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第三大雨林,但目前该国雨林正以每小时将近300个足球场面积的速度消失中。据此回答1~3题。
1.下图是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此种农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2.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
②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人口的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1选C,2选A,3选A。第1题,由图可知,该热带雨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为迁移农业,先毁林烧荒,后发展种植业,几年后土壤肥力下降,弃地重新觅地烧荒,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④①。第2题,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①正确;追求经济效益,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②正确;气候变化不明显,洪灾淹没的原始森林少,③错误;雨林区闷热潮湿,不会有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④错误。第3题,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①正确;森林破坏导致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正确;该地终年多雨,气候湿润,风力小,风沙危害少,③错误;环境恶化,该地人口减少,④错误。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适应环境的是 (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5.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所有国家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4选A,5选B,6选B。第4题,原始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微弱,主要表现为被动适应环境。第5题,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占比重应最高。第6题,退耕还林、合理放牧能够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读局域性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示意图,完成7、8题。
( )
7.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人类索取自然资源过度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太低 ③自然环境本身演变太快
2024-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 中图版必修2 第4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测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