、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与识字有机结合。趣味盎然,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伊始便以谜语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游戏活动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更使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为学生今后自主识字、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注重朗读,读中感悟。本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将内心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学生在课上将朗读演绎得十分精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教学设计 教案(带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