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经过一年的学习,高一学生升入高二并且进行了文理分科。由于暑假期间学校进行基建,没有安排学生提前上课,与兄弟学校相比,我校的教学进度大大落后。本学期对于理科班而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顺利通过会考,这是新课改以来第一次高中历史会考,学校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学生通过会考。对于文科班而言,由于选修课本本学期可能无法分发给学生,所以课时比较充裕。本学期整个高二年段只有两位历史教师,且都是第一次教高二年段,经验不足,因此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文理分科之后,如何让理科班同学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愿意付出努力学好历史,顺利通过历史会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考试内容与要求: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知道凡高和毕加索,简要说明其主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简要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以拜伦的《唐璜》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欣赏凡高和毕加索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以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为例,理解19世纪以来的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重点:⒈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领域的主要成就。⒉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影响。⒊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理解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理解文学艺术的民族化和全球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19世纪初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通过讲述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锻炼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的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以文学艺术作品为材料,分析得出当时的时代背景,提高分析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当时时代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提高理解能力。在这些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这段时间主要的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
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世界的联系也空前加强了,通过学习能认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认识、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来体会当时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心境,从而加深对历史和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式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当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历史背景中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或扮演某一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或扮演当时的某一位文学艺术家,加深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作品内涵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和总结,以免让娱乐色彩掩盖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通过教科书中的内容、教师补充的内容和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在结束本课的学习后组织学生搜集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再次感受20世纪中期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并进行总结,制作海报、写成论文或者将音乐作品刻录成光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19世纪初期众多文学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掌握,充分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特色的分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对整个20世纪中期以来文学艺术发展的总结,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流程】
文学与艺术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19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板书) 一、文学 二、音乐 三、美术 四、影视艺术
历史是文化的镜子,失去了历史的依托,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光彩。因而我们在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时,要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板书)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问:浪漫这个字大家一定很喜欢,你眼中的浪漫是什么? 答:……
不错,老师我在你们这样的年龄时,也曾这么想过:哪位少女不怀春,哪位少男不钟情。那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浪漫是什么呢? 投影: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毁灭”如何地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唐璜》
问:诗里想表达什么?
答:欧洲反动势力进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不错,前面是揭露战争的灾难,对人民来说是没有好处。蝗虫毁灭地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爱尔兰人饿得慌,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于是,面对人民所受的痛苦,作者号召人民要进行斗争。 投影:
我仿佛听见鸟的歌说待不很久 人民就会强大 唯有革命
才能把地狱的污垢从大地除净。 ——《唐璜》
问:现在大家明白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浪漫主义是什么了吗? 答:是揭露现实的黑暗,号召人民向着理想而斗争的浪漫。
(板书)⑴含义: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理想,追求自由
为什么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会流行浪漫主义? 投影: 答:……
因为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的反映。19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封建秩序瓦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生和发展更具有催生作用。法国大革命没有彻底铲除欧洲的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革命仍在曲折中进行着,而且还促进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空前高涨。在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充满了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充满了反复与曲折。因此,整个社会动荡不堪,人们在社会现实中感到迷惑,感到彷徨,启蒙思想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本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动力,而这样的理想在现实中不但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更多令人不满的社会现实。战争不断、贫富不均……于是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象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生。他们热爱自然,借对自然的热爱来抒发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和对现实社会的美好追求。就如标题是“心灵的激荡”,“透过心灵的棱镜来看待生活”,使浪漫主义成为流行于19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形式。 (板书)⑵背景
①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②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延伸
③思想: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失去实现可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结论: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板书)⑶代表:拜伦《唐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