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
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业区。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
1、 项目噪声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2、 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3、 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4、 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5、 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 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1) 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
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 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
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 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
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 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5) 施工扬尘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造成影响。 3、 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答: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 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 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的种
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素等。
(3)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 (4) 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5)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规划调查。
(6) 区域生态环境历史变迁情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等。
主要调查方法有资料收集、文献调研、现场考察、遥感翻译、专家访谈等。
4、 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答: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如下:
(1) 工程概况:介绍项目名称、工程项目设计等。 (2) 施工规划: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
(3) 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根据调查结果,从生态完整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对项目
建设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源强进行分析,尽可能给出定量数据。如占地、植被破坏量、水土流失量等。注意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时要考虑区分临时影响和永久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而且要同替代方案或推荐方案对比分析,工程选线、选址方案不同、施工方案不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差异。
(4)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
放量和噪音源强,以及其他风险问题。
建设期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根据施工人数和施工人员每天的用水定额来计算;施工扬尘与施工噪声可采取用类比方法来计算。
运行期工程分析的注意内容包括公路噪声和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同时考虑公路车辆泄漏和事故风险影响源强。
5、 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答:本项目竣工后需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调查的重点为水土流失危害、景观影响、水源区水环境影响、土地资源占有量、生物多样性损失、声环境影响。调查施工过程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城市公用商贸中心项目
某商贸中心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围是以商业、服务业为主体,以文化、教育、卫生和旅游事业为支柱的区域。以建成的一期工程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工程内容包括饭店、写字楼、公寓、会议厅、商场、行政楼和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现拟建二期工程,位于已建成的一期工程东侧,建设内容包括2座公寓、1座写字楼、1座饭店和新征用地面积56000平方米。二期工程建设后与一期工程相构成一个集办公、酒店、商业、餐饮、娱乐、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商贸中心二期工程选址区东侧为一条交通干道;北侧隔马路是一个小学,小学北侧为一风景名胜古迹,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侧为一高级写字楼,周围200米范围内建筑物最高为50米。项目周围水电设施齐全,供暖在一期工程已建成的锅炉房基础上进行扩建,锅炉为天然气锅炉,现有烟囱高度为45米,制冷采用中央空调系统。 问题:
1、 预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应收集哪些资料? 2、 项目工程分析时污染源应包括哪几部分?
3、 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高度应为多少?
4、 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5、 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6、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的这样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1、预测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应收集哪些资料?
答:预测该项目环境影响时需要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环境部分 污水排放去向,如果排放到污水处理厂需调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处理效率及管网布设
等,若排向水体,需调查受纳水体水质、河流水文资料等。 (2) 大气影响部分
当地污染气象资料,包括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项目周围污染源资料,当地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 项目建设地的植被覆盖情况、坡度、坡长、开挖面积等。 (3) 噪声影响部分
噪声敏感点分布与距离情况,建设施工各工程内容的噪声等级。项目东侧交通干道的路宽、车流量、车型、设计车速。
2、项目工程分析时污染源应包括哪几部分? 答:工程分析时污染源应包括:
(1) 运营期的污染源应包括:锅炉废气、生活污水、汽车尾气、交通噪音、生活垃圾; (2) 建设期的污染源应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噪声、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3、该项目烟囱高度是否合理?为什么?高度应为多少?
答:该烟囱高度设计不一定合理,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之规定,燃煤燃油锅炉烟囱排放高度除需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内的建筑3米以上。燃气锅炉烟囱高度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确定,最低高度为8米。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本评价应根据项目周围的环境空气功能要求和本城市的总量控制要求,利用模型计算锅炉烟囱排放污染物对本地区环境空气的贡献和影响,并提出其合理的排放高度要求。 4、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答:项目位于建成区,周边有小学、高级写字楼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属于环境敏感对象,因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这些敏感点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施工机械在靠近敏感点处运行,施工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免经过这些敏感点等。 项目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期主要影响有施工扬尘、施工噪声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
5、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答:本项目运营期主要的环境影响有:生活污水、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锅炉废气、交通噪声、生活垃圾以及餐饮油烟等。
6、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预测指标和内容有哪些?
答:运营期主要的大气环境影响有车库废气、锅炉废气以及饭店厨房的油烟等,因此,运营期间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指标应包括:SO2、Nox以及油烟。 预测的内容包括: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各指标的日平均浓度,锅炉对周围敏感点的浓度贡献值,各预测指标的年平均浓度。
90万吨乙烯工程项目
某滨海城市拟建一90万T/A乙烯工程,工程用地位于该城市远郊的临海滩地。项目选址区距市区60公里,北面9.5公里外有多个乡村城镇,人口较为密集,西临规划中的港区,东距另一工业区10公里,选址区内地势低平,为潮坪地貌,分布于海岸线至低潮位之间,地面高程自西北向东南略有高升。
该项目总投资304亿元人民币,占地300万平方米,主要生产装置共计15套,主要是各抽体、分离和反应装置。每年所需乙烯原料276万T/A,主要原料包括石脑油、苯、丁烯、液氨、醋酸、硫酸、甲醇、丙酮、氯化氢、苯乙烯等,主要产品油裂解放油、C7-C9馏分、丁二烯、聚苯乙烯、聚乙烯、乙醇、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生产废水产生量1577T/H,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