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2010应用基础理论教学教案
计算机专业 课程:Access2010应用基础 授课教师 课 题 授课时间 数据库基础知识 课型 授课时数 新授课 2课时 第一周第2次课 1、知识目标 1)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 2)熟悉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2、技能目标 能正确判断各阶段数据处理的特点。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Access2010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 概念的理解、记忆。 教学关键 理解、熟记、练习、实习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列举法、提问法 一、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种类很多,如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都是数据。 数据可定义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数据有多种形式,它们均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储在计算机中。在描述事物的过程中,数据与其解释是密不可分的。 教 2、信息 信息是数据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信息=数据+数据处理 学 3、数据库(Database)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的,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过 易扩展性,并且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Operating 程 System,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枢纽。数据库管理系统能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用户对数据库进行的各种操作,如数据库的建立、使用 和维护,都是在DBMS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下进行的。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定义功能。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用于定义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 (2) 数据操纵功能。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DML),用于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3)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提供数据库数据输入、批量装载、数据库转储、介质故障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及性能监视等功能。 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之后组成的系统,是用来组织和存取大量数据的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整体。 通常情况下,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组件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用户 用户 应用系统 应用开发工具 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 用户数据库 图1.1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技术的核心任务是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 二、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硬件(主要是外部存储器)、系统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那时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外存只有卡片、纸带及磁带,没有磁盘等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软件方面,只有汇编语言,没有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更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的方式是批处理。这些决定了当时的数据管理只能依赖于人工来进行。 1、人工管理阶段的数据管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数据不进行保存。 (2) 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 (3) 数据面向应用。 (4) 只有程序的概念,基本上没有文件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大量用于管理。这时的计算机硬件已经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外存设备;软件则有了操作系统、高级语言,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专门用于数据管理;处理方式不仅有批处理,还增加了联机实时处理。 2、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磁盘上。用户可以反复地对文件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2) 文件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存取方法。应用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数据存储结构的改变也不一定反映在程序上,大大减轻了程序员的负担。 (3) 数据冗余量大。文件系统中,文件仍然是面向应用的,一个文件基本上对应于一个应用程序,不能对数据进行共享,因此数据冗余大,存储空间浪费。由于数据可能有多个副本,对其中之一进行修改时容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4) 文件之间缺乏联系,相对孤立,仍然不能反映客观世界各个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三、学生讨论交流。 四、小结 五、作业 教学后记 Access2010应用基础理论教学教案
计算机专业 课程:Access2010应用基础 授课教师 课 题 授课时间 数据模型 课型 授课时数 新授课 2课时 第二周第1次课 1、知识目标 1)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几个常用术语 2)理解数据模型及分类。 3)掌握实体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教学目标 2、技能目标 能正确进行实体间关系的判断。 3、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Access2010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 概念的理解、记忆。 教学关键 理解、熟记、练习、实习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列举法、提问法 一、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涉及以下几个术语。 1) 实体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Entity)。实体可以是实际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件。例如,一个职工、一个部门属于实际事物;一次订货、借阅若干本图书、一场演出是比较抽象的事件。 同一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例如,全体学生的集合、全馆图书等。用命名的实体型表教 示抽象的实体集。例如,实体型“学生”表示全体学生的概念,并不具体指学生甲或学生乙。 2) 属性 学 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Attribute)。例如,学生实体用若干个属性(学生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等)来描述。属性的具体取值称为属性值,用以刻画一个具体实体。 过 3) 关键字 如果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能够唯一地标识出实体集中的各个实体,可以将其选作关键字程 (Key),也称为码。 4) 联系 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Relationship),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2、实体之间的联系 ①一对一联系(One to One Relationship)。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例如,学校和校长这两个实体型,如果一个学校只能有一个正校长,一个校长不能同时在其他学校和单位兼任校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校长之间存在一对一联系。 在Access中,一对一联系表现为主表中的每一条记录只与相关表中的一条记录相关联。例如,人事部门的教师名单表和财务部门的教师工资表之间就是一对一联系,因为一名教师在同一时间只能领一份工资。 ②一对多联系(One to Many Relationship)。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多联系,记为1∶n。例如,学院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对多联系。 在Access中,一对多联系表现为主表中的每一条记录与相关表中的多条记录相关联。即表A中的一条记录在表B中可以有多条记录与之对应,但表B中的一条记录最多只能与表A中的一条记录对应。 ③多对多联系(Many to Many Relationship)。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例如,学生和课程之间存在多对多联系。 在Access中,多对多联系表现为主表中的多条记录在相关表中同样可以有多条记录与之对应。即表A中的一条记录在表B中可以对应多条记录,而表B中的一条记录在表A中也可对应多条记录。 二、常用的数据模型 每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在目前的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4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1. 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是最早用于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层次结构,也称树形结构,树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实体类型。这些节点应满足:有且只有一个节点无双亲节点(这个节点称为根节点);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节点。 在层次结构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实体),节点之间的连线(有向边)表示实体间的联系。现实世界中许多实体间存在着自然的层次关系,如组织机构、家庭关系和物品分类等。图1.3所示就是一个层次模型的例子。 2.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个网络结构。在数据库中,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称为网状模型: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双亲节点;多个节点可以无双亲节点。 在网状模型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实体类型,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实体间的联系。与层次模型不同,网状模型中的任意节点间都可以有联系,适用于表示多对多的联系,因此,与层次模型相比,网状模型更具有普遍性。 网状模型虽然可以表示实体间的复杂关系,但它与层次模型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用连线表示实体间的联系,在物理实现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如都用指针表示实体间的联系。层次模型是网状模型的特例,它们都称为格式化的数据模型。图1.4所示就是一个网状模型的例子。